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學
(泰和縣中醫院急診科,江西 泰和 343799)
胃潰瘍(gastric ulcer,GU)為消化道常見病之一,多由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所致,其病情遷延,易反復發作,嚴重情況下可導致出血、穿孔及癌變等危急病癥,對患者生命安全存在較大威脅[1,2]。目前,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為Hp 相關性胃潰瘍首選治療方案,以蘭索拉唑等藥物最為常見,該藥可抑制胃酸分泌,緩解黏膜損害,促進潰瘍愈合,達到治療目的,但該藥單用療效有限,臨床多推薦其與胃黏膜保護藥聯合應用,以保證治療效果[3,4]。鋁碳酸鎂為當前常用的胃黏膜保護劑,可釋放相關活性成分,形成黏液-碳酸氫鹽屏障,對胃粘膜具有積極保護作用,有利于胃潰瘍的修復愈合[5,6]。基于此,本研究選擇2021 年4月-2022 年4 月泰和縣中醫院收治的62 例Hp 相關性GU 患者,觀察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治療Hp相關性GU 的療效與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4 月-2022 年4 月泰和縣中醫院收治的62 例Hp 相關性GU 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1 例)與觀察組(31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13 例;年齡20~62 歲,平均年齡(44.57±5.81)歲,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64±1.02)年;潰瘍直徑5~17 mm,平均直徑(7.84±1.89)mm。觀察組男19 例,女12 例;年齡20~63 歲,平均年齡(44.63±5.90)歲,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71±1.08)年;潰瘍直徑5~17 mm,平均直徑(7.76±1.90)mm。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潰瘍直徑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加。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內鏡檢查確診為胃潰瘍,且Hp 檢驗陽性;②無藥物禁忌;③入組前1 周未服用胃潰瘍相關治療藥物。排除標準:①合并胃出血、穿孔等消化道疾病者;②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③惡性腫瘤者;④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Hp 三聯療法,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12,規格:10 mg)20 mg/次,1~2 次/d;克拉霉素(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60227,規格:0.25 g/片)0.5 g/次,2 次/d;阿莫西林(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363,規格:0.25 g/粒)1 g/次,2 次/d。
1.3.1 對照組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給予蘭索拉唑腸溶片(汕頭經濟特區鮀濱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80136,規格:15 mg/片)治療,30 mg/次,1 次/d,療程8 周。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鋁碳酸鎂咀嚼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啟東分公司,國藥準字H20013410,規格:0.5 g/片)治療,0.5 g/次,3 次/d,于餐后1~2 h 咀嚼后服用,療程8 周。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Hp 根除率、潰瘍直徑、實驗室指標[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用藥安全性(惡心、口干、腹瀉、皮疹、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消化性潰瘍量表(QLICD-PU)評分及潰瘍復發率(治療后3 個月)。
1.4.1 臨床療效 痊愈:反酸、燒心、胸痛等癥狀消失,潰瘍愈合;好轉:反酸、燒心、胸痛等癥狀明顯改善,潰瘍愈合面積>50%;無效:未達以上標準。總有效率=(痊愈+好轉)/總例數×100%。
1.4.2 QLICD-PU[7]QLICD-PU 共42 個條目,由慢性病共性模塊(QLICD-GM)與消化性潰瘍特異模塊組成,包括生理功能(10~50 分)、心理功能(11~55分)、社會功能(8~40 分)與特異模塊(13~65 分)4 個領域,總分42~210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292,P=0.038),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Hp 根除率、潰瘍直徑比較 兩組治療后潰瘍直徑均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潰瘍直徑小于對照組,Hp 根除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Hp 根除率、潰瘍直徑比較[n(%),±s]

表2 兩組Hp 根除率、潰瘍直徑比較[n(%),±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IL-2、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s,ng/L)

表3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s,ng/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用藥安全性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8,P=0.641),見表4。

表4 兩組用藥安全性比較[n(%)]
2.5 兩組QLICD-PU 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QLICDPU 評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特異模塊)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QLICD-PU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QLICD-PU 評分比較(±s,分)

表5 兩組QLICD-PU 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6 兩組潰瘍復發率比較 治療后3 個月,觀察組潰瘍復發率為0,與對照組潰瘍的12.90%(4/31)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76,P=0.039)。
Hp 相關性胃潰瘍屬于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多與胃酸等刺激性物質過度分泌導致的胃黏膜受損有關[8]。因此,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粘膜損害,是促進胃潰瘍愈合、改善其病情進展的重要方式。目前,蘭索拉唑與鋁碳酸鎂均為胃潰瘍常用治療藥,前者為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可有效抑制胃腸道細胞氫-鉀ATP 酶活性,阻礙氫離子轉運,以此減少胃酸的形成與分泌,其生物利用率高、藥效時間持久,具有顯著抑酸作用[9,10]。鋁碳酸鎂則屬于新型胃粘膜保護劑,其活性成分具有獨特的層狀網絡結構,經咀嚼后可立即釋放,沉積于胃黏膜表面后形成保護層,有助于黏膜防御能力的有效提升[11,12]。此外,該藥還可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發揮抗酸作用的同時,刺激胃黏膜內表皮生長因子的釋放,以此增加黏膜疏水層內磷脂含量,避免氫離子反滲引起的胃黏膜損害,為創面修復提供了有利條件[13,14]。將蘭索拉唑與鋁碳酸鎂聯合應用于Hp 相關性胃潰瘍的治療中,可提高其抗酸效果,并發揮其屏障保護作用,有利于患者潰瘍愈合療效的進一步改善[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治療Hp相關性GU 療效肯定,其效果優于單一蘭索拉唑治療。治療后,兩組潰瘍直徑均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潰瘍直徑小于對照組,Hp 根除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可加速潰瘍愈合,并提高患者的Hp 根除率。究其原因,鋁碳酸鎂可促進表皮生長因子等保護因子的表達,增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作用,加快黏膜上皮組織及腺體結構的增殖修復,以此促進黏膜的上皮化及增厚進展,同時強化其黏膜保護作用,有利于潰瘍的快速修復[17,18]。此外,報道指出[19],胃潰瘍屬炎癥性病變范疇,其病情進展與體內炎性介質的釋放存在密切關聯,在胃潰瘍病癥處,其IL-2、IL-6 等炎癥因子水平多伴有明顯升高表現。而本研究顯示,兩組治療后IL-2、IL-6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可有效下調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為其潰瘍愈合提供了有利條件。用藥安全性方面,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鋁碳酸鎂的聯合應用不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用藥安全性。分析原因,鋁碳酸鎂藥效溫和,可促進胃黏膜前列腺素E2及表皮生長因子的釋放合成,對胃黏膜具有重要保護作用,且有利于藥物的胃排空,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自身藥物對機體功能的影響,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性[20,21]。兩組治療后QLICD-PU 評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特異模塊)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QLICD-PU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可有效改善潰瘍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認為,二者聯合應用可提高其綜合療效,有助于癥狀的快速緩解,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可減少潰瘍癥狀與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有助于胃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觀察組潰瘍復發率小于對照組(P<0.05),提示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潰瘍復發概率。分析原因,機體Th1/Th2 細胞失衡是引起Hp持續感染與潰瘍復發的重要因素,而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可有效抑制IL-2、IL-6 等TH2細胞因子的生成,控制Th2 優勢應答,有利于Th1/Th2 免疫應答平衡的恢復,從而降低復發率[22]。
綜上所述,鋁碳酸鎂聯合蘭索拉唑治療Hp 相關性GU 療效肯定,可提高Hp 根除率,促進患者潰瘍愈合,下調炎性指標,降低復發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