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婕
摘要 隨著環保意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往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靠人力控制火源。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營林措施愈發完善,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也可借由多種手段完成,降低了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針對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探究了營林措施在林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工作情況,提出了營林措施的優化建議,希望能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 森林防火;應用;工作;營林措施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7–0290-03
森林經營是林業的主要目標,而造成森林資源綜合成效降低的一大重要原因是森林大火,一旦森林防火工作未做到位,不僅會對生態平衡造成消極影響,如水土流失,還會對社會經濟和人身財產安全造成侵害。要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采取科學、合理的營林措施至關重要。借助營林措施,不僅有利于維護森林的安全,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還能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由此可見,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應用營林措施十分重要。
1 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以往由于缺乏可持續發展觀念,對森林資源的砍伐缺少規劃性,大部分都是亂砍砍伐,導致森林資源急劇減少。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以及“地球村”概念的提出,有關部門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大了力度。木材的易燃性較強,這也給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作為當前森林防火工作中的一大有效技術,營林措施在森林資源保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結合森林燃燒圈,森林火災的重要構成有3個部分,分別是植被圈、火源圈以及氣象圈。因而,針對森林防火工作,應從生態系統著手,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降低森林植被的燃燒性,以此有效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1]。
作為自然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資源的利用,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又推進了社會經濟發展,森林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財富,若是未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致使森林火災災情頻發,不僅會對森林資源的生態平衡造成破壞,還會威脅到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
由于我國森林覆蓋面積較大,林業發展過于依賴森林資源。為促進林業發展,有關部門十分重視森林防火和營林植樹等措施。若不幸發生森林火災,不僅會對森林造成毀損,還會對林業發展造成一定阻礙,因而,為保證林業可持續發展,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
森林火災傳播的一大主要途徑是植被,若營林人員在平時的防火工作中做好植被管理工作,能合理地規避森林火災。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若森林沒有做好防火工作,其潛在的風險隱患不可估量。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就能降低火災的發生幾率,確保林業健康發展,既取得了環境效益,又收獲了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森林防火工作涉及項目較多,針對森林防火工作,有關營林人員應做好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不斷的實踐和經營中積累經驗,逐步改進營林措施,進而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1 有利于優化森林防火管理流程
采取營林措施能進一步完善森林防火體系,借助先進科學的設備,利用最新的營林技術,配合協調機制,將森林防火工作的力量整合到一起,發揮已有森林防火人員和設備的價值,并優化森林防火管理流程[2]。
不僅如此,還可根據森林防火工作的具體步驟,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開展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例如:結合營林造林工作的技術需要,制定分階段實行的森林防火管理目標,根據森林植物成長的周期(細苗期、成長期和成熟期),采用針對性的防火方式。
1.2 保證經濟效益
作為森林防火的一種方式,營林措施的綜合性較強。在營林建設過程中,營林工作人員可結合地理環境或氣候特征,合理選擇樹木的品種,確定種植規模。為了強化營林的防火作用,在造林植樹的過程中,營林工作人員應重點關注林木種植的合理性,在提高造林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森林規模,進而實現林業經濟的持續性發展。此外,增強森林的防火功能,能夠擴大植被覆蓋面積,若發生火災,此時可有效避免林地被大面積破壞,保證經濟效益[3]。
1.3 提升預防能力
針對森林防火工作來說,營林措施的應用,不僅能提高發現森林火災隱患的能力,還能提高預防森林火災的能力,從而實現對森林火災的控制。借助營林措施,能夠監控整個森林區域的環境,掌握森林土壤、溫度、水土和濕度情況,基于相關信息數據的收集,更為高效地開展森林防火工作。
2 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
2.1 初期建設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應用營林措施,需事先做好營林防火設計工作,檢查潛在的引火物,第一時間清理營林中的雜草[4]。而在設計營林防火措施時,營林防火通道的建設尤為重要。尤其是對幼林區域而言,合理設計防火通道,不僅能確保森林防火工作質量,還能避免幼林成材阻塞防火通道的問題。
