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拉
在全世界范圍內,螢火蟲都越來越少了。全世界總共有2000多種螢火蟲,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但無獨有偶,無論是哪一片土地上,螢火蟲的身影都越來越少了。螢火蟲越來越少,主要的罪魁禍首當然是——人類。
導致螢火蟲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螢火蟲棲息地的破壞與失去。螢火蟲通常棲息在豐茂的草叢、樹林、灌木中,尤其是潮濕的沼澤、濕地、湖泊、溪流等區域周圍更是它們的最愛。螢火蟲成蟲通常白天都會趴在草葉或樹葉上休息,等到黃昏和午夜時就點亮自己的尾部,化身一盞盞微弱但明亮的小燈,在昏暗的天空中翩飛起舞。
螢火蟲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會以幼蟲形式呆在棲息地中,以土壤中的落葉、蚯蚓、蝸牛甚至水邊的貝螺等動物為食。直到化為成蟲后,它們才能迎來短暫的飛行。如果失去合適的棲息地,或者棲息地破壞,都將對螢火蟲的生存產生破壞性打擊。
但很可惜的是,隨著城市化的擴張,這樣寧靜、潮濕而且樹木草叢豐茂的地方越來越少了。而且,在人類使用的各種農藥、化工用品、殺蟲劑的污染下,這些地方也不再適合螢火蟲生存了。水質變差甚至對螢火蟲變得有毒,生態豐富度下降,都讓螢火蟲被迫離開了距離人類太近的棲息地,藏進了更深遠的大山里。
因為螢火蟲對生態環境極為敏感,螢火蟲也成為了一種特殊的生物指標。在水污染、光污染嚴重的地區,螢火蟲會迅速消亡,反過來如果一個地區能讓螢火蟲種群生活得不錯,甚至還逐年擴大,那么這個地區的生態建設也是很不錯的。
無處不在的人造燈光也在干擾著螢火蟲的活動。夜晚的光污染,已經成為了螢火蟲種群面臨的第二大威脅。夜晚的亮燈時刻,對于螢火蟲種群的繁衍至關重要。螢火蟲的熒光,是它們求偶的重要道具。但在人造燈光的影響下,這個螢火蟲相親局卻被打亂了。明亮的燈光會誤導螢火蟲,讓它們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向。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類活動都會影響到螢火蟲的繁衍與生存。人類對于螢火蟲的浪漫幻想,其實也是造成螢火蟲消亡的一個原因。為了追尋浪漫的螢光,世界各地都推出了螢火蟲主題的旅行團,而一波又一波進入到螢火蟲棲息地的旅行團,也在擾亂著螢火蟲正常的生活。
(據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