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月
財務共享是伴隨市場經濟改革發展逐步衍生出的財務管理新模式。對于集團企業而言,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更多的優勢。比如,可以有效降低財務管理成本以及財務核算量,有助于推動財務工作流程的規范化、制度化發展,能夠大幅度提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但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同樣令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關鍵點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需要集團企業加以關注和調整優化。
一、財務共享對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帶來的影響
(一)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控環境愈發復雜
內控環境復雜化是財務共享模式對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集團企業內部管理系統會逐漸向高度數字化方向發展,企業日常辦公方式也是以信息化模式為主,這就使得企業經營管理等相關數據信息會以數字化形式進行集中處理和存儲,其中就包括固定資產相關資料。也就是說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環境信息同樣會轉化為數據形式,進而導致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會由傳統的線下管理方式慢慢轉變為線上線下管理相結合的模式。其二,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職位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目前,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主要由財務管理、資金管理、業務審計、財務核算以及系統管理等職位構成,一方面是為了能夠對財務共享中心各項工作職責進行細化,再通過各崗位之間的協調配合實現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和業務處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財務共享中心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二)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新關鍵點的形成
傳統的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重心主要涉及授權審批以及不同崗位和業務部門流轉等內容,但隨著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關鍵點也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而新關鍵點的形成主要是受管理模式變化、業務流程變化以及職能權限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集團企業應根據相關影響因素以及新關鍵點的具體情況,對企業固定資產內控制度以及具體控制措施進行針對性改進優化,以便能夠不斷提升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實效性。
(三)集團企業固定資產信息技術風險有所增長
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必然會向著信息化方向發展,但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信息技術風險增加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集團企業通常只是根據固定資產內控工作流程,在現有信息化管理系統中簡單添加了相對應的管理模塊,卻沒有真正將相應的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進行有機結合,不僅難以充分發揮固定資產信息化內控模式應有的優勢,還容易導致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增加本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的信息技術風險。
(四)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監督工作愈發復雜
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監督工作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資產管控實效性提升方面,也是推動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體系不斷發展完善的重要工作環節。特別是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監督工作需要面對定量指標明確以及指標分值權衡等難題,無形中增加了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監督工作的復雜程度。但很多集團企業普遍會采用評價表調查等定性評價方式,且具體的監督檢查工作通常會選在某個時間段集中完成,這種缺乏過程性和持久性的監督工作方式很難發揮財務共享中心應有的監督作用。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控機制存在缺失
管控機制不完善是現如今部分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企業固定資產采購審批程序不規范,偶爾會出現在并未按照相關規定完成審批流程的情況下開展采購工作。一方面容易導致超預算等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還容易出現財務共享中心固定資產信息流與實物流不同步等問題,這會給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成效帶來較大影響。其二,企業存在固定資產風險評估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的現象,主要體現在很多集團企業使用的固定資產風險評估措施較為單一,且沒有建立科學、系統、全面的風險識別標準,很容易導致財務共享中心出現對風險點識別不深以及警惕性較弱等問題,這會對財務共享模式下固定資產風險識別和處理有效性產生不良影響。其三,企業存在固定資產采購驗收工作不到位的現象,不僅難以保證固定資產使用價值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嚴重時還會令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其四,企業固定資產報廢處理工作不規范。報廢處理是固定資產內部管控極為重要的工作環節之一,一旦企業存在固定資產報廢處理不規范等情況,很容易引發企業固定資產流失等一系列問題,進而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二)信息溝通不充分和更新不及時問題
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管理系統相關信息更新是否及時,對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實效性有著巨大的影響。除此之外,數據信息安全管理也是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節點之一。目前,部分集團企業存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信息溝通不充分和更新不及時等問題,其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內容:其一,可能是受財務共享中心系統維護人員專業能力不足或責任意識不強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管理系統存在日常維護工作不到位等情況,進而引發了固定資產財務信息更新不及時以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疏漏等一系列問題。其二,可能是分公司和子公司部分員工對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溝通方式以及辦公模式較為生疏,也容易出現固定資產業務溝通不順暢以及固定資產財務信息反饋不及時等問題。
