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練育強
自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實施以來,本市各級檢察機關圍繞《決定》中的相關規定,在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不斷強化法律監督和公益保護職能、打造創新型公益保護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對焦重點領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上海檢察對焦重點領域探索受案范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積極、穩妥、審慎探索開展城市公共安全、金融秩序、知識產權、個人信息安全、歷史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等領域的公益訴訟工作。如開展電動車充電安全、高空墜物風險等專項監督,重點處理城市公共安全案件,消除公共安全風險隱患;開展個人信息保護專項監督,督促刪除違法處理的個人信息;開展未成年人、殘疾人、婦女等特殊群體保護專項監督,強化保障無障礙環境建設、婦女權益、就業平權等。
立足上海特色,創新制度體制機制。上海檢察立足直轄市與超大城市的特色定位,打造創新型公益保護新模式。一是在市委、市委政法委和市編辦的支持下,全市基層檢察院全部單設公益檢察室,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三級院公益訴訟機構單列。二是市分院加強三級院工作聯動,在線索研判和案件辦理中發揮一體化辦案的優勢,集多層級優勢強化公益保護合力。三是建立健全案件交督辦機制和請示匯報制度,由三級院業務骨干組成核心辦案團隊,對重大、疑難、前沿性公益訴訟問題開展研究,提供指導意見。四是建立大數據中心,自主研發“公益訴訟全息辦案智能輔助系統”與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以科技賦能夯實辦案基礎。
明確監督理念,協同治理成效顯著。上海檢察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與公益損害預防性理念,及時消除可能損害公益的重大風險,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司法狀態,將跨部門磋商和協同治理貫穿于公益訴訟辦案全過程。一是加強與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區域檢察機關的協作配合,與蘇浙皖檢察機關建立相鄰院全面協作機制。二是建立行政執法與公益訴訟工作銜接機制,在線索移送、信息共享、工作銜接等方面強化協同合作。三是不斷與審判機關就公益維護取得共識,就案件審理程序、訴訟請求提出、法律適用、證據規則等問題,共同探索司法實踐新樣本。
日后,應著力應對民事公益訴訟薄弱、行政執法與公益訴訟數據共享機制欠缺、公益訴訟調查受阻、特定領域法律適用不統一等不足,落實相關配套措施,努力實現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