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年,金磚大家庭再迎新成員。8月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宣布,邀請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成員身份將于明年1月1日生效。至此,“金磚國家”成員由成立之初的四個發展為現在的11個,共擴容兩次。
這6個國家都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比如沙特、伊朗、阿聯酋都來自海灣地區,是石油輸出國組織重要成員國。阿根廷是拉美第三大經濟體,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也是拉美主要礦業國之一。埃塞俄比亞是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擁有豐富的礦產和水資源,被稱為“東非水塔”。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樣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資源,一直以來在阿拉伯、非洲和國際事務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2年經濟統計數據計算,擴員后,金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和占全球GDP的比重將從此前的25.77%增加到28.99%。因此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地緣政治方面,這些國家的作用都是不容小覷。
值得關注的是,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約翰內斯堡宣言中有這樣一個內容:“責成外長們進一步討論金磚伙伴國模式及潛在伙伴國名單,在下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前提交報告。”可見,“金磚”朋友圈擴大將是持續進行時。
越來越多國家想加入金磚,也足以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合作模式。回顧金磚合作機制的發展歷程,2006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外長舉行首次會晤,開啟金磚國家合作序幕。2009年6月,“金磚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金磚國家間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2010年12月,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機制,“金磚四國”也因此改稱為“金磚國家”。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