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文超
陳麗羽/ 跳弓節 紙本水墨 180cm×194cm 2019年
陳麗羽/ 精準扶貧奔小康 紙本水墨 180cm×285cm 2020年
作為中國人物畫分科中的重要一枝,寫意人物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而對于筆墨、造型與形神氣韻的追求,則一直貫穿于寫意人物畫發展的各個時期。從更廣的繪畫層面來看,繪畫藝術的魅力往往就在于那“一眼”“一瞬”之間所帶給人的感知、感受,抑或感動。而寫意人物畫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寫意人物畫創作表達的要旨,無疑也都包含在這第一瞬間的感受之間。繼之,則是走出這種通俗意義上的視覺感受,在走進作品內里的過程中進一步細讀與品味作品。
陳麗羽就是以寫意人物畫為長期創作方向的青年畫家,須知師門之所出往往即是個人所擅長之地,麗羽師從廣西藝術學院名家黎小強教授學習寫意人物畫創作,以少數民族題材人物畫為創作的重要內容,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她的第一選擇。當然,除此之外作為地道的廣西人,更直接的因素是這種地緣上的直接優勢,也是她選擇民族題材人物畫為創作方向的重要理由。當代中國寫意人物畫的發展顯示出極為多元化的樣態,以少數民族題材為代表的民族性內容在彰顯民族美學獨特魅力的同時,更呈現出旺盛的藝術生命力。而與同處中國西南地域的云南、貴州一樣,廣西作為少數民族廣泛聚居的民族自治區,天然地成為少數民族題材藝術創作的豐厚土壤,麗羽攜地利人和之優勢,多有民族題材人物畫產出自是題中之義。
陳麗羽清麗率真,人如其名,性子更是帶著些許灑然的感覺,這種天生的性格因素自然也被她帶入個人的藝術創作當中。自從于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研究生畢業后即入廣西書畫院,從大尺幅的人物畫創作到日常的小品漫筆,幾年來一直筆耕不輟地完成了數量甚為可觀的作品。其實,最早記住的是麗羽閑情之下信筆而就的一個個小生靈——青蛙、蜘蛛、老鼠與瓜子、貓咪與毛線球……趣味盎然而又生機勃發。細想來,她的這些小品也著實有著令人欣喜的感受,小作品、小題材、小內容、小物象,卻往往有使人忽然之間怦然心動的能力。由此,總以為她的此類融合了生氣與靈動的漫筆之作,大有金農泛舟湖上漫畫小景的悠然之趣,于生活之余是極好的。
漫筆之外,陳麗羽創作了大量的民族題材人物畫作品。觀其近作,在作品的題材內容上延續了研究生時期的創作路徑,于民族題材人物畫創作一途持續性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從《德峨跳坡節》《米花節候場》《跳弓節》,到《瑤鄉圩日》《德峨趕圩》《圩日細語》等眾多作品,僅從題目就能清晰地得見這些作品畫面所呈現的生活和節慶場景,苗族、瑤族、彝族、侗族等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生活日常,以及少數民族人物的一個個身影、一副副面孔,最終都落在她的畫面中。
陳麗羽/ 圩日細語 紙本水墨 180cm×97cm 2017年
陳麗羽/ 爺孫倆 紙本水墨 180cm×97cm 2018年
從作品的主題進入創作的背景當中,生活的體驗無疑是藝術創作最為重要的源頭,拋開身處民族地區的地緣關系潛移默化的影響不說,陳麗羽也在不同階段主動深入廣西、貴州等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村寨進行考察和采風,在這樣持續性的采風、創作過程中,一系列表現時代變遷與家園生活的作品——《精準奔小康》《手藝扶貧奔小康》《手藝傳承人》《侗族小商販》《美麗家園》《幸福生活》《紅瑤印象》陸續完成。在這些作品中,麗羽有對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集市中生活瞬間的捕捉,也有對新生活變遷、傳統手工藝等的描繪。不僅有各式身著民族服飾的少數民族人物群像,也有以數碼相機記錄生活的少數民族女孩的獨特身影,在這樣的內容呈現當中,題材、內容與人物、日常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以自然而鮮活的畫面狀態,呈現出一種撥開隔膜的真實感、貼近感,能夠一瞬間感受到時代變遷的生息與脈搏。
顧愷之在《論畫》中言:“凡畫,人最難……”無疑,人物畫之難,不僅難在筆墨造型,更在于對于人物畫內在精神的表達。一件作品的完成不僅需要最為真切自然的人物形象與筆墨造型,更要在筆墨之外實現情感上的傳神寫照。而這一點對于寫意人物畫則更顯重要,以形寫神以至形神兼備的藝術表達,正是寫意人物畫令人著迷其間的魅力之所在。如此,回到寫意人物畫創作的本體上來,不僅要探索并實現對線條、筆墨乃至技法之于繪畫造型的完構,以及繪畫風格的形成。除此之外,如何在作品的創作中,將有民族特色的日常素材與感受性的自我觀念相結合,以形成具有個性化語言與情感的獨立表達,是更值得思考與關注的一個問題與挑戰。
陳麗羽/ 德峨趕圩 紙本水墨 180cm×145cm 2017年
據此,觀其作品中對于“親情”關系瞬間的表現,雖在不經意之間寫出,卻往往倍有生意。如《圩日細語》《手藝傳承人》等眾多作品中都不乏背篼中兒童活靈活現的樣子,使作品平添幾分意趣。而作品《爺孫倆》和《換新鞋》則是在生活化的場景描繪之外,進一步走入生活與情感的日常化表現當中,在作品的內容和主題上顯得更為明確。在整體的畫面中,平拙的筆墨語言成為聯結人物之間的關系與情感的紐帶,大筆潑墨的人物造型與形體乃至細部的線條書寫,以完成畫面空間秩序的營構為基礎,將人物關系與富有畫面情節的人物情感表達寓于其間。
一如伍蠡甫先生所言:“畫家的意境可于象外‘寫’之,觀者亦可于象外‘得’之。”惟其象中,得其象外。相信麗羽能夠在不斷的創作實踐過程中,于筆墨、線條、造型方面日有進益,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融藝術的情思于筆墨點染之間,沐民族之風,得閑情之筆,于寫意人物畫創作一途走得更遠。
陳麗羽/ 紅瑤印象 紙本水墨 210cm×190cm 2021年
↑陳麗羽/瑤鄉圩日 紙本水墨180cm×194cm 2017年
↓陳麗羽/手藝傳承人 紙本水墨180cm×194cm 2021年
↑陳麗羽/侗族小商販們 紙本水墨180cm×194cm 2021年
↓陳麗羽/奔小康 紙本水墨180cm×194cm 2020年
陳麗羽/美麗家園 紙本水墨230cm×124cm 2020年
陳麗羽
廣西貴港人。2019 年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獲藝術學碩士學位,師從黎小強教授。現為廣西書畫院美術館副館長、辦公室副主任,三級美術師,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女書畫家協會理事,廣西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南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東方名人書畫院簽約畫家。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