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越山
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有個暖水鄉,立地條件差,生態環境弱,被喻為“地球癌癥”的砒砂巖區占全鄉面積的一半以上。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發展傳統農業可謂面臨“絕”境。但暖水鄉的德勝有梁村卻在這一片溝壑縱橫的地質形態中絕處逢生,以農林結合的方式,用綠色生態建起綠色產業帶,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和綠富同興的新路子,將蘋果產業打造成了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因地制宜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
不毛之地長出紅彤彤的希望
在前往德勝有梁村采訪的路上,準格爾旗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水泉向記者介紹了這個村的歷史情況。砒砂巖裸露地區通常打不出井,也種不出糧。長期以來,暖水鄉始終無法擺脫“沙多草木稀,地多產量低”的蕭條景象,農牧業生產受到很大制約。對于如何改變暖水鄉“沙多草木稀,地多產量低”的蕭條景象,歷屆鄉黨委、政府一直努力探索。
1994年,準格爾旗提出“要想富、種果樹”的思路,從遼寧等地引進蘋果樹苗,引導農民種果樹。當時,暖水鄉德勝有梁村村民花49塊錢買了7棵樹苗栽種,可第二年卻只活了1棵果樹。這是暖水鄉開始栽種蘋果樹的新嘗試。
在德勝有梁村委會帶領下,村民們在砒砂巖山地的陽坡平整出一塊塊梯田,將黃土、農家肥按不同比例與砒砂巖進行攪拌混合,經過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終于組合成功“新砒砂巖復配土壤”,種出了蘋果樹。這種“黃土、農家肥和砒砂巖”三合一的“新砒砂巖復配土壤”保水、保肥、保存有機質,透氣性還好過一般土壤,加上暖水鄉近1400米海拔,長達3000小時年日照,高達15°晝夜溫差,還與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同處北緯40°全球優品水果黃金生長帶……砒砂巖上種出來的蘋果,甜脆多汁口感好,吃過就不想再吃別的蘋果……在堅韌不拔的“暖水人”不懈地奮斗下,這個曾經的不毛之地上長出了紅彤彤的希望。
創辦合作社帶領村民建奇功
在“敢吃螃蟹村民”的大膽探索帶領下,暖水鄉德勝有梁村不但成功治理了砒砂巖,在砒砂巖上種出了蘋果,隨著種植技術不斷提高,蘋果收成一年一年好起來,這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
為了改變單打獨斗形不成合力的窘境,2019年7月,德勝有梁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趙勇軍推行“黨支部+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協作模式,以土地、勞力、技術、資金入股的互助模式,組織當地68戶果農創辦了“準格爾旗綠蘋林果產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員出資總額800萬元,規劃種植面積3500畝,引進和嫁接“寧豐、寒富、煙富、蒙富、紅心二號”等12個蘋果品種。德勝有梁村也被評為2019年準格爾旗產業振興示范村。
從2020年開始,為了快速帶領村民共同富裕,該合作社通過了農產品有機認證,注冊了“暖水山地”商標,“暖水山地蘋果”也成功申報2020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產品名錄。從此,暖水鄉德勝有梁村真正開始把“蘋果”產業作為將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的“發動機”。有了鄉黨委政府支持、有了村委會的推動和合作社有組織的經營,全村農牧民收入持續增長,果農戶均增收50000元左右,帶動周邊村民500余人就業,2020年德勝有梁村蘋果收入達到150多萬元,德勝有梁村也被評為2020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鄉村振興示范村。
村集體經濟吹響共同富裕的號角
在鄉黨委政府支持下,德勝有梁村按照“黨支部+協會+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體形式為,以農戶承包經營權入股形式,由村委會擔任出資方,負責開發建設和投入,由村集體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和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的項目監督,經村兩委及監委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決定依靠德勝有梁村“蘋果”主導產業,經多方爭取產業發展資金,投資230萬元建成高標準村集體蘋果園示范基地150畝,種植果樹6000余株來發展村集體經濟。
隨著產業的穩健發展和規模的壯大,德勝有梁村申請登記了“準格爾旗暖水綠豐果業協會”,統一為果農采購有機肥、聘請技術人員指導、組織開展各類技術培訓等,并與果農實行訂單收購,與周邊企事業單位簽訂供貨協議,由合作社統一篩選包裝后供應市場,既減輕了果農蘋果銷售難問題,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蘋果種植、流通、銷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融合發展。
2021年,暖水鄉德勝有梁村僅蘋果銷售額就達1227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83.32萬元,發展村集體經濟開始吹響了共同富裕的號角。
“暖水山地”區域公用品牌全力打響
在合作社、協會的管理和監督下,暖水鄉德勝有梁村蘋果種植一直采用“不套袋、不催熟、不增甜、不防腐、不拋光、不打蠟”的“六不種植法”,所以這里的蘋果個大、又甜又脆、汁水多,果香味濃郁,吃過的人都說“暖水蘋果真有小時候的蘋果味”,年復一年,“暖水蘋果”品牌打響了“呼包鄂”內蒙古西部地區。
為了規范和保護來之不易的“暖水山地”蘋果品牌,也為了通過“暖水山地”蘋果在保持品質基礎上體現品牌附加值,2021年開始暖水鄉黨委政府牽頭,引進內蒙古農旅所品牌研究中心系統打造“暖水山地”品牌。“暖水山地”品牌創意策劃了原創品牌IP形象“暖果果”,并上線了微信表情包;還由暖水鄉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牽頭編制了《暖水山提蘋果團體標準》(9項),按照“綠色享產品系列”“有機嚴選產品系列”和“四季蘋安伴手禮系列”創意設計了統一的包裝,完善了“暖水山地”官方微信公眾號,并在中央電視臺投放廣告。
2022年9月27日,“暖水山地”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成果發布,在內蒙古西部區掀起了一股“暖水山地”蘋果風,全國消費者瞪大了眼睛:怎么?內蒙古還產這么好的蘋果?
