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凱
走在重慶市江津區的大街小巷,這里的門樓牌十分與眾不同,除了中文標注,無一例外都配有二維碼。市民拿出手機,輕輕一掃,可線上辦理信息申報、居住登記等業務,還可以查快遞、交水電費、報警求助、網上購物。這是江津區公安局自主研發、在全市率先投用的“智慧門牌一碼通”系統,一碼多掃、一碼通辦實現社會服務“定制化”,也是江津區推進智治現代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津區實施智慧平臺大支撐專項行動,通過數智技術應用創新按需構建豐富的智治場景,以智治賦能基層治理生態,一幅惠民利企“智治”城市圖景正在江津加速實現。
全方位深化政府數字化轉型
立足于更好為人民服務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五地一城”和成渝雙城經濟圈重要戰略支點,江津區以數智技術構建即時感知、科學決策、主動服務的現代政府智治新機制,實現政務服務效率、質量和輻射范圍三提升。
智慧政務大廳更高效。江津區政務服務中心使用“排隊叫號+智能監控”系統,實現大廳人員流動及等待情況智能分析,實現政務服務態勢分析和數據運用,匯聚各時段、各區域辦件情況、群眾滿意度、高頻事務等數據,分時段、分熱度進行多維度匯總分析,實現窗口實時監控和忙閑程度情況預警,變經驗管理為數據管理,及時提醒導服人員為等待時間較長的辦事人提供“一對一”引導,并在人流高峰調配啟用潮汐窗口,解決辦事人等候時間長的問題。目前,區政務服務中心累計取號總量超過10萬,導服人員開展上萬次“一對一”引導。依托“營商江津”微信公眾號,建設區政務服務中心智能客服系統,梳理形成審批知識庫,為用戶提供針對政務服務的智能問答服務,解答用戶辦事過程中的基礎問題,用戶可通過系統進行信息查詢、相關問題咨詢等。
“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更智能。江津區政務服務中心開辟面積400余平方米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配置政務服務一體機、打印擴展柜、材料存取柜等10余類智能設備20余臺(個),提供預約辦事、智能審批、智能客服、打證等30余項便民服務。人社、稅務、不動產、公積金、公安、教育、醫保、水電氣等16個部門的100余項高頻事項可實現24小時自助辦理。
人工智能審批提高辦事效率。江津區開發上線人工智能審批系統,支持對用戶申請材料智能核驗,材料比對不一致或檢測到未上傳必要材料時能夠智能提醒,做到秒批秒辦,目前已梳理配置人工智能審批事項3項,并且區衛生健康委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注銷)事項率先實現智能審批。
電子證照應用更便民。充分應用電子證照庫系統,江津區開展有效期內歷史證照存量歸集,增量證照實時匯聚,保障辦事人“有證可亮”,窗口“有證可調”,完成綜合受理系統對接改造,通過共享數據接口調用,實現身份證、營業執照、社保繳納情況等材料“免提交”查驗與審核。
數字政務地圖讓辦事更省心。江津區開發上線數字政務地圖,用線上地圖的方式標明各個政務服務網點,辦事人結合擬辦事項,可在線快速定位就近辦理點,對附近辦理點的開放時間、業務辦理、窗口配備、可辦事項、人員排隊、服務質量評價等情況實現“一圖看盡”,實現業務就近可辦。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江津區城市治理面臨愈加多樣化、動態化、復雜化的各類問題,要求城市建設、運行、管理和服務提升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支撐和引領高質量發展。江津區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于2009年底,而后隨著城市發展多次迭代升級。秉承“多渠道收集、一套系統解決、一個標準考核”的建設運營理念,整合城市管理、市政設施管理、市容環衛、停車管理、城管執法等資源,將全區10大類、204小類城市事件納入管理系統,涵蓋業務指導、監督檢查、公眾服務、指揮協調、移動辦公、行業應用、可視化指揮調度、運行監測、綜合評價、決策建議、智能巡邏等功能,形成“立案-派遣-處置-反饋-核查-結案-考核”等完整閉環。目前,江津區共收到城市管理各類信息67.31萬件,立案率89.12%、結案率96.47%,基本建立分工明確、精準定責、快速處置、有效監督的數字城管長效機制。
為鄉村振興裝上“數字引擎”
江津區地處川渝黔接合部,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于一體,建設現代化新江津,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廣大農村亟須通過數字化變革,形成鄉村振興新動能。數字鄉村建設是江津區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地的五項行動之一。江津區與中國電信等通信運營商合作,打造了一批涵蓋綜合治理、農業生產、智慧生活等信息化示范項目。目前,已有25個鎮街啟用數字鄉村智慧大屏平臺和數字鄉村電視服務,村居安裝攝像頭7萬余個,并通過天翼云廣播、AI監控等應用讓鎮街工作更優質高效,讓村民生活更安心省心。
數字鄉村智慧大屏系統搭建起鎮街與村級聯防聯控、智慧黨建、村務公開、可視會議等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鎮街與村重點區域及村民的遠程實時服務、監管、預警等多種功能。
江津區依托中國電信重慶分公司開發的數字應用平臺“渝戶通”,實現政策公開、信息公示、公告通知、積分管理、網格管理、鄉村治理、民情反饋、產品購銷、直播帶貨、鄉村旅游、一鍵辦事、知識培訓等為民功能,搭建起政府、村委、村民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參與、相互監督的橋梁。
智治賦能善治:江津實踐的啟示
智治現代化的核心是通過數字科技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構建新模式、創造新工具,從而實現善治的目標。2023年江津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數字技術場景融合,加快5G基站建設,完善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基礎設施,拓展智慧政務、交通、城管、醫療、旅游等智能化應用,實現智慧社區全覆蓋,著力打造千兆城市、數字鄉村。江津區智治實踐的重點在于,基于需求導向、戰略導向、創新導向,堅持應用為要、服務為本、安全底線的理念,深度融入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分步實施,運用成熟技術,抓實數據采集、共享、共用,集中資源投入到最基礎、最關鍵、最緊迫的領域,持續推進增量開發、迭代升級和提升效能,實現“一碼通辦”“一網統管”“數智賦能”。
(第二作者:劉洋,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第三作者:方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研究院執行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