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物聯網技術的出現為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學應用物聯網技術全面優化消防監管工作已成為增強火災事故防控效果、保障社會消防安全的重要路徑。因此,從物聯網技術的概念出發,分析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特征及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意義,探討了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及優化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消防監管;管理;應用
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建筑結構越來越復雜,生活、辦公配套設施越來越齊全,在改善人們生活品質的同時也間接增加了火災隱患的發生概率,為消防監督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所幸我國物聯網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傳感設備等先進技術設備的優勢,強化火情隱患偵查、應對等能力。由此可見,加強對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用的分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 物聯網技術的概念
物聯網技術是信息時代發展的產物,由網絡傳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等先進的智能技術構成,結合實際調查需求合理應用溫度感應器、聲波感應器等傳感裝置可以高效完成一些綜合性的數據收集、分析與處理工作[1]。而且依托物聯網設備完善的信息傳輸與交互功能,可以快速處理與反饋信息,從而為相關行業自動化控制與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集諸多優勢于一體,物聯網技術在社會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比如溫度感應器、聲波感應器、紅外線視頻掃描儀等物聯網設備。
2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特征
2.1? 覆蓋面廣
物聯網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即通過先進技術手段將物品與互聯網連接,以開展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與管理等。在物聯網工作環境下,智能設備可以自動化識別采用相同約定協議的物品并進行物理學分辨,將實體物與網絡建立有效鏈接,最大限度保障了智能設備效能的發揮,極大地拓展了物聯網的覆蓋面,物聯網中的物理實體、部分虛擬實體都可納入物聯網系統網絡范疇[2]。
2.2? 實時傳遞與運用各類信息
射頻技術的應用賦予了物聯網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依托射頻技術及相應設備可以快速獲取并分析環境信息,經中央處理器處理的信息會從預設信息通道及時發送至后臺,保障了信息的及時采集、處理及實時傳遞。此外,除了可以實時傳遞信息,還可結合實際應用需求設置預設程序,利用物聯網融合性能自動運用相關的信息,完成自動調節、自動避障等操作,從而提高相關操作的自動化水平。
2.3? 強大的管理與控制功能
物聯網技術應用以計算機設備為基礎,通過配備高性能芯片進行快速讀取、計算等數據處理及反饋信息輸出等工作。依托物聯網技術構建物物相連的網絡環境,在相關智能化設備的輔助下可以完成使用者指令,通過人、物之間的信息交互完成實體物操控。從這個視角來看,物聯網又可細分為更小的網絡群,在不同的網絡群中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精細。尤其是隨著5G技術的應用,物聯網信號傳輸更加高頻、順暢,物聯網管理及控制功能更加強大。
3 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用物聯網技術的意義
3.1? 消防監督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科學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連接消防監督管理系統的管理中心、操作平臺及用戶,并通過先進的網絡通信技術實現多方實時數據共享,這對提高消防工作效率及監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消防指揮中心可以及時、全面地了解火災現場情況、火場消防設施配置及工作狀況等,從而更好地制定消防監督管理應對方案。此外,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用物聯網技術還有助于科學開展滅火設備維護及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設備性能,進而顯著提高消防處置效率及火災隱患防范能力。
3.2? 有效控制消防監督管理成本
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合理配置管理終端與用戶終端,并依托先進的技術將其與消防監督管理系統連接起來,可以依托監控儀器等智能化設備執行現場消防隱患檢查工作[3]。這樣不僅可以突破人力巡查的局限性,實現多個終端24h無間斷消防安全監測,從而顯著提高消防監督檢查的效率與可靠性,還能減少消防檢查所需的人力資源配置,從而大幅降低消防監督管理成本。
3.3? 消防監督管理行為更加精細化
消防監督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工作流程繁復且需要多部門、多崗位協作。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充分發揮物聯網信息整合與記錄功能優勢,以明確工作目的,提高工作指令的清晰度,逐漸提升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
