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
摘要:近年來,建筑企業發展迅速。在兼顧發展速度的同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標準和驗收標準也要全面提升,以保證建筑質量和居民生命安全為最終目的。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建筑消防工程驗收涉及范圍廣,工程消防監督管理難度相對較大,再加上工程周期長,并且會受到自然天氣的影響,所以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難度非常大。基于此,分析了建筑消防施工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探討了現階段建筑消防工程驗收階段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幾條關于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的策略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難點;解決對策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是消防體系中的重中之重,在信息技術普及的大背景下,如何結合信息技術強化消防監督體系成為現階段首要目標,采取新型信息化技術監督和驗收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不但提升了消防監督的質量,更是大大降低了消防工程驗收的難度。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難度相當大,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時情況才能制定解決措施,以此保障驗收質量。因此,在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前制定出一個合理的監管驗收條例,才能降低驗收難度,并且提升工程質量。
1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各級政府對于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工作愈發重視,并在政策、技術投入、人力投入、資金投入等方面都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對于驗收標準、人員防火意識、能否結合實際完善消防驗收體系等都提出了要求[1]。
1.1? 能夠強化施工人員對于建筑消防工程的認可
消防驗收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求工作人員都積極參與,根據實際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從而保障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化發展。與此同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監管驗收工作還包含對于室內外消防器材的檢查及協作換新,并且對于未遵循消防標準的部分采取處罰,情節嚴重者還需依法承擔法律責任,以此提升施工內部人員對于消防監督和驗收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并在日常中嚴格遵循消防標準進行施工。
1.2? 建筑消防施工管理能夠規范施工標準
在建筑消防驗收工作中還需要與施工現場實際進度相結合,工作人員需要嚴格遵守消防施工管理條例,因此,構建科學的消防安全質量監管框架條例,并且在此基礎上貫徹落實科學的防火管理模式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強化驗收質量[2]。
1.3? 能夠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
建筑消防施工的前提是合理地對消防設施進行采購規劃,對所有人員都進行消防設施的使用教學,引導他們嚴格遵循防火管理規定,就能夠從根本上減少火災事故發生。同時建筑防火監督質量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遭受火災的概率,這嚴重浪費了前期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投入,同時對建筑材料的浪費是不可忽視的,因為部分的建筑材料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應該節約使用。除此之外,鑒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比較特殊,同時建筑過程中人員流動性較強、施工工期長、對團隊協作要求高、施工受不良天氣影響較大,建筑工程施工相對復雜,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人員人身安全帶來危害,比如宿舍不規范用電引起火災。而加強施工消防風險管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遵循嚴格的管理規定不越矩,就能夠從根本上減少事故發生[3]。
2 現階段建筑消防工程驗收階段面臨的困境
2.1? 高層建筑消防驗收相較于低層建筑難度大
高層建筑由于層數較多,內部電梯井、電纜井以及各類管道的數量也較多,而這些結構容易在火災發生后形成“煙囪”效應,且隨著樓層越高,“煙囪”效應的危害也就越大,更容易促使火勢迅速蔓延,極容易形成立體火災,造成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高層建筑因其建筑高度,在驗收階段的滅火器配備標準、驗收流程、驗收難度也會相對較大。
2.2? 部分建筑消防設計和施工不規范
建筑消防工程驗收難度大,有一部分原因是前期樓層在設計過程中的漏洞以及施工過程中不規范導致的。例如,開發商為節省支出,擅自縮減消防設施,從而導致很多高層建筑沒有防煙措施、防火防煙區分隔界限不明顯等。
2.3? 消防器材的配備和管理有待同步
當前部分消防器材裝備使用率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消防器材裝備的配備與管理工作嚴重脫節。一方面對于消防器材裝備的保養工作沒有貫徹落實,另一方面對于消防器材裝備管理大多都存在管理粗放的問題,同時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過分依靠以往的經驗進行管理,導致工作評價機制沒有全面落實,各項管理制度不完善。
2.4? 施工現場消防管理還有待加強
在當下,部分建筑施工現場對于消防安全標語、消防設備的落實尚有欠缺。與此同時,建筑消防還易受到不良天氣的影響,例如暴雨、地震、狂風、下雪、廢物污染等,以及施工現場消防設備欠缺、違規用電等,這些因素對建筑工程消防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同時也對建筑工程消防驗收進度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造成停工[4]。
