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產業升級厚積薄發,糧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會議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延續、優化、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要制定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要多措并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要增加國際航班,保障中歐班列穩定暢通。
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會議強調,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切實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要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要建立健全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積極創造市場。要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要精心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會議指出,要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要加強金融監管。
會議強調,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要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據商務部網站8月3日消息,2023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31358.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13232.2億元,下降5.9%;進口18126.2億元,增長22.1%。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上半年,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3639.2億元,同比增長12.3%,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3.5%,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7923.4億元,增長16%;進口5715.8億元,增長7.5%。旅行服務明顯恢復。上半年,旅行服務進出口6509.4億元,同比增長65.4%。其中,出口增長52.4%,進口增長66.4%。
8月1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A下調至AA+?;葑u當天發表聲明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主要由于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且不斷加重,未來三年財政狀況預計將持續惡化。過去20年中,美國反復出現債務上限政治僵局,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有解決方案,削弱了人們對美國財政管理能力的信心。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本財年前九個月(2022年10月到2023年6月),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約為1.4萬億美元,為上年同期的近三倍。當前美國公共債務已超過32.6萬億美元。突破32萬億美元的時間比新冠疫情前的預測提前了九年。
7月26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5.25%至5.5%之間,把利率推升到22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美聯儲自2022年3月進入本輪加息周期以來的第11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
專家指出,持續加息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金融系統壓力增大,原本就沉重的債務負擔進一步加劇,這將給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外溢效應。此外,美聯儲大幅加息還推升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償債成本,加劇其資本外流風險,進而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經濟下行風險增大。

7月28日,日本央行宣布,維持現行超寬松貨幣政策不變。與此同時,針對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YCC),央行維持長期利率控制目標不變,同時大幅拓展了操作彈性。日本央行表示,將短期利率繼續維持在負0.1%的水平,并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使長期利率維持在零左右。長期利率控制目標繼續維持正負0.5%不變。與此同時,央行將增加操作中的彈性,允許作為長期利率控制目標的新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央行的上限目標,在0.5%至1%之間波動。
有分析認為,把長期利率控制目標以“彈性化”方式放寬到1%,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事實上的加息。雖然現在還看不到緊縮跡象,但這或許是日本央行在為貨幣政策正常化而進行布局。
日本YCC政策始于2016年。當時,“安倍經濟學”所提出的目標,即用2%的低通脹來達到經濟發展的政策,未能達到預定的效果。因此,時任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提出了YCC政策。一般的貨幣寬松政策是先決定在市場投入多少貨幣,YCC政策則以特定區間的收益率為目標,來決定執行的力度。有評論指出,YCC政策并沒有讓日本擺脫長期的經濟低迷,反而令金融政策失去彈性、讓市場陷入扭曲。特別是在2022年,美國激進加息讓日本央行非常被動,沒有非常有效的政策工具來維持本幣幣值穩定。
8月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7月出口額同比下降16.5%,至503.3億美元,為連續第十個月下滑,并創下自2020年5月以來最大降幅。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7月出口下降是由于半導體需求持續低迷、油價走弱以及去年的基數較高等原因造成的。數據顯示,韓國主力出口品芯片的7月出口額同比下滑34%,為連續12個月負增長。今年上半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額為439.3億美元,同比下滑36.8%。數據顯示,韓國7月進口同比下降25.4%,至487.1億美元,導致當月錄得16.3億美元貿易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