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海石灣第一小學 曹有榮
小學數學是小學課程的基礎學科之一,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且需要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而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思維,幫助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知識與展示自我的機會。小學數學中的很多知識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征,小學生的認知與思維能力不足以理解這些知識,因此在學習中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微課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利用微課的優點設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針對微課在小學數學網絡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微課就是微小的教學課程,在教育領域將微課落實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目前微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階段,每個人從不同角度對微課的認知也均不相同。為了適應當前的教學,微課程微視頻等概念應運而生。其中微課程比較適用于教學,微課最好的定義就是一種教學形式,它會把所有信息劃分成多個小塊,便于傳遞且簡單易懂。微課學習和傳統學習不同,傳統學習中,學生常常無法把握重點,將多種知識點混淆。而微課主要是根據某一知識點展開的設計教學活動,精煉短小的視頻,易于學生理解,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供了幫助。
每位教師分析微課基本要素所持的觀念均不相同,從微課屬性中能夠發現微課是必要的課程要素,其在教學內容、目標、評價等多個方面中都可以幫助教師提供主要的學習支持并豐富教學模式。在演示教學活動時,需要突出課程的重點知識,微課視頻可以滿足這一教學要求。微課屬于數字化教學形式,分析小學數學的教學資源是微課的基本屬性。典型的微課學習模式,可以突出知識的多種形式化展現,便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其教學內容少且精,知識容量少,授課時間短。微課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師教學質量和水平,教師能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重點。微課具體的特征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精簡短小。設計微課教學時,強調的是重點突出某個知識點的教學環節,因微課的內容少,時間短,這樣的體征符合當下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通常情況,小學生上課注意力一般維持在8 到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這個時間段是接受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最佳時間點。因此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需要抓住這個時間段。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學生傳遞最為精準的知識信息,微課視頻教學模式符合當下小學生的學習規律,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二,微課邏輯性比較強。微課在設計課程教學時,主要針對某個知識點,對知識點進行精準設計,突出重要節點。課堂聚焦就是微課主題,不可隨意編寫的。教師只有分析好教學內容,對教學的知識點能夠精準地分析判斷,凸顯課堂的重難點知識,學生才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師所講述的知識。第三,微課主題的提煉。微課主題是整堂課的中心,需要教師針對整個課堂的知識點進行精準的分析總結,凝練出最突出重點的知識主題,以提高整體課堂的教學與學習質量。第四,及時反饋教學成果。微課本身具有時效性,通過微課學習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成果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再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下個階段的教學方案。教師也應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傾聽學生意見對微課進行適時調整,展現微課真正的教學價值。
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教學方案。教師應用微課模式可以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意識,而且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的主體地位。網絡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數據不斷攀升。教師運用網絡技術收集各種具有教學價值的信息和資源,使教學資源不斷擴充。分析眾多數學資源,篩選出最有教學價值的內容,設計出最優教學意義的微課視頻。教師還應注意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這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重要作用。小學數學屬于理性學科,微課不僅可以增添多種教學趣味,還可以創造出更多數學教學方法。與傳統數學教學相比,微課的網絡教學方法充滿了樂趣。教師可利用微課的短暫且富有教學價值的情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動力。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個體的差異性導致他們接受知識的快慢程度不同。若是教師在課堂的講課速度過快或者學生在聽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會出現跟不上教師教課速度的情況,進而就出現部分學生對知識掌握不牢固,不全面,長此以往,這些學生學習數學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產生畏難抵觸心理。微課網絡教學剛好彌補了這些缺陷。在利用微課學習時,學生會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可以自己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隨時暫停,快進,回放,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學習時間,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大多是由多個小知識點組成,知識比較分散,導致學生在課上接受難度大,而微課的典型特點就是精短強悍,以某一知識為重點展開講解,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具有極大的教學價值。利用微課將數學知識碎片化教學的形式,分解整堂課的知識,逐一講解,各個擊破,便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微課在小學數學網絡教學中,擁有豐富的表現力,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非常大的作用。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一個富有趣味,條理清晰的情境,使學生更易理解所學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利用微課教學時,可以將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以最直觀的動畫或者圖像的形式展現,化靜為動,將抽象轉為具體,更加生動地展示知識產生與轉變的具體過程。這樣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克服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幫助學生突破自身,攻克學習的重難點,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設計好的預習任務通過互聯網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下載微視頻完成課前預習。學生在進行微課學習時,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和進度自主操控。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學生的學習信息,及時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實時監督,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以三年級下冊《面積》一課為例,教師利用課堂翻轉的教學方式,將統一面積單位的原因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完成《面積》這節課的預習任務。