張國浩 楊秀?!≈苄惴?/p>



【摘要】? 目的? ? 探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輕度貧血老年患者給予鐵劑補充合并當歸補血湯加味的療效。方法? ? 選取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附屬均安醫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輕度貧血患者92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對照組單純給予西藥鐵劑補充,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當歸補血湯加味治療,所有患者均治療1個月。對比2組總有效率,治療前后的血紅蛋白(Hb)、總鐵結合力(TIBC)、血清鐵蛋白(SF)、轉鐵蛋白飽和度(TS),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6 MWT)距離、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結果? ?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4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91%(P<0.05)。治療前,2組Hb、TIBC、SF、TS、6 MWT、NT-proBNP、LVEF、LVEDd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Hb、TIBC、SF、TS、LVEF均高于對照組,6 MWT長于對照組,NT-proBNP、LVEDd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輕度貧血老年患者給予鐵劑補充合并當歸補血湯加味療效確切,可顯著改善心力衰竭癥狀,糾正貧血,提升心功能。
【關鍵詞】? 慢性心力衰竭; 輕度貧血; 老年患者; 鐵劑; 當歸補血湯加味; 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6.29?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9-0139-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9.046
在臨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肌組織長期受損、進而代償能力逐漸喪失,誘發心臟泵血功能衰減,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為多種慢性心臟疾病演變的終末期形式。患者常表現出呼吸困難、咳嗽等,若未施以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時,因患者多數為老年人,存在消化系統及代謝功能衰退,多合并不同程度的營養問題,因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貧血的情況屢見不鮮[1]。貧血發生后,患者本就循環障礙的各臟器得不到血液灌注的營養輸送,營養缺失反過來會加重慢性心力衰竭進展。雖然此類患者可以采用西醫療法進行鐵劑補充,但是單純鐵劑補充無法從整體上進行干預[2]。本次研究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輕度貧血老年患者采用鐵劑補充聯合當歸補血湯加味進行治療,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附屬均安醫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輕度貧血患者92例。納入標準:經常規查體、實驗室檢查、彩超檢查確診;中醫辨證為心腎陽虛證;患者左室射血分數(LVEF)低于50%,血紅蛋白水平在90~120 g/L之間;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疾病誘發貧血、代謝性疾病,6個月內大手術史,嚴重臟器功能不全,創傷性失血,惡性腫瘤,精神類疾病,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6.35±5.26)歲;心力衰竭病程1~7年,平均(3.52±1.65)年;心功能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Ⅱ級26例、Ⅲ級20例;缺血性心臟病33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0例,其他心臟病3例;體重指數18~26 kg/m2,平均(23.68±0.54)kg/m2。對照組男21例,女25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7.56±5.40)歲;心力衰竭病程1~8年,平均(3.48±1.77)年;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24例,Ⅲ級22例;缺血性心臟病34例,高血壓性心臟病8例,其他心臟病4例;體重指數18~27 kg/m2,平均(23.74±0.59)kg/m2。2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 方法? ? 對照組單純給予西藥鐵劑補充,蔗糖鐵5 mL兌入100 mL生理鹽水內靜脈滴注,每3 d給藥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當歸補血湯加味。方劑組成:茯苓和黃芪各30 g,淫羊藿、丹參及桑寄生各15 g,當歸10 g,炙甘草5 g。由中藥房加工成中藥免煎顆粒2小包,患者每日服2包,將免煎顆粒以熱水沖服。所有患者均治療1個月。
1.3? ? 觀察指標? ? 對比2組的療效、貧血指標、心功能指標。(1)療效判定[3]:根據心功能NYHA分級進行療效判定,顯效: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分級改善幅度不小于2個級別或者達到心功能1級;有效: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分級改善幅度不小于1個級別但未達到心功能1級;無效: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未達到有效標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貧血指標:對比2組治療前后的血紅蛋白(Hb)、總鐵結合力(TIBC)、血清鐵蛋白(SF)、轉鐵蛋白飽和度(TS)。(3)心功能指標: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6 MWT)[4]、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
1.4? ? 統計學方法? ?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療效對比? ?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4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91%(P<0.05),見表1。
2.2? ? 2組貧血指標對比? ? 治療前,2組Hb、TIBC、SF、TS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 2組心功能指標對比? ? 治療前,2組6 MWT、NT-proBNP、LVEF、LVEDd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6 MWT長于對照組,NT-proBNP、LVEDd低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的發病率處于較高水平,患者以中老年為主。近年,因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與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促使該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態勢。中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吸收機能下降,加之多合并有其他影響生活質量的慢性疾病,如牙周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膽囊炎、膽結石、痛風等,嚴重影響進食能力,進而增加營養不良發生風險。