2.5? 消防驗收標準有待完善
建筑消防工程的驗收過程中,部分驗收標準和驗收流程老舊,無法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其中,驗收數值是否符合國家建造標準,對建筑工程后期正式投入使用是相當重要的。但就現實情況而言,部分建筑驗收方案在制定初期就存在一定的漏洞,無法滿足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驗收的標準。
2.6? 建筑商存在偷工減料問題,增加驗收難度
部分建筑商為了節約投入成本,在消防材料的選擇上濫竽充數,例如,將原本的鋼制管道私自換為塑膠材質,將外層進行包裹,大大增加了驗收難度。倘若出現火災時,塑膠管道在高溫影響下會發生軟化反應,將會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除此之外,還包括消防設施偷工減料、消火栓安裝不規范、消火栓壓力欠缺、消防設施配備不完善、部分員工在工作中消極懈怠缺乏責任心等。
2.7? 建筑消防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技術欠缺
現階段,建筑消防施工現場還存在部分人員未經培訓直接上崗的現象,這就導致他們在施工過程中無法嚴格遵守相關的施工標準,無法按照應有的流程安裝消防設備,還極有可能為了縮短工作周期,私自減少消防設備的安裝流程,這給后期的消防工程驗收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2.8? 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隱患多
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隱患主要是指很多臨時搭建的建筑物缺乏安全穩定的電源,比如,工人宿舍內的照明系統、排插等線路問題,很有可能在某一時間點電路超過負荷而引起火災或者爆炸。除此之外,還包括臨時倉庫中的木質建筑材料、塑料制品、油漆等易燃易爆材料,也極容易成為火災發生時的助燃物。
2.9? 給水管網安裝不合理
在現階段,部分建筑企業對于給水網的選擇和安裝標準不完善,在給水網的強度方面,施工過程中很少對其強度進行對比測試,因此出現在工程驗收后,給水網故障需要定期維修或更換的現象。在與此同時,部分建筑企業將給水網連接普通的塑料網,在對給水管道進行散熱時,塑料管道極有可能出現變形、漏水的現象,更有甚者直接報廢,一旦在這期間發生火災,不但不能及時供水,還極有可能引發連環火災。
3 關于強化建筑消防工作的策略建議
3.1?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把控質量
為了高效地完成消防工程施工驗收工作,首先,在施工過程中就要對質量進行把控,相關人員可以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進行研究,從而避開在極端天氣環境下進行施工;其次,對于每一位上崗施工的員工都要進行一定的崗位技能培訓和質量安全培訓,保障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最后,對于施工現場的消防設備要定期檢查和更換,以備不時之需[5]。
3.2? 強化施工參與人員的消防意識
部分消防監督從業者由于并沒有相對全面的工作經驗,缺乏系統的消防監督學習基礎,導致在管理工作中出現疏忽,一定層面上阻礙了新形勢下消防監督工作的開展和提升。因此,在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管控過程中,各部門都必須加強對消防工程質量的監管工作,與此同時,強化施工參與人員的職業素養是十分必要的。在施工過程中,現場消防監管工作人員、施工人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消防管控意識,并將其作為施工作業的基本原則。同時還要定期組織從業人員的參與消防培訓,尤其加強技術人員以及質量管控員對于消防標準、工作模式、工作流程等的具體要求。除此之外,消防部門要積極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加強消防能力培訓,在此基礎上強化他們防火監督意識,引導他們學習消防監督系統,突破監督工作的地域、時間、空間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防監督誤差。與此同時,還要選擇相對先進的消防設備,并明確各方的責任,定期進行設備檢測和保養維護,全面規避安全隱患,層層明確工作任務,為消防監督工作提供支撐[6]。
3.3? 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為消防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為了加強現場消防監管,各部門必須將建設過程中的權利與責任進行明確界定,層層落實簽署《消防安全責任書》,建立嚴格的消防安全考核以及獎罰制度。除此之外,還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普及教育活動,對于非法用電、消防器材等要定期查驗,以此保障施工現場的安全。同時還需要完善消防事故應急體系,以預防為主,將事故危險降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還要創建負責消防安全的管理部門,明確各方的責任,定期進行設備檢測和保養維護,全面規避安全隱患,并層層明確工作任務,貫徹落實安全隱患生產的主體責任[7]。
3.4?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消防安全管理條例是施工單位對消防質量進行監管的重要依據,需要不斷完善建筑消防工程安全管理,并加強針對進場人員的消防宣傳和安全教育工作。施工單位應完善消防設施配備的方案,并且針對不同的消防設施參數給予規定。包括檢測消防設施的密度大小、抗壓性能強弱、導熱系數高低等。還要加強對于消防質量標準、工作模式、工作流程等的具體要求,不斷完善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3.5? 注重發展多元化消防管理體系
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的消防管理體系難以對消防安全要素進行有效銜接,而多元化的防火管理體系不但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同時為社會資源的優化與銜接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多元化的消防管理體系能夠將符合防火標準檢測類別歸納到數據庫中,并時時掌握數據動態調整監管范圍。對于不符合防火標準的區域也能進行統一督促和處罰。
3.6? 全面強化消防建設,規范工作考核體系
建筑企業只有首先明確消防驗收標準和實際需求,才能找出培育消防驗收工作人員的最佳路徑。因此,要全面強化消防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必須全方位了解建筑消防工程驗收工作人員的職能,并將培養其創新意識放在與知識技能培養的同等高度。只有從源頭上增強他們的職業素養,引導他們互相交流,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才能促使建筑消防工程更好地落實[8]。