4 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4.1? 物聯網技術在設備檢查中的應用
消防設備是消防工作開展的基本工具,其質量、規格等直接影響對現場火災及消防安全隱患的應對能力,這決定了消防設備檢查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地位。在消防設備檢查中科學應用物聯網技術,依托電子標簽、終端設備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去讀取與分析消防設備信息,有助于實時掌握消防設備的性能、作用等,從而更加精準地開展設備更換、養護等管理工作。在具體操作中,要錄入目標建筑性質、功能等相關數據,制作相應的電子標簽并張貼在消防設備表面,并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其與室內傳感器設備連接。一般情況下,大型建筑中都會專門配置消防控制室,將信息監控中心服務器與各類消防終端設備連接,通過服務器去采集和分析各項設備上的數據,經處理后反饋至消防控制中心。這樣消防控制中心的管理者就可以結合具體反饋情況開展相應的消防設備檢查與處置工作,比如及時更換、補充消火栓等。電子標簽模式下消防人員通過掃描電子標簽可以快速掌握建筑內消防設備、物業管理等各項信息,而且還能生成明晰的消防監督管理臺賬。
4.2? 物聯網技術在消防設備維護中的應用
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一定要嚴格按照消防安全相關規范合理配置消防設施,而消防設施種類多、數量大,在消防設備維護中應用感應芯片、射頻技術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及設備,對消防噴淋設施、排煙設施、防火門等消防設施實施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消防設備維護的全面性與精準度[4]。比如,在消防噴淋系統中安裝感應芯片對消防泵運行狀態實施動態化管理;通過煙感器、溫感器收集現場煙霧濃度、溫度等信息;在消防通道安裝智能化監控設備,對通道實行24h視頻監控等。通過物聯網技術及設備的有效應用能及時、全面地掌握各項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態及存在的風險隱患,從而及時采取相應的消防設施設備維護舉措。此外,這些物聯網技術及設備的應用還能對建筑物使用者及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安全提示與約束作用,引導其規范落實消防安全工作。
4.3? 物聯網技術在預警工作中的應用
消防安全情況、消防相關人員履職監控是消防監督管理的重要環節,科學應用物聯網技術有助于提升消防監督管理重點單位的預警能力,實現動態化監管。合理布設系統監控系統,消防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智能終端實時查看消防配電室等重點位置相關人員的履職情況,并通過相應對講工具與值班人員實時聯系。而且使用物聯網技術還能有效拓展消防監督管理巡更范圍,并精準定位至重點監督管理單位。此外,依托物聯網網絡傳輸及通信功能,及時采集火警控制系統運行狀態等相關信息,通過遠程監控中心掌握現場火情等狀況,在感應層、互聯網層及應用層的協同作用下精準找出建筑物內部可能存在的火災隱患,將相關信息傳輸至相關指揮中心,顯著提高了信息采集、處理及傳輸效率,有助于更好地發揮消防預警功能。這樣消防人員就可通過物聯網技術智能化地控制與管理消防設備,從而為消防措施的有效應用爭取更多的時間。
4.4? 物聯網技術在救援調度中的應用
救援調度指揮是消防監督管理的重要環節,科學開展救援調度指揮工作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災等災害的危害程度,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消防員的行動安全。在救援調度中科學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及時快速地掌握火災現場情況及事發現場周圍消防設施配置和運行狀態,進而提高救援調度方案制定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升消防救援滅火效率。在救援調度工作開展之前,應有效整合與消防救援相關部門的關系,并預定好程序,以保障救援調度的科學性與有序性。比如,要全面收集區域內消防車配備數量、規格等信息,科學整合消防車輛,結合實際分析結果合理規劃停車秩序。通過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對參與消防救援調度的部門及人員進行身份標識,如指揮部、主戰力量、增援力量等,并以消防員作為標點構建起消防系統網絡,通過對消防員頭盔等位置的射頻識別了解消防救援具體進程、消防員位置及狀態等[5],以及時調整與優化調度方案。當然,為更好地輔助救援調度工作的開展,還應在水槍陣地、供水線路等關鍵位置安裝射頻識別感應器,與發動機、水泵等進行信息交互,以精準識別其所在位置,充分運用現場優勢科學規劃消防救援路線。
4.5? 物聯網在危險源識別中的應用
危險品運輸車輛、危險品存放地是消防危險隱患高發的地方,也是危險源識別的關鍵位置,將物聯網技術科學應用于以上領域可以大幅提升危險源識別的廣度與精準度,進而最大化地降低消防風險發生的概率。消防部門將智能感應、自動化控制等物聯網技術有機整合應用于危險品運輸車輛監管中,可以依托相應的物聯網技術設備采集、分析、處理并登記危險品運輸車輛運行軌跡及運輸過程,依托傳感器等感應設備實時監控與分析運輸車輛集裝箱柜門的緊實度、危險品包裝的完整性等,對危險品運輸車輛綜合狀況實施動態化、智能化監控與管理[6]。此外,危險品存放地點也是危險源識別的重點區域,消防部門通過在轄區內油液、天然氣等危險品存放地合理安置自動化、智能感應的物聯網設備,如煙霧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構建完善的危險品敏感因素感應網絡,可以加強對危險品存放地溫度、濕度、大氣濃度的自動化監測。并合理設置智能感應網危險預警參數,這樣一旦監測數據超出預定值則自動觸發預警機制。