因此,在營林措施初期建設時,防火通道建設最先考慮的問題是防火通道的覆蓋率,根據通道的長度和寬度,結合地形,合理設計防火通道,以此增強防火效果。而防火撲救工作的設計關鍵在于要對阻塞帶的分布情況和路線進行相應的考察,待完成營林初期建設后,還要做好割灌工作。
割灌工作的目的是確保森林內部透光,將范圍內的可燃物數量降至最低,進而起到相應的防火效用。營林建設也為雜草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若森林防火工作人員稍不注意,雜草則很有可能成為引發森林火災的誘因。因此,林業工作人員應定期清理雜草,為防止雜草的二次生長,可選在8月中下旬清理雜草,此時,清除雜草對苗木的影響也是最小的。
2.2 技術建設
營林建設過程中,還需采用人工的方式修剪幼林,等到幼林培育的8~10 d,幼林的生長會更為繁茂,待到秋冬季節,樹葉掉落堆積,就會形成潛在的火災隱患,對此,管理工作人員應及時修剪幼林,修剪完成后,還需將修剪下來的樹枝帶走[5]。
樹枝修剪方式分為2種,即帶狀修剪和全面修剪,帶狀修剪的防火效果稍弱,但也有一定作用,全面修剪的效果更好,但經濟成本更高,防火效果更佳。因此,林場在修剪方式的選擇上,可根據經濟條件合理選擇。
一般來說,草坡或荒山等人員較為稀疏、流動性不強的地方最容易發生森林火災,通過可燃物的傳播進一步誘發森林火災。具備良好通風條件或濕度較小的雜草地是森林火災常見的火源地,且傳播速度迅猛。為解決這類問題,森林工作人員應減少易燃點,同時引進不易燃的樹種,提高植被的覆蓋率,從整體上提高森林的抗火性,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幾率。
3 營林措施的優化策略
3.1 增強森林防火工作者的防火意識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要想凸顯出營林措施的應用價值,森林防火工作人員需有效踐行營林措施,為此,需增強森林防火工作者的防火意識,使工作人員意識到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對此,森林防火有關單位應定期組織森林防火工作宣講,借助公眾號或者微信群拓寬宣傳的途徑。為了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成效,增強營林人員的防火意識,可設置相應的獎懲機制,鼓勵員工進行工作創新,逐步完善營林措施,提高營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打造專業化的營林人才,從而為森林防火工作質量的提升夯實基礎。
3.2 完善森林防火責任體系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此時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期。營林措施的應用,不僅順應時代對林業發展的新需求,還指引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新方向[6]。面對這種情況,有關部門應完善森林防火責任體系,落實防火工作,提高營林措施的應用實效。
因此,在實際的森林防火工作中,為保證森林防火責任體系的健全和完善,可借助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營林人員,提高營林措施的約束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依。同時在制定森林防火工作計劃時,應明確劃分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范圍,一旦出現火災,應按照劃分結果進行追責,有關部門需第一時間對火災造成的損失進行補救。
此外,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還會受到時節、政策、植被培育狀況以及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為了保證森林防火工作的順利開展,防火工作需結合各項因素,做出適當的調整,完善防火制度,強化防火措施,健全防火責任體系,對于造成失火問題的個人或組織,有關部門應追責到底,同時,落實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質效[7-10]。
3.3 做好撫育管理措施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新種植的樹苗防火能力較差。針對此問題,可通過幼苗管理和造林整地完成。在整理好造林地和幼林種植區域后,要及時清除區域內的枯葉雜草等可燃物,消除潛在的隱患。郁閉之后的針葉林會在短時間內形成整枝,而整枝吸收的養分過多,就會導致部分樹枝出現死亡或干枯的情況。
一旦樹枝缺水,就很容易成為火災隱患,對此,營林人員應結合森林實況,合理修剪樹枝,這樣既能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又有利于樹木的健康生長。對我國林業發展而言,營林措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營林造林工作仍然是當下林業建設工作的重點內容,而營林工作的正常開展,也會受森林防火預期設計工作好壞的影響,因而,為增強森林的防火效果,營林人員需重視建設防護林,做好日常的經營管理,定期清除森林的易燃物,以此推進我國林業的長效持續發展[11-13]。
3.4 設置防火帶
分析我國發生森林火災的規律可知,最易發生森林火災的地點,大都是在林地周邊的草坡和荒山,一旦這些地方出現火患災情,引燃周邊堆積的可燃物,就會逐步擴散至森林,直至蔓延發展成為大火,進而帶來重大財產損失。因此,為有效預防森林火災,還應因地制宜,結合森林具體情況,預留防火通道。
部分地區針對森林火災的預防工作,在林地設置的防火通道較窄,雖然能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但仍有發生森林火災的幾率,這給林業部門的防火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因此,為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幾率,相關林業部門不僅要做好防火通道的建設工作,還需意識到預留防火帶的重要性。合理設置防火通道,既能大大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率,又能將火災導致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且林業部門的防火壓力也會隨之減輕。
此外,因森林環境的不同,其防火工作的重心也會有所差異。在造林過程中,可種植不易燃樹種,如木荷,該樹種具備較強的耐火性,生長速度很快,且成活率也比較高,針對森林火災的高發地段,就可種植木荷,這樣既能預防火災災害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又有利于形成防火隔離帶。
而要是森林中積累著較多的枯枝敗葉,一旦遇上干旱、風大或少雨的季節,就很容易發生火災,為此,要想提高森林防火能力,相關人員還可建立防火隔離帶。一般來說,針對針闊混交林或針葉林,防火線的寬度最好在20~30 m最為適宜,且高度不應低于樹木的1.5倍。若碰上森林與草原或農田毗鄰的地段,則防火線寬度則應控制在30~50 m,以才能起到最佳防火效果[14]。
3.5 優化林業要素結構
