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玉
1998年以來,大多數年份的7、8月,避暑勝地北戴河都會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全國各行各業的專家代表,從天南海北而來,進行為期一周的暑期休假活動。新華社報道中,過去26年,休假活動已組織22次,共有1300余位專家受到邀請。
“這么愜意的時候”
2023年夏天,受中共中央、國務院邀請,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首席專家番興明等57位優秀人才代表一起走進了北戴河,他們分別來自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國內科技前沿領域,包括在疫情期間作出突出貢獻的醫學專家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人。
“沒想到人生中還可以有這么愜意的時候?!边@是《光明日報》報道中,鐘南山和張伯禮偶遇時的對白,“兩人相視一笑”。
岳巧云是中山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2019年受邀去北戴河休假。她說起休假時的感覺是“像嬰兒一般被精心呵護”,全程的接送、住宿及活動安排都非常細心、貼心。
《人民日報》在2007年的報道中曾詳細提到保障方案:為組織好當年的休假活動,中央特別成立了由中組部、教育部、公安部、衛生部、鐵道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小組,分別在活動安排、警衛安保、醫療保障、交通住宿等方面為專家提供服務。
休假期間,有很多娛樂活動供專家們選擇,如沙灘撿貝殼、散步、看電影等。但把全部時間用來休閑的幾乎沒有,專家們相當一部分時間還是用在小組座談、交流上。不僅專家之間私下有探討,中組部人才局也在休假期間組織專門的座談會,中央領導同志也會看望專家。
誰能去休假?
北戴河專家暑期休假活動的歷史,先河開于1987年7月。
1987年7月24日,14位偕愛人到北戴河休假的全國科學界中年科技專家見到了鄧小平。他們當中有參與研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胡仁宇,貴州省農科院蔬菜專家李桂蓮,以及后來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時任大慶石油管理局總工程師王德民等。
共產黨員網刊載的文章稱,第一批專家去北戴河休假次年,中央組織部向黨中央報告,稱許多專家工作負擔過重,長期超負荷運轉。黨中央對這一情況予以重視,中組部決定建立組織專家偕配偶療養休假制度。
1988年后10年間,中組部陸續組織了8期專家休假,但地點不只北戴河。
《光明日報》曾發布消息稱,1995年9月,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和配偶去的休假地為革命老區井岡山。而在兩年后的1997年7月,受到中組部邀請的除了中科院、工程院部分院士,還多了社科界的專家,他們偕配偶去到浙江省休假。直到1998年,中組部邀請專家赴北戴河休假的消息才再次出現在官方通報中。
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首次把人才問題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新華社歷年報道中,這一年成為對北戴河專家休假制度追溯與統計的開端。
2003年12月,中央首次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同年,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成立,辦公室設在中組部人才工作局。而在人才工作局中,還有一個專門的處主管專家暑期休假“這樣一個常態化的工作,也負責聯系專家去西部對口幫扶等事項”。
受訪的專家回憶,休假專家名單由組織部門直接確定。哪些專家能去到北戴河休假?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孫銳了解,根據中央人才工作重心的調整,每年的主題和重點有所不同。
確定原則經過多輪調整
“現在我們提出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代表的是對人才的高度重視。”在孫銳看來,北戴河專家暑期休假就是將原則變為行動的方式之一。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吳江也曾提到,專家北戴河休假制度體現了中央高層對人才、專家,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的關心愛護,是一種政治姿態。
孫銳向記者解釋,北戴河專家暑期休假活動都是按照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部署來要求的,確定專家的原則也經過多輪調整?!拔磥砣瞬殴ぷ鞯闹攸c就是突出科技創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就在科技?!睂O銳認為,這也是今年專家休假首選戰略人才力量和領軍人才的原因所在。(摘自《南方周末》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