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
最近一段時間,歌手刀郎的《羅剎海市》成為網絡平臺熱門歌曲。在結尾的歌詞里,從“西邊的歐鋼有老板,生兒維特根斯坦”開始,歌曲帶領我們去思考什么“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維特根斯坦是誰?
鋼鐵大王之子
維特根斯坦(見圖)的父親叫卡爾·維特根斯坦,本來家里不是什么顯赫人家,但是他父親獨立打拼,成了中歐的一個鋼鐵大王。在歐洲當時的文化背景下,他們家完全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種暴發戶,恰恰相反,是一個很有傳統的貴族之家。
維特根斯坦1889年出生于維也納。維特根斯坦一開始是學工程的,他父親也希望他學點實實在在的東西。他父親是一個很實干的人,愛好藝術,資助了維也納一批藝術家。維特根斯坦通過學工程,開始做發動機,當時飛機剛剛問世,剛有飛行器這個說法,其中牽扯到大量的數學問題,他通過數學慢慢地對數據基礎感興趣,又逐漸對邏輯感興趣,因為當時很多人認為數學的基礎是邏輯,他就開始鉆研邏輯。
維特根斯坦本來想跟哲學家弗雷格學習,但是弗雷格沒有接受他,把他推薦給羅素。維特根斯坦后來跟羅素學習,其實是一個非常幸運的選擇,因為劍橋大學幾乎始終是哲學的中心。
孤獨的思考者
無論維特根斯坦在劍橋大學受到多少影響,他都是一個孤獨的思考者。從我們現在能掌握的資料來說,他的思想發展得非常迅速,幾年之內就從邏輯哲學的門外漢變成了邏輯哲學的專家。
包括羅素都已經覺得自己有很多問題要向維特根斯坦討教,或者至少羅素發表自己哲學觀點時都會盡量問維特根斯坦的意見。如果維特根斯坦表示反對的話,羅素就會非常沮喪、警惕,會反復地重新掂量自己的學術。
維特根斯坦對哲學家的純理論爭論沒有興趣,他的興趣在于,這些爭論背后所有人在思考問題時是怎樣思考,人類觀念中有哪些共通的扭曲的傾向。(據“商務印書館”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