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是新時代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我國管轄海域面積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健康的海洋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海洋資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進入新時代,海洋開發利用已經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海洋在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中正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
扎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必須要深刻認識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意義,堅定遵循建設海洋強國的根本路徑,持續深耕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領域,按照“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的自然資源工作定位,細化深化海洋工作的具體舉措。
一是堅持系統觀念,推進陸海一體化發展。綜合考慮陸海管理行為、管理能力的匹配與銜接,優化沿海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統籌考慮海洋開發利用行為的空間需求及擺布秩序,合理安排各類保護開發活動,明確重點行業用海的空間準入、空間布局、集約用海要求,推進構建陸海統籌的國土空間格局。
二是堅持生態優先,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妥善處理好發展和安全、保護和開發的關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科學分類施策,推進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紅樹林保護修復等重點工程,提升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筑牢海洋生態安全屏障。
三是堅持科技創新,強化海洋創新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瞄準實現海洋技術高水平自立自強,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海洋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卡脖子”問題為導向,強化海洋關鍵技術攻關,著力形成核心技術攻關更有成效、業務技術體系更加完善、科技力量更加優化、創新效能更加顯著的海洋科技創新新局面。
四是堅持節約集約,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積極推動海洋能、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科學布局,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積極開展海洋領域增匯與減排,穩固提升藍碳系統碳匯能力,推動海洋經濟綠色發展。
本專輯刊載的10 篇文章,緊扣海洋資源管理之需,聚焦海洋生態、藍色碳匯、海域立體設權、海洋探測和觀測等重點領域,結合歐盟等國際海洋管理實踐,從法律法規、政策機制、組織機構、管理職能和技術發展等視角,闡述了我國海洋管理的基本現狀、發展規律,剖析了熱點焦點與主題變遷,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能為(2023 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日“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宣傳活動與學術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啟發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