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陸一
【摘? 要】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和小學生的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其作為提升學生基礎實踐能力的教育載體,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基本生活常識和社會責任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精準升級和定位綜合實踐課程,結合教學內容為小學生建立一個形象生動的教學課堂,促使小學生能夠對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對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向生活化、自覺化延伸的有效策略做進一步探究分析。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生活化;自覺化; 延伸
綜合實踐課程作為新課程教育教學逐步改革推進的必然結果和產物,其強調以小學生的生活感悟和實踐經驗為切入點,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為逐步提升小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幫助每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獲得感。教師應該進一步調整和革新教學方法,尤其是在課程設計和選題方面,應該注重貼近小學生的生活,有效提升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自覺性,促使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得以有效累積、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小學生綜合素質得以顯著提升。
一、開展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中,很多活動都需要小組合作才能有效完成的,需要小學生在實踐中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互助來一同完成實踐活動,為此就能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長此以往,就可以讓小學生學會和掌握更多和他人交流合作的溝通技巧,而這些技巧可以給小學生以后的生活乃至工作都帶來積極的影響。
(二)有利于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實踐活動探究需要小學生去發明創造,為此小學生就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針對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善于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學會提出問題。在活動中著重強調小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其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的形成,通過開展實踐課程活動使得小學生的研究能力與綜合能力都能得到顯著提高。
(三)有利于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動手實踐是小學階段綜合實踐課程最顯著的特征,當活動主題確認以后,就需要小學生對課題開展實驗探究,其中實驗或制作都需要小學生動手操作來完成,并通過這一過程來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如此一來在探究和創造中小學生的動手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很好的加強。
二、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向生活化、自覺化延伸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校園生活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挖掘實踐活動的探究主題
小學階段綜合實踐課程的活動性很強,因此實際教學活動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對于小學生來說校園是比較熟悉的,所以可以立足實際校園生活來對實踐主題進行深入挖掘,科學合理地開展實踐活動。小學生因心理等原因,缺少社會閱歷,實踐經驗也比較欠缺。教師應根據學校的情況,對實踐活動的相關可行性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并指引小學生自主地在校園實踐里進行探索,對其蘊含的深層次內容自覺化進行探究,其能夠使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而有效激發起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校園安全”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和小學生一起去找尋校園里的危險因素。如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對樓梯進行觀察,并向小學生提問上下樓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有哪些安全隱患存在?進而引導小學生懂得按秩序上下樓梯,以防在上下課或放學時出現踩踏事件。另外,校園霸凌作為現今一個較為熱門的校園話題,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教師也要提醒小學生一旦遇到了校園欺凌事件,要及時地向教師進行反饋,教師會給予同學們有效的幫助,及時阻止危險事件的發生。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繪制校園安全手抄報,進一步強化小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基于家庭生活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拓展實踐活動的實施渠道
家庭對于任何人來講都非常重要,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對家庭更是有著特殊的情結,對此教師要有切實的認識。家庭生活同樣占據小學生較大的生活比重,所以大多數家庭活動都可能影響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和小學生的家庭生活相融合,讓小學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對綜合實踐知識靈活地運用。如此一來,不但能使小學生的綜合實踐知識得到有效擴展,還可以使其綜合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教師在布置家庭實踐活動時,要對小學生的家庭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并通過教材的輔助,根據小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從而使小學生可以更全方面、直觀、便捷地對實踐內容進行理解探究。例如,在進行“居家生活與安全”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指引學生開展家庭戒煙活動。每個家庭中都有可能有抽煙的家庭成員,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會抽煙的親戚,他可能是小學生的爸爸、姥爺、爺爺等,也可能是其他親屬。首先,教師就需要讓小學生對吸煙的危害有深刻的了解,然后讓小學生把吸煙的危害告訴家人,其不僅可以保護家人的身體健康,也能使小學生從小認識到吸煙有害健康的問題,幫助小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想辦法幫助家人戒煙,使周圍的親戚朋友都能遠離香煙,養成更好的身體素質。如此一來,不但能讓小學生增長更多的生活常識,而且還能輔助其將實踐活動有效融入到家庭生活中。
(三)借助社會生活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提升小學生的情感體驗