作為第一個由“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運營管理主體的區域公用品牌,“暖水山地”品牌在“準格爾旗暖水綠豐果業協會”和“準格爾旗綠蘋林果產業專業合作社”的運營管理下,越發顯示出強勁發展的后勁力量。目前,德勝有梁村2300畝果樹已有近1000畝果樹掛果,600多畝已進入盛果期,平均畝產量3000斤以上,畝效益15000多元,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主導產業,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新路徑。
希望的田野上有許多人的貢獻
德勝有梁村黨支部書記趙勇軍在蘋果掛滿枝頭的果園里向《經濟》雜志記者表示,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德勝有梁村的成功離不開辛勤耕耘的果農,也離不開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鼎力相助。兩個月前被組織提拔到準格爾旗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水泉,此前就曾在我們暖水鄉任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主任,他也是德勝有梁村的包村領導。為了發展暖水鄉“一村一品”蘋果特色產業,王水泉不但主動投身實踐,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民所思所盼,積極協調對接事宜,還為村里帶來專業人才和技術,帶著果農一步步做強蘋果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在果樹種植季,王水泉還主動當起果農的“聯絡員”“宣傳員”,以“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帶領村兩委、合作社、協會相關負責人、蘋果種植大戶實地考察學習、手把手學技術。每到蘋果豐收季,王水泉還當起蘋果的“推銷員”“代言人”,幫果農拉訂單、拓展銷路。同時錨定“品種、品質、品牌”三大方向,圍繞“三品一標”(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達標合格農產品)新內涵新定位,產管并舉、產銷聯動,推廣規模栽培模式,制定蘋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壯大特色蘋果品牌,推動蘋果產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這真是,小小一棵蘋果樹,發展牽動眾人心。
不套袋、不催熟、不增甜、不防腐、不拋光、不打蠟“六不種植法”和脆甜如蜜、果香濃郁的口感,使暖水山地蘋果已經享譽黃河兩岸。如今,因其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環境、鄂爾多斯高原高海拔和緯度、4攝氏度暖水泉滋養等優勢,堅持通過不斷宣傳推介和市場營銷,暖水山地蘋果除銷往呼包鄂等周邊省市、旗區,在北京、天津、陜西、山西、廣東等地也有銷售,且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與此同時,暖水鄉積極探索實施果業品牌立體化銷售,持續做大做強“暖水山地蘋果”品牌,全力打造線上交易市場,引導果農通過“訂單+農村電商+直播帶貨+展會助銷+直營店銷售”的模式銷售蘋果,進一步提高果農的經濟收益。2022年9月,“暖水山地蘋果”區域公用品牌隆重發布,成為內蒙古西部地區第一個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內蒙古第一個發布完整品牌價值體系、產品結構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內蒙古第一個發布原創品牌IP形象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也是第一個由鄉政府推動打造的區域公用品牌。
“暖水山地蘋果”極大地帶動了準格爾旗林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陸續獲得“2022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2022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年度市場競爭力品牌”等全國性榮譽。隨著暖水山地蘋果走向全國,準格爾旗也將持續提升整合營銷意識,進一步打造品牌形象、打通市場,讓“暖水山地”區域公用品牌和市場有效接軌,提高品牌附加值,創造蘋果產業的全新高度,讓“神奇砒砂巖,暖水蘋果甜”的口號叫響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