3.7? 對消防驗收人員的考核和器材裝備管理進行有機結合
要從根本上改革消防驗收人員的考核制度并優化器材裝備管理,才能保障建筑消防工程的質量。例如,采取定期審核消防器材裝備管理機制,將驗收人員的考核與器材裝備管理結合,一方面激勵驗收人員對器材裝備管理的重視,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器材裝備的管理質量。除此之外,還要及時與被考核者進行交流,讓他們明確自身與部門期望的差距,只有這樣驗收人員才能對其器材裝備管理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并為下次績效考核做好準備。為了使考核更具有權威性,內部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監管部門或者由專人進行監管,做到事無巨細,維護消防監管人員的切身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強化考核的透明度,將工作績效考核機制的作用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3.8? 引導人員、部門之間開展合作
各部門之間可以自發地組成合作小組,明確分工取長補短,同時也要善于傾聽其他部門的意見,樂于接受他人不同意見并改正自身不足,還需要發現其他部門的問題并且為其提出建議,培養與他人合作的優秀品格,在此過程中保持謙虛的態度。比如,受傳統防火思想影響較深的驗收人員可以適當聽取年輕工作人員的建議,促進自身跟隨社會發展趨勢與時俱進。
3.9? 加強建筑消防知識進行宣傳
建筑企業需全面擴大對建筑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宣傳范圍,明確劃分用火、用電、用氣的安全責任人,讓他們針對所涉及的樓層或區域開展大力宣傳和防火知識講解工作,由下至上不斷完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發布防火知識和逃生技能的總結視頻,引導在職員工不斷進行學習。
4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消防監督和驗收質量影響著當地的市政建設水平以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了維護良好的社會環境,建筑防火督查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完善對于消防設施配置的管理。因此,全面加強建筑消防督查驗收工作對國家、對企業、對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這是一個繁雜艱難的任務,只有從各個方面進行把控,相關人員發揮好本職作用,做好消防設施配置和驗收的工作管理,才能為維護人民群眾安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宋賽巖.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施工及質量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7
(35):207-208.
[2]王林廳.建筑消防工程驗收的難點與解決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25):272-273.
[3]張朝亮.建筑消防工程驗收的難點與解決措施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7(6):82-83.
[4]郭峰.信息化技術在消防監督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5):92-94.
[5]馮博.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分析與防火監督管理工作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4):78-79.
[6]曹炎鈞,陳育興.新時期特殊場所消防防火監督管理分析——以人口密集場所建筑為例[J].地球,2017(10):88.
[7]李永華.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及控制措施[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5):75-76.
[8]周建明.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監督重點與監督方式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1(34):1087.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ing Sheng
(Shanghai Beian Industrial Co.,Shanghai? 20003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acceptance standards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hould also b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safety of residents' lives as the ultimate goal. However,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acceptance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engineering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coupled with the long project cycle and will be affected by natural weather, so the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is very difficult. Based on thi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analyzed, the dilemmas facing the acceptance stage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projects at this stage are discussed, and several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the acceptance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