5 優化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用效果的策略
5.1? 加強物聯網消防監管系統維護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物聯網技術也將不斷更新與優化,因此,為更好地保障物聯網消防監管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應加強對物聯網技術應用經驗的分析,及時彌補技術應用缺陷,并結合實際情況定期維護負責消防監管的物聯網系統。同時,轄區內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內容及重心會隨著時間、氣候、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消防部門應加強對區域內火災等消防安全事故規律的分析與總結,及時更新相應版塊的物聯網技術及設備應用方案,以多角度發揮物聯網技術應用優勢,最大化地清除轄區內消防風險隱患,創造安全、穩定的公共消防環境。
5.2? 加強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專業化培訓
消防監督管理人員是消防監督管理的實施主體,其職業理念、專業水平、實操能力等直接影響著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因此,為保障物聯網的有效應用,應以消防監督管理人員為切入點,加強物聯網技術及相關應用的培訓與考核工作,并適當引進經驗豐富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水平高的消防監督管理人才,以確保日常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與規范化落實。比如,要定期開展系統化、專項化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培訓及實操演練,為消防監督管理人員提供更新物聯網技術應用相關知識、提升物聯網技術應用水平的機會?;蚴茄埼锫摼W領域專家分享物聯網技術最新應用成就,拓寬消防監督管理人員對物聯網技術應用的認知面[7]。此外,還應組織物聯網技術應用消防監督管理經驗交流會,分享監管要點、物聯網技術應用技巧及物聯網消防監管系統更新方法等。
6 結語
總而言之,消防部門應正確認識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特征及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重要意義,立足實際,積極從設備檢查、消防設備維護、消防預警、危險源識別等方面探索物聯網技術及設備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路徑及優化策略,從而在有效管控消防監督管理成本的同時提升消防監督管理效率、消防監督管理精細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雨歆.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今日消防,2021,6(5):14-15.
[2]余濤.探究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運用[J].國際援助,2021(7):35-36.
[3]高曉謙.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2(3):187-188.
[4]朱雅蟬.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的應用與發展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71-73.
[5]唐金華.關于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思考[J].低碳世界,2021,11(12):169-170.
[6]孫海軍.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檢查中的應用探討[J].信息記錄材料,2021,22(5):183-185.
[7]楊樂正.關于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思考[J].信息周刊,2020(5):257.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ang Juan
(Huancui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Section of Weihai, Shandong Weihai 264200)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o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 fire supervi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th to enhanc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of fire accidents and ensure social fire safety.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in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hoping to provide relevant work with some reference.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fire supervis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