學生在課前預習時遇到的難題,可以通過微信班級群和同學或者教師討論探究,共同解決。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監督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及時與學生通過微信進行溝通,并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糾正。微課為學生提供了學習保障,實現了個性化學習模式,同時還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促進了師生關系。教師要求學生圍繞“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面積解決問題”進行課前預習。利用微課的預習方式,解決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通過預習可以提升學生自學能力,間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并把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微課針對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進行展示講解,生動形象的畫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微課講解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運用動畫的形式向學生演示換算過程,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知識,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教師通過微課預習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狀態,在課堂上及時解決學生預習中無法解決的難題。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意識和數學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1.巧設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巧妙地設置具有懸念的教學情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只有調動課堂氛圍,才能推動提高教學效果。在新課程的導入階段,懸念與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教師巧妙地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有趣的動畫,聲音與故事等一系列充滿趣味的視頻,遠比直接授課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設計情境教學前,需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以此設置符合學生興趣點的情景,突出當堂課的重點知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一課為例,本節課的重點是需要學生認識量角器,并靈活運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創設情境時需注意創設符合本課內容的趣味情境,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教師通過播放微課的形式導入新課,從微課視頻中可看到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在不同滑梯玩耍的畫面。觀看時,讓學生找出該動物最喜歡的滑梯,并思考原因。這里設置懸念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使其在看視頻時認真專注,觀看結束后可與同學展開討論。這一過程會鍛煉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經討論發現,學生的觀點不盡相同。教師進而引出滑梯與地面的角度問題,使學生了解角的度量的基本原理。基本了解定義后,教師可播放下一個微課視頻。視頻畫面中出現三個不同的角,教師由此提出:“這些角的大小是多少呢?該如何測量出每個角的度數?”引發一系列的思考,促使學生之間討論,研究,交流。調動學生整體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的整體氛圍活躍起來,同時突出了數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角的度數,既能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還可以鞏固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2.抽象知識具體化,化靜為動,突破數學重難點。
微課在小學數學網絡教學中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可以根據教學需求將數學中的抽象知識直接具體化地利用動畫或者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將靜態化為動態,抽象化以具體化形式完美展示出來。將知識的產生,轉變過程具體展示,有效地解除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突破了學生的思維壁壘,同時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例如:以三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周長》一課為例,本節課主要的重點就是理解周長的含義,難點就是測量和計算周長。這節課的知識比較抽象,需要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利用微課情境導入播放一段趣味動畫,引起學生的注意。視頻動畫中的小動物正在舉行運動會,其中有兩只動物在計時,參賽跑步的動物一直圍繞草地奔跑。這節課的知識就和動物奔跑的路線相關,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周長的意義,各種物體周長的測量,理解周長的含義,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如何測量動物奔跑的距離。視頻中看到動物在測量奔跑者的奔跑距離,它們利用繩子將圓形草地圍一圈,截取草地一圈的繩索。運用測量工具將截取的繩索進行測量,可得出動物奔跑一圈的距離,這種測量方式叫做繩測法。繼而播放另一個微課視頻向學生演示測量硬幣的過程,為學生展示滾動法測量硬幣周長,體驗解決數學問題的多元化途徑。進而加強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3.課堂總結,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
微課在小學數學網絡教學中,解決了很多數學知識的抽象問題。在利用微課將課堂重點知識講解后,再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通過演示教學,鍛煉了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教學中的演示方法總結歸納,培養學生課后總結梳理知識的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運用微課幫助學生復習知識,梳理知識,進而鞏固知識。設計專門的微課復習視頻,幫助學生對知識進一步地穩固,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特別是對知識點存有疑慮的學生尤為重要。例如:學完《面積》一課后,很多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學生掌握得不夠牢固。通過微課復習展示,其中設計的重點知識思維導圖使學生清晰地了解其中蘊含的知識點,并幫助學生進行鞏固。利用信息技術將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賦予活力,知識生動化,以此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微課最為引人注意的就是,可以將數學中碎片化的知識整體化,進而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習慣,通過微課不斷學習,復習,最終掌握整體知識,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微課的出現,解決了小學數學中的很多問題,創新了學習途徑,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發揮了顯著作用。因此,教師在利用微課教學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應分析研究透徹數學知識,突出微課主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切勿盲目跟風,使微課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讓微課真正為數學網絡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