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雷/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政府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堅持做好資產、資金、資源管理“三篇文章”,走好服務、經營、分紅“三條路徑”,增加資產出租、資源發包、組織服務、實體經營、入股分紅“五筆收入”,著力拓寬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渠道。2022年,全區實現村集體總收入2.94億元,比“十三五”初增長42%。
創新土地眾籌模式,構建黨委、部門、國企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黨委統籌。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土地眾籌工作,審議下發《全區土地眾籌產業扶貧實施方案》,通過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經復墾驗收形成的“城鄉增減掛”土地指標,經過區級土地交易平臺,入股國有公司建設標準廠房發展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主導產業。部門支持。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排定年度計劃,明確自然資源、財政、住建等部門和國家高新區的工作職責,落實責任到每個環節。國企參與。落實區屬國企參與土地指標眾籌運作、投資對接,敲定收益分配,定期結算到村,形成以工哺農、以城帶鄉、產業強村的新模式。2017年,秦南鎮亭湖村年集體經營性收入僅為2.43萬元。2018年,該村動員131戶農戶宅基地有償退出,復墾形成土地指標93畝。對照區政策標準,該村拿出5畝指標實施眾籌,當年新增經營性收入16萬元,提前實現脫貧目標。目前,全區累計實施眾籌項目112個,眾籌面積320.25畝,眾籌資本金1.28億元,實現年分紅3.2萬元/畝,總收益3508.2萬元。
因村制宜,發揮市場主體聯農帶農作用,以產業融合助推村級增收。提升鄉村產業質態。放大現代漁業產業園、未來食品科技園等鄉村振興“六大”特色園區的示范效應,引導規模流轉土地,提速發展現代農業,涌現出潘黃新民(草莓)、大岡佳富(桃果)、尚莊塘橋(番茄)等一批設施農業特色村。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加快與全區46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8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808家家庭農場開展合作,探索實物地租、訂單生產、入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模式,實現村級增收、農民致富。深化村企合作聯建。總結推廣草房子樂園景區與學富周伙村、三創農業公司與潘黃仰徐村等村企合作聯建的典型經驗,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活動,聯建一批精品項目,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建設一批經濟強村。郭猛鎮新星村與江蘇泓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簽訂聯建協議,新星村流轉土地650畝作為公司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年增加村集體收入超10萬元。郭猛鎮西湖村由村干部領辦416畝集體農場,與神農大豐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作為稻麥種子生產基地,稻種收購價格比市場價每公斤增加0.5元左右,2022年實現凈收入19.85萬元。目前郭猛鎮10個村(居)與10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累計增加村集體收入超300萬元。
組織實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強化“三資”精細監管,構建村級穩定增收機制。用活資金促增收。強化分類施策,潘黃、鹽龍等街道整合村里自有資金,抱團參股城市綜合體、寫字樓等項目業態,實現村級經營收益倍量擴張。鹽龍街道15個村(社區)投入自有資金7900萬元,組團購買商鋪55間,形成穩定收益,實現村集體收入的穩定增長。大岡、郭猛等城郊鎮依托現有特色產業園區,整合上級資金和鎮村資金,規劃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區,興建標準廠房等項目。大岡鎮整合使用省市項目資金295萬元,區鎮村自籌配套資金951萬元,興建標準廠房5幢,同步實施屋頂光伏發電等增收項目,帶動了轄區10個村年均增收98萬元。秦南、大縱湖等中西部鄉鎮整合使用各類幫扶、項目等資金、實施入股分紅、購置商鋪資產等增收項目。大縱湖、秦南組織經濟薄弱村購置農機入股綜合社作業保底分紅,村平年增收3萬~5萬元。盤活資產促增收。全面清產核資,試點股份合作,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量化到人、固化到戶。共核實全區村級資產6.01億元。挖掘村級資產潛力,對閑置或低效使用的辦公用房、老校舍等資產進行整修改造,采取村級自主經營、對外招租等方式,實現資產效益最大化。郭猛鎮孫英村原初中舊學校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經整修出租,年租金收益9萬元。激活資源促增收。以入選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省級試點為契機,制定入市收益分配使用管理辦法,累計成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19宗、1110.25畝,出讓金總額3.94億元。支持村干部領辦集體農場、組建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用農房改善、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土地整理滲溢面積增加集體收入。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抓好集體水面資源到期發包,抓好集體閑散機動地等“沉睡資源”的整理出新,通過進場交易,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增值。樓王鎮莘野村,整合境內1萬多畝集體水面資源,全部進入產權交易市場發包流轉。2022年,實現發包收入993萬元,溢價率達4%。
通過政策撬動、考核驅動、激勵促動,著力抓好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政策引導。出臺《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每年預算安排1000萬元,專項扶持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興辦經營性物業、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其他經營性項目,形成穩定收益。加強督查考核。鄉村振興工作列入“紅黃旗”考核,設立先進村(居)單項獎,以鮮明考核導向壓實工作責任。成立農村財務審計組,開展村級財務巡回審計“村村到”。注重典型激勵。全面總結壯大特色產業、試點集體農場、實施土地眾籌等村級增收“鹽都模式”,激勵各村“學典型、趕先進”,掀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熱潮,為鄉村全面振興、助力共同富裕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