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計元
新課標背景下,各種新式教學理念的融入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對教師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業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成為當下教師需要探索和改進的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就新課標背景下對小學生作業的要求進行了探索,其次就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了簡單探討,最后針對這些問題就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與同仁探討,進而合理調整策略,使作業更好地服務教學。
一、新課標對小學數學作業的要求
從小學數學的教學構成來看,作業屬于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之一。一方面,作業能夠讓學生對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進行實踐,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作業也能讓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據此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
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以重復化、固化的練習為主,不僅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增強。新課標對小學數學作業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作業設置的時候必須是有挑戰性的、符合實際的、具有意義的,這為教師在后續布置作業時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二、傳統教學中小學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
1.作業量偏大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部分教師仍然沿襲了題海戰術,認為只有大量的練習才能起到更好的鞏固作用。學生為了完成作業,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無法進行更多的思考。同時,大量的作業給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很大負擔,長此以往,學生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2.教師觀念固化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往往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布置的作業要求統一、數量一致,評價標準也一樣,而且在作業類型的選擇上大多是重復性做功、模仿性作業,缺少與生活實際的連接,學生做起來枯燥乏味,也無法提高教學效率。
三、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途徑
1.從學生興趣出發,布置趣味性作業
針對新課標中的教學要求,為了切實達到作業的實際效果,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采用更靈活的方式,提高作業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能力。同時,要減少作業中機械化重復的部分,減輕學生的負擔。
比如在教學“圓”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小明很喜歡養狗,每天的遛狗任務都是由其獨立完成。已知狗繩的長度為3米,那么在小明原地不動的情況下,小狗的活動范圍有多大?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多喜歡小動物,這樣的趣味題目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題目中與自己所學知識有關的“關鍵點”進行標注,比如小明所在的位置就是圓心、狗繩的長度就是半徑等,這個時候學生就可以通過面積公式計算小狗的活動范圍,將課堂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
2.從學生心理出發,布置游戲性作業
小學生天性愛玩,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重、玩心重這一特點,在了解學生愛好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并完成作業。
比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后通過搭積木的方式進行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簡單介紹各種積木的形狀以及特點,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用積木搭建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要求學生在搭建時對積木的各個面進行觀察,并用彩筆畫出來,并將自己搭建的物品圖紙畫出來,帶到學校讓其他學生猜名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對各個形狀的積木進行了觀察和總結,同時還提高了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3.從學生實際出發,布置層級化作業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較大,再加上思維習慣的不同,導致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存在一些水平差異。教師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區別,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一刀切,那么成績好的學生可能會因為作業過于簡單,無法達到訓練的效果;而對某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作業難度過高,會打擊其學習積極性,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班級內布置層級化作業。
比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后根據學生掌握情況的不同設置不同數量的題目,其中部分題目是基礎性的,主要幫助學生掌握概念和公式;部分題目具有一定難度,屬于提升性質。基礎性題目學生必須完成,而提升性題目學生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完成。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提升性題目可以維持其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而對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能在完成基礎性題目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不會對數學學科產生反感。
4.從生活實際出發,布置實踐性作業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是比較密切的。對小學生來說的推理能力,書本上很多的知識對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無法透過題目看本質。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題目設置得更加貼近生活,從實踐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對書本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
以最簡單的加法與減法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的生活場景,比如讓一名學生扮演超市老板,其他學生扮演客戶,給不同的商品進行價格標注,然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選擇一定數量的商品相加后達到固定的數值。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四、總結
如何更好地利用作業為課堂教學服務,成為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現階段作業布置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優化途徑,希望能夠讓更多同仁找到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法,更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發揮其應有價值,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