三、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優化策略
(一)完善固定資產內控管理系統和信息溝通渠道
完善固定資產內控信息系統以及構建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是實現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有效銜接以及管控水平提升的重要舉措之一,其具體實施途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企業應在現有業財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優化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模塊,并強化固定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的聯系。一方面,可以借助財務信息管理系統高效收集和處理企業內各部門相關信息;另一方面,還可以真正將固定資產相關數據信息納入財務管理系統當中,以便企業財務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掌握企業固定資產具體信息和變動情況,這對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集團企業應加強固定資產信息多樣化溝通渠道的建立。除了可以在財務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控模塊中設置相應的信息反饋功能,還可以構建獨立的固定資產信息溝通模塊,不僅僅是為了實現固定資產相關業務的有效溝通和信息的及時反饋,更是為了能夠第一時間妥善處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為了能夠切實了解和不斷提升集團企業固定資產信息溝通工作成效,企業還可以根據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需要而建立溝通評價體系和各項評價指標(見下表),這也是提升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水平的有效舉措之一。
固定資產信息溝通評價體系
(二)進一步規范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流程
規范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流程以及保證內控制度的切實落實,是提高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實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具體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企業應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特點,著眼于整體層面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全過程進行梳理(見下圖)。一方面是為了更加全面、翔實地了解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各個環節需要面對的風險因素;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更好地改進優化投資方案制定、審批、項目談判以及項目實施等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流程,從而最大限度消除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流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并實現固定資產內部控制與財務共享模式匹配度的提升。
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流程圖
其二,企業應對固定資產各個階段的具體內控措施進行明確和規范,這需要企業以內控制度的健全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識的樹立為切入點,然后在此基礎上確保固定資產各階段的內部控制工作能夠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規范開展。就集團企業固定資產采購環節而言,應進一步強化采購審批工作以及采購驗收工作的落實,從而保證固定資產采購流程合規合理且采購的資產符合企業經營和發展實際需求。
其三,企業應規范固定資產報廢處置工作的各個方面。一方面,需要對固定資產報廢處置制度以及工作流程進行調整優化;另一方面,則需要盡量消除固定資產報廢處置工作中存在的隨意性較強以及處置結果不翔實等問題,并第一時間將固定資產報廢處置過程和處置結果等相關信息錄入財務管理系統當中,在保證賬物相符的基礎上避免企業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三)健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健全監督體系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應有的作用,對于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改革發展以及內控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具體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其一,集團企業固定資產內控監督體系的健全應從監督模式的改革優化為切入點,可以使用全過程監督模式替代傳統的單一監督模式。這不僅需要提高企業中高層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應通過加強培訓等方式提高企業基層員工的固定資產管理和監督意識,為固定資產內控監督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確保集團企業高層、中層和基層應有的監督作用能夠得以充分發揮。對于固定資產內控監督措施的改進優化,一方面可以采用不定期地實地走訪以及工作人員訪談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保證固定資產內控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針對基層職員設置董事會信箱以及總經理信箱等監督反饋渠道,使企業基層員工可以更加充分地使用自身的監督權。
其二,集團企業應當建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審計部門,并圍繞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和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需要,組建專業的管理團隊負責固定資產管理以及使用情況審計等一系列工作。既可以推動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的精細化、規范化發展,也是確保內控制度和內控措施能夠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舉措。
結語:
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對集團企業生產經營乃至健康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而財務共享模式下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需要面對更加復雜的環境和更多的挑戰,要求集團企業對固定資產管理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重視。除了應加強良好內控環境的營造以及科學管理意識的樹立,更應通過健全內控體系、完善內控制度、建立監督機構、制定獎懲機制以及加強信息化建設等舉措,不斷提升集團企業固定資產財務核算管理能力和內部控制水平,進而更好地發揮固定資產在集團企業經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