營林措施應用的主要目的在于預防森林火災,因此,需從林業要素結構著手,優化林業要素結構,提高林業全要素的生產率,推進林業產業效率的變革,從而確保林業建設的進度。還需分析林木的實際經濟情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提高林業產業的發展質量,推進林業產業的發展動能轉化,擺脫傳統生產要素中過多地依賴投入,轉為依靠人才、知識、信息及科技等創新要素,實現驅動式發展[15-17]。
此外,在造林規劃中,在種植經濟林木的同時,加大重視力度,將防火問題納入考慮范疇,提高林業勞動、資本與土地單要素的生產率,持續提高林業全要素的生產率,進一步推動林業產業實現增效目標。
3.6 提高植被的覆蓋率
森林火災大都發生在林緣、荒山或林間空地等地區,之后蔓延到林內,這些地方生長的草本植物,大都是易燃的蒿科及禾本科植物,具備低燃點、濕度小和通風順暢的特點,一旦著火,火勢蔓延速度飛快。為避免出現這類情況,阻止火災蔓延,應采取營林措施,提高植被的覆蓋率,種植不易燃燒的樹木,進行全面造林,同時營造防火林帶,這樣既能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能力,又能有效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4 結束語
對森林防火工作而言,營林措施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因而,森林防火工作者應采用科學的措施進行造林工作,做好對林分的合理改造,搭建防火隔離帶;因地制宜,結合地區的林業實況,制定針對性的營林措施,通過撫育管理措施,做好營林整地和幼林的管理撫育工作,提高營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以此實現森林防火的目的,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福軍.如何預防森林火災及營林技術措施[J].農家參謀,2022(19):123-125.
[2] 沈興利.林業造林方法及森林防火措施探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13):65-67.
[3] 薛文喜,劉富強,李軍遠.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8(14):119.
[4] 王進發.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新農業,2022(5):32.
[5] 李六元.林業技術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 (20):67-69.
[6] 馮火財.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J].智慧農業導刊,2021,1(13):41-43.
[7] 胡智航,孟強,白爽,等.森林火災中高空投擲式滅火彈土中爆炸效果試驗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22(20):143-145.
[8] 魏書精,羅碧珍,李小川,等.加強森林防火督導工作 壓實基層森林防火責任:以韶關市為例[J].森林防火,2019(1):1-5,14.
[9] 陳忠,何文超,李茂盛,等.試分析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J].農村科學實驗,2019(8):86-87.
[10] 孫思琦,甕岳太,邸雪穎,等.木質素降解真菌的篩選及其對森林地表可燃物的降解效果[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21,41(1):29-36.
[11] 李穎,嚴思曉,張秀芳,等.武夷山國家公園內4種森林類型地表可燃物熱值特征比較[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20,26(6):1385-1391.
[12] 徐孟春.森林防火中的營林措施及實施要點研究[J].綠色科技,2018(17): 162-163.
[13] 韓立冬.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3): 107-108.
[14] 吳錫成.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及管理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2 (13):90-92.
[15] 趙建國,李紅艷.林業技術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南方農業, 2016,10(30):60-61.
[16] 張偉,王紅燕,陳恒達.林業技術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8(10):133-134.
[17] 韓國俠,楊春.營林措施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J].河北林業科技,2009(5):66.
Application of Forest Protection Measures in Forest Fire Prevention
Nian Jie (Yanping Forest Farm, Xiaolongshan Forestry Protection Center, Huixian County, Huixian, Gansu 742300)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original forest fire prevention work, mainly rely on manpower to control the fire sour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 forest measur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For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t can also be completed by a variety of mea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orest fire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forest measures in forest fire prevention work is explore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forest measures in forestry development is explored. Hope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work.
Key words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pplication; Work; Afforestation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