鐵元素是人體營養必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是人體保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理運轉的重要物質,若鐵攝入量不足,會導致生理上的功能缺損,甚至器官結構上的慢性損傷,進而引發慢性心力衰竭[5-6]。從醫學細胞學角度闡述,鐵缺乏導致線粒體功能紊亂,有氧呼吸反應參與酶活性喪失,細胞內的結構蛋白崩解、轉運蛋白遲滯,最終導致人體細胞內的有氧呼吸效率衰減,直接導致器官缺氧。而其體現在心肌細胞上,鐵缺乏癥可導致心肌細胞的氧利用率急劇下降,進而導致心肌細胞發生缺氧性損傷,最終致心肌細胞凋亡及心室重構,加重心力衰竭。同時,鐵缺乏導致的缺鐵性貧血也使得體內血液循環及全身營養物質、氧供給效率下降,連同心力衰竭造成的泵血功能下降,更加惡化了全身各臟器機能,極易造成患者死亡。
在臨床上,對貧血的干預方案較為成熟,即外源性補充鐵劑,最常用的藥物就是蔗糖鐵。蔗糖鐵是氫氧化鐵與蔗糖的復合物,對于健康青壯年人群而言,可以通過口服吸收,而中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不佳,且需短時間內進行更有效的營養補充,故給予靜脈注射。蔗糖鐵進入人體后,人體血液內鐵濃度迅速上升,可積極提供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所必需的原料,尤其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原料,以盡快糾正患者的貧血癥狀。但單純補鐵效果仍不理想,故臨床常考慮聯合其他方式以增強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更快地恢復。
慢性心力衰竭根據其癥狀體征可歸入中醫“水腫”“心悸”范疇[7-8],患者因心陽不足,難以溫煦腎水,而致腎陽耗竭,腎陽虧虛則難以納氣,進而水氣凌心,發為水腫,治當以益氣溫陽、補血行氣、利水化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Hb、TIBC、SF、TS、LVEF均高于對照組,6 MWT長于對照組,NT-proBNP、LVEDd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鐵劑聯合當歸補血湯加味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輕度貧血老年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可有效糾正貧血癥狀,改善心功能。分析原因認為,當歸補血湯加味中,黃芪補氣利水,當歸補血活血,共為君藥;淫羊藿及桑寄生補腎陽兼以祛濕,為臣藥;丹參活血化瘀,茯苓利水滲濕,炙甘草滋陰養血、益氣通陽,共為佐藥;炙甘草還可調和諸藥,全方既能溫補心陽、溫煦腎陽,又可行氣活血、利水通脈、化瘀除濕,因而用于本證療效確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中的黃芪皂苷可發揮顯著正向肌力效應,能夠促進心肌細胞收縮,強化心臟泵血,使心輸出量及LVEF增加,同時,黃芪皂苷還能促進血管擴張、減輕心臟負荷;當歸中的活性成分可顯著抑制心搏,使心率下降,減少心肌耗氧量,還可擴張冠脈管徑,增加心肌供血[9];淫羊藿中的有效成分可擴張冠脈,改善心肌供氧,還可減慢心率、強化心肌收縮力[10];桑寄生內的扁蓄甙利尿作用明顯,其所含的總黃酮可以擴張冠脈、增強心肌肌力,還可降低血壓;丹參所含的丹參酮等活性物質強心、抗血栓、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效果突出[11],其中成藥已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茯苓內所含的β-茯苓聚糖等活性物質通過調節腎小管的離子重吸收,利尿效果顯著[12];甘草內的甘草甜素和黃酮類物質可清除自由基、遏制炎癥因子水平、減輕心肌細胞的缺氧性損傷。諸藥配伍,可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有效提高心功能,促使其盡快恢復。同時,當歸補血湯加味聯合鐵劑補充可標本兼治,快速起效,繼而使患者快速恢復。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輕度貧血老年患者給予鐵劑補充合并當歸補血湯加味療效確切,可顯著改善心力衰竭癥狀,糾正貧血,提升心功能,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景娜,賀秀,路晨陽,等.鐵缺乏與慢性心力衰竭[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21,41(3):247-251.
[2] 宿敏,趙信科,蔣虎剛,等.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概述[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1,35(9):114-116.
[3] 劉雪姣,蔡建芳.中國人群中的心腎貧血綜合征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22,42(2):131-135.
[4] 劉瑩,王瑩,齊素霞,等.蔗糖鐵對心力衰竭合并鐵缺乏病人鐵代謝指標、運動耐量、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1,19(23):4130-4134.
[5] 符浩,聶紹平,白融.缺鐵對射血分數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1,49(5):479-486.
[6] 岳正山,湯成春.靜脈補充鐵劑對心力衰竭伴鐵缺乏患者預后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18(2):223-226.
[7] 張杼惠,劉建和,曹蛟,等.王行寬基于“形精氣味”理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伴貧血經驗[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21,28(11):130-133.
[8] 何文靜,趙春新,李薇薇.加味當歸補血湯聯合補鐵治療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輕度貧血患者血象及預后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9,14(11):2960-2963,2968.
[9] 王瑩,劉瑩,袁瑩,等.鐵缺乏伴或不伴貧血癥狀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運動耐量的關系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21,27(6):693-699.
[10] 伍繼初,李雄志,王莎,等.促紅細胞生成素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26):4-7.
[11] 許永健,田莊.靜脈補鐵治療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鐵缺乏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21,19(8):1-6.
[12] 李瑞婷,程慧,劉小方,等.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Fe、TNF-α、IL-6、IL-1β與鐵調素的水平及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20):25-29.
(收稿日期: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