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翔
在過去的三年里,上海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最高檢的工作部署,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精神,積極履行公益訴訟職責。
堅持能動司法理念,探索新領域的公益保護。上海檢察機關結合城市特點,積極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例如,黃浦區檢察院進行公益訴訟“回頭看”,在城市公共安全領域協同督促消除風險隱患;徐匯區檢察院舉辦無障礙設施公益訴訟公開聽證會,推動無障礙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市檢二分院會同市郵管局、市快遞行業協會聯合舉辦倡議活動,督促應用商店、行業協會、侵害人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配套制度體系建設,提供公益工作堅實保障。一方面,注重專業化團隊建設。上海檢察機關形成三級院公益訴訟辦案團隊,研發“公益訴訟全息辦案智能輔助系統”,探索技術調查官制度,組建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提升辦案專業化程度。另一方面,三級公益訴訟辦案團隊在工作中采取多元化手段,積極維護各領域公益。除了支持起訴、提起訴訟以外,充分運用聽證、磋商以及檢察建議等方式,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
依托公益訴訟中心,擴大檢察公益社會影響。上海公益訴訟研究中心由市檢察院與華東政法大學共同成立。上海檢察機關依托研究中心,積極擴大自身影響。例如,松江區檢察院積極推動“云間鹿”公益訴訟品牌,承辦“小城杯”公益之星創意訴訟大賽,成立公益訴訟宣傳教育基地和研究中心松江實踐基地。此外,依托研究中心主辦各種交流活動。
發布領域典型案例,提升檢察工作內容質效。上海檢察機關根據不同領域,發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市檢察院還相繼發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民事支持起訴典型案例》《公益訴訟維護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等。
現有成果制度化,繼續探索新領域公益保護。已經展開的公益訴訟要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經驗,并探索新領域的公益保護。
形成交流常態化,積極推動經驗教訓的互享。既要持續開展同兄弟省市檢察院的橫向交流,也要積極同行政機關、公安機關、人民法院進行縱向交流。并在行政機關不作為的判斷標準、新領域案件探索、公益訴訟專題立法等方面展開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