社會作為一個最大的“校園”,回歸社會和生活是現今新課標對于小學階段實踐活動課程的最新要求,小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如果只在學校和家庭中開展活動,不但會局限小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活動范圍,還會對實踐活動的有效性產生影響,從而難以完成新課標的相關新要求。因此,教師在進行綜合實踐教學時也應該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小學生因年齡等原因對于社會生活接觸的不是很多,但或多或少會對社會中的一些事情有一定的印象。為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根據小學生實際的社會生活經驗來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使小學生可以在更寬廣的天空下自由地感悟生活,進而讓小學生能夠更多地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促使小學生能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例如,在進行“生活中的廣告”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后利用各種方法對社會上能見到的各種廣告進行收集和整理。可以讓小學生將廣告的普遍規律、特點以及投放形式等作為收集的重點。然后,讓小學生根據收集的廣告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通過模仿的方式,自主地進行相關內容的創作,然后在班級中進行相互交流。此外,教師可以指引小學生從社會層面、公司、消費者等方面分析討論廣告的利弊,使得小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社會意義有更為深入的思考。
(四)緊扣社會熱點現象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提高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現今社會人們對于教育越來越重視,其也不再只是教授學生技能和知識,對于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的培養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要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可以說教育已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在以往傳統的小學教學中,教學通常都是圍繞著考試和書本進行的,以至于很多小學生變得高分低能。為此,在生活化、自覺化的教學背景下,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和社會熱點緊密結合,對教育回歸生活的理念引起足夠的重視,強化小學生對于社會的認知,提高其社會責任感。例如,在進行“一次性筷子使用情況調查”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實踐對一次性筷子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從而更全面地了解一次性筷子的各種危害。以此為基礎,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調查塑料袋的使用情況。雖說塑料袋是多年來討論的一個社會熱點問題,而塑料袋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但是人們每天還會使用大量的塑料袋。為此,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塑料袋污染”這一課題來進行研究,讓小學生從多方面對塑料袋產生的污染進行調查,使得小學生能親身感受到塑料污染的危害,進而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使其更具社會責任感,讓小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和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五)利用自然資源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
對于大自然人們大都心生向往,小學生因其好奇心較強等特點,對于大自然更是充滿了無限的好奇,都愿意走進自然、感受自然生活。所以,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給小學生布置一些與自然生活相關的實踐活動,將實踐活動與自然生活相融合,讓小學生在和自然緊密接觸中獲得豐富的知識、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并充分激發其學習興趣。在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引小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調查,從而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此外,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不但要抓住小學生特有的學習心理,還要具備擴展意識,從而使小學生的學習視野更為開闊。例如,在進行“探秘身邊的植物”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讓小學生找尋“身邊有哪些植物”的實踐活動。組織小學生走入大自然,觀察周圍豐富的植物,讓小學生對大自然的美麗有更直觀的認識,還能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探索能力與觀察能力,促使小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此外,在指導時教師要對活動目標的設計充分重視起來,并重點進行教學方法的指導,將生活化、自覺化與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其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使得小學生能夠實現全方位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結束語
教師在開展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期間,應該注重向生活化、自覺化方向延伸,有效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立足校園生活、基于家庭生活、借助社會生活、緊扣社會熱點現象、利用自然資源等來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促使小學生能夠更加自覺、積極地參與到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活動中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助力小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得以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許華珍.生活化背景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思路探析[J].語文課內外,2021(22):383.
[2]劉潔.小學綜合實踐課程與生活化教學融合的意義與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12):603.
[3]金曉曼.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育人價值及實現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8):115-117.
[4]危勁松.生活化: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助推器[J].華夏教師,2020(3):60.
[5]鄧芹.淺析如何實現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生活化[J].考試周刊,2020(74):3-4.
[6]王艷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如何進行有效的生活化教學[J].電腦校園,2021(2):646.
(基金項目:本文為永春縣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依托美麗鄉村,開展小微項目研學旅行的探索與實踐》的研究成果,立項號:YJ14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