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玥,孫 巖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25)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外語已經成為國家合作、科技創新協作發展必不可少的語言工具,是開展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行,我國新疆等地區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的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官方語言為俄語的國家眾多,如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語成為我國與亞歐很多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重要橋梁。隨著俄語翻譯專業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該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
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就業是培養俄語人才和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問題,同時也影響到個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和民族未來的發展。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不斷攀升,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備受各界關注,俄語翻譯專業自然也不例外。與其他小語種相比,俄語專業的就業前景較為樂觀,俄羅斯作為國土面積第一的國家,國土橫跨歐亞大陸,基礎科學研究實力雄厚,特別在航天、核能、軍工等尖端技術領域領先。我國與俄羅斯及周邊國家長期保持良好的外交和貿易關系,俄語翻譯專業在我國對外開放和貿易往來中擁有較高的發展前景。
俄語翻譯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主要包括俄語教學、外貿專員、俄語翻譯等。為了解其就業情況,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相關信息,并對數據進行匯總和實證分析,為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提供建議。
為分析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更好提升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問卷調查對高校俄語翻譯專業畢業生進行調研,問卷內容包括年齡、畢業時間、性別、工作性質、實習經驗、政治面貌、校園干部任職經驗、就業滿意度、個人綜合素質、高校就業培訓情況等信息[1]。此次共發放調查問卷212份,回收問卷194份,經篩選后得到有效問卷187份,問卷有效率達96.4%。為了進行實證分析,對問卷調查的相關內容進行賦值,具體變量名稱和變量解釋如表1所示。其中,個人綜合素質主要是從工作經驗、情商智力、專業素養、通用能力、職業學習等五個方面進行打分和評價。高校就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就業指導講座、學長學姐經驗分享、就業形式、政策解讀和專業就業模擬等情況。就業滿意度包括就業方向、工作性質、工作強度、薪資水平、發展前景等內容。以上指標均采用打分法收集和記錄,分值范圍在1~5分,分值越高,代表學生的綜合素質越高、高校的就業培訓效果越好,就業滿意度越高[2]。

表1 問卷調查的變量名稱與變量解釋Tab.1 Name and interpretation of variables in questionnaire survey
如表2所示,問卷調查的對象中女性數量多于男性,主要是俄語翻譯專業偏文科導致的性別差異。在畢業時間上,所調研畢業生的平均工作時間為4.23年,工作情況和社會經驗相對較為穩定。在校園干部任職經驗、本專業實習經驗等內容中,有1/3左右的畢業生有過相關經驗。在個人綜合素質和就業滿意度方面,調研結果平均值呈現出較為均衡的態勢。俄語翻譯專業的大部分畢業生對高校提供的相關就業培訓課程較為滿意。除此之外,調查俄語翻譯專業的就業崗位可知,有14%的畢業生從事俄語翻譯相關工作,有31%的畢業生從事與外貿相關的工作,有11%的畢業生成為了國家公職人員,有16%的畢業生從事與俄語教學相關的工作,還有1/3左右的畢業生從事了與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在就業滿意度調查中,大部分畢業生對自己的薪資水平并不滿意,認為薪資與工作強度不匹配。與此同時,大部分畢業生認可溝通交流等人際交往能力、社會經驗在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表2 調查對象的描述性統計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respondents
按性別對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的職業滿意度進行分組統計,每個指標的滿意度分值均為1~5分。由表3可知,與男生相比較,女生在就業方向、工作性質等方面更為滿意,更加認可現有的工作狀態。男生和女生均希望未來能有更高的薪資待遇和更好的發展空間,追求事業上的發展和進步。

表3 男女生對職業的滿意度對比Tab.3 Satisfaction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on occupation
采用Stata 17統計分析軟件對調研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選擇就業滿意度作為被解釋變量,高校就業培訓為解釋變量,其他變量為控制變量[3]。由表4可知,高校就業培訓的系數值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俄語翻譯專業畢業生越認可高校就業培訓相關課程,越能從培訓課程中學到相關的就業知識,從而在未來工作中加以應用,對工作的滿意度也越高。在控制變量的回歸分析結果中,畢業時間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畢業時間越長,工作經驗越豐富,工作滿意度越高。學生干部的任職經驗系數值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具有干部任職經歷的畢業生在人際交往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更具優勢,更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并在工作崗位上有較好的發展。本專業實習經驗的系數值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擁有俄語翻譯實習經驗的畢業生更加了解工作內容和崗位要求,工作起來更加游刃有余。除此之外,性別、政治面貌、個人綜合素質的系數雖然為正,但不顯著,說明這些因素對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較小。

表4 實證分析結果Tab.4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與其他專業相比,俄語翻譯專業的專業程度更高,學習內容包括俄語語言基礎、語法知識、翻譯技巧、國家發展歷史、當地風俗文化等。俄語翻譯專業畢業生比其他語言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要好,高校就業培訓課程的開展對俄語翻譯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專業實習經驗和校園實踐經驗均有利于未來俄語翻譯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發展[4]。盡管如此,現階段部分高校關于大學生的就業實踐課程仍停留在講座、線上指導等形式上,就業指導教師也缺乏相應的就業經驗和系統的理論知識,導致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很難在高校的就業指導中有較大收獲。
通過數據調研和實證分析可知,俄語翻譯專業畢業生越認可高校就業培訓相關課程,越能從培訓課程中學到相應的就業知識并加以應用。畢業時間越長,俄語翻譯專業畢業生的工作經驗越豐富,工作滿意度就越高。具有學生干部任職經歷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更具優勢,更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在工作崗位上也有較好的發展。擁有俄語翻譯實習經驗的學生,更加了解工作內容和崗位對人才的需求。
俄語是世界九大語言體系之一,在“一帶一路”沿線有12個國家中通用,使用人數接近3億。為提高俄語翻譯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質量,高校應當積極采納學生意見進行就業培訓課程改革,設立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就業崗位,幫助學生了解俄語翻譯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就業范圍。俄語翻譯專業在校生在精進自身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的同時,應積極參加校內外實踐活動,提升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拓寬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途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