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曉鳳,蔣明琴,魏桂云,林釗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當前,在日常生活中洗滌劑使用量越來越大,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是洗潔精、洗衣液、洗衣粉、肥皂等洗滌劑的主要成分,主要化學成分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DBS),其具有成本低、易溶解、使用方便、穩定性好等優點[1],被廣泛用于飯店、餐廳、食堂等場所餐(飲)具的洗滌。但是,餐(飲)具清洗不徹底將導致洗滌劑產生殘留,長期攝入會在人體內蓄積,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2]。
鑒于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危害性,2016年發布的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中規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DBS計)殘留量為不得檢出。水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測定方法有亞甲藍分光光度法、電位法、液相色譜法和流動注射分析法等[3-6],其中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多為亞甲藍分光光度法[7-9]。
依據GB/T 5750.4—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規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主要采用第一法為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和第二法二氮雜菲萃取分光光度法進行檢測,此兩種檢測方法均需要用到大量的氯仿,但是氯仿極易揮發,對試驗人員身體傷害大,并且污染環境。
本研究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法對餐具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分析,此方法利用堿性亞甲基藍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反應形成藍色的離子化合物,該化合物被氯仿萃取并經相分離器分離,之后氯仿相被酸性亞甲基藍洗滌以除去干擾物質并在另一個相分離器被再次分離,生成的化合物在波長650 nm處有最大吸收,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得出待測物的濃度,流程示意見圖1。本研究將全自動流動注射法與GB/T 5750.4—2006中第一法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進行方法比對研究,對比兩種方法的精密度,加標回收和實際樣品檢測結果,從而尋找高效率,安全簡單,適用大批量樣品的分析檢測方法。

圖1 全自動流動注射法測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流程示意圖
收集455份餐具樣品(碗、碟、盤、杯),制成樣液,用蒸餾水沖洗內表面5次(按照每100 cm2表面積使用100 ml蒸餾水的比例),制成樣液備用。
1.2.1 試劑
標準物質: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1000μg/ml)。
其他化學試劑:硫酸(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優級純);氫氧化鈉(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優級純);四硼酸鈉(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優級純);甲醇(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色譜純);亞甲基藍(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優級純);三氯甲烷(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色譜純)。實驗用水滿足三級水要求。
1.2.2 儀器
HGCF-100 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SHZ-D(Ⅲ)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特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紫外可見光光度計UV-2700:日本島津公司(KYOTO)。
1.3.1 標準溶液配制
標準中間儲備液(100 mg/L)的配制:用移液管準確量取1.2.1標準物質10 mL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100 mL。
標準使用液的配制(10 mg/L):用移液管量取標準中間儲備液10 mL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100 mL。分別配制濃度為0.00、0.05、0.10、0.20、0.30、0.40、0.50 mg/L標準溶液。
配制濃度為0.25 g/L亞甲基藍儲備液、30 mg/L亞甲基藍溶液、28.5g/L堿性四硼酸鈉溶液、0.5 mol/L硫酸溶液、堿性亞甲基藍溶液,酸性亞甲基藍溶液。全自動流動注射法測定上機前各液體試劑均做脫氣處理。
1.3.2 測試方法
使用HGCF-100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按要求將各溶液管路接好后運行,待基線穩定后,取10 mL試樣于進樣管中進行樣品的測定,方法主要程序參數為:實驗波長650 nm、泵速12 mL/h,積分時間為0.5 ms(積分時間應使實驗波長處的能量值維持在11000 eV左右),參比波長750 nm,濃度精度為4 mg/L,讀數方式為峰高,滑動平均次數30,采樣次數30。
按GB/T 5750.4—2006標準中第一法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標準曲線1#,如圖2。吸光度-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相關曲線方程為A=0.0219m,相關系數r2=0.9979,該方法線性相關性良好。

圖2 標準曲線1#
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標準曲線2#(圖3)。相關曲線方程為y=0.23453x-0.00109,相關系數r2=0.9994,該方法線性相關性良好。

圖3 標準曲線2
取7個樣品(碗),按GB/T 5750.4—2006標準第一法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分別進行6次平行試驗,7個樣品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7%~4.3%,見表1。

表1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重復試驗結果單位:mg/L
取7個樣品(碗),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殘留量重復性高,分別進行6次平行試驗,7個樣品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8%~2.4%,見表2。

表2 全自動流動注射法重復試驗結果單位:mg/L
取表1中樣2(樣品測試結果為0.0492 mg/L)5 mL加入3個水平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5、0.50、1.00 μg)的標準品定容至10 mL,按GB/T 5750.4—2006標準第一法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殘留量回收率,結果顯示標準樣品的加標回收率為86%~90%,見表3。

表3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加標試驗結果單位:mg/L
取表2中樣2(樣品測試結果為0.0484 mg/L)5 mL加入3個水平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5、0.50、1.0 μg)的標準品定容10 mL,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法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殘留量回收率,結果顯示標準樣品的加標回收率為90%~93%,見表4。

表4 全自動流動注射法加標試驗結果單位:mg/L
同時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測定和GB/T 5750.4—2006第一法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測定10份餐具樣品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殘留,結果見表5。

表5 樣品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測定結果對比單位:mg/L
上表中測定結果2種方法的測定結果相對誤差為0.1%~1.2%,相對誤差小,表明全自動流動注射法滿足檢測要求。
在餐具中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中,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法和GB/T 5750.4—2006標準第一法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0.05~0.5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標準溶液)范圍內線性良好,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法和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精密度RSD均小于5%,加標回收率分別為90%~93%和86%~90%,2種方法的檢測結果相對誤差為0.1%~1.2%,采用全自動流動注射方法準確度和精密度滿足現有國標的要求,而且操作更為簡單、安全,測試的試劑消耗和占用的試驗人員數縮減,因此全自動流動注射法是一種更為環保,高效的檢測分析方法,在進行大批量樣品檢測時更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