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開坤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是考試中重要的考查內容。所以,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重要部分。針對教學中不少物理現象不夠明顯、學生難以觀察等問題,借助國家推行的信息技術2.0,文章談談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基于信息技術2.0手段的提高,提出物理實驗教學可視化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實驗;可視化
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課程中無疑是重要的一環。很多物理知識、自然規律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得出的,所以物理實驗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律的重要手段。物理實驗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在中考試題設置中,實驗題的分數是各大題型中占比最高的。所以,無論是從素質教育方面,還是從應試教育的角度,開展好物理實驗教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實驗教學中,觀察實驗現象是學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所以,能清晰地讓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是衡量一個實驗是否成功的第一前提。但是我們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場地條件的限制、實驗器材的缺陷、實驗現象本身難以觀察等原因,影響到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實驗教學的可視化非常有必要。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的可視化。
一、化遠為近,化小為大,讓每個角落的學生都能清晰觀察
物理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占了大多數。物理教師站在講臺上進行演示實驗時,坐在課室中后段的學生,基本上很難看清楚實驗現象,如果實驗中用到測量儀器,即使是前排的學生,也難以看清測量結果。利用智能設備和課室的一體機,配合應用軟件,進行投屏直播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演示“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要求學生既要觀察水在加熱過程中氣泡的變化,又要記錄溫度。坐在第一排的學生尚能觀察到實驗現象,但溫度計的刻度太小,液柱太細,坐在后面的學生無法觀察到讀數,基本無法參與實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做的:分別在課室的一體機和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安裝好軟件“希沃白板5”,注冊賬號并在一體機和智能手機上同時登錄同一賬號,打開授課課件,在智能手機的移動授課模式下,使用傳屏功能,就可以對實驗進行實時直播。筆者可以通過調整手機攝像頭的角度、清晰度、鏡頭的遠近,讓實驗現象的細節呈現在課室電腦的大屏幕上,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需要對溫度計進行讀數時,再把鏡頭聚焦在溫度計上,記錄溫度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二、化快為慢,化動為靜,看清實驗過程
有一些物理實驗,實驗過程比較快,實驗的時間比較短,實驗現象一閃而過,學生用肉眼比較難清楚觀察到實驗的現象。例如演示“壓縮氣體做功使它的內能增加,點燃硝化棉”實驗時,從按壓活塞到硝化棉被點燃再到完全燃燒的過程發生在毫秒之間,一瞬而過。學生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實驗現象,所以,學生雖然對這個實驗很感興趣,但是演示效果不佳,常常敗興而歸。筆者使用了錄像慢放的方法,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很多智能手機都有慢動作拍攝的功能,如華為Mate系列手機等。教師只需要在做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利用智能手機的慢動作拍攝方式進行拍攝,然后上傳到課室的電腦播放即可。為了使實驗更有說服力,應該在課堂上現場拍攝,即時播放。如果手機沒有慢動作拍攝功能,也可以設置手機錄像參數,將拍攝幀數設置到最大值。教師在演示實驗時,正常拍下實驗過程,再利用會聲會影、剪映或Pr等視頻剪輯軟件,制作出效果非常好的慢動作視頻。如果慢動作還不足以看清實驗現象,或者我們想對實驗的特定階段進行仔細觀察時,我們還可以用定格的方法,把實驗某一瞬間固定下來。例如硝化棉的燃燒速度非常快,如果想觀察到硝化棉燃燒產生的火焰,就可以把它燃燒時火焰最大的情景定格下來,無論用手機還是軟件都比較容易做到。
三、化真為假,突破條件限制
有一些物理實驗對實驗器材的高精度、實驗環境的要求等非常高,還有一些物理實驗危險程度比較高,一般學校的物理實驗室條件無法滿足時,可以利用計算機的虛擬技術,建立仿真實驗室,創造出一個可以探索物理現象和規律的虛擬環境。利用仿真實驗室,學生可以在一個比較安全、輕松的環境中完成物理實驗。仿真實驗室的優點是實驗準備快捷、實驗數量多、有無限的試錯機會、實驗現象明顯、學生更容易觀察實驗演示等。現在已經開發出的仿真實驗室有力學仿真實驗室、電學仿真實驗室等,基本能滿足大部分實驗操作要求。電學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考試的重點內容。學生利用實驗室的元件做電學實驗時,容易出現以下的問題:1. 連接電路時,經常出現接線柱接觸不良,電器元件虛焊等問題,導致電路無法接通。2. 干電池使用次數多了以后,內阻變大,難以調出實驗所需要的電壓值。3. 靈敏度比較高的實驗儀器容易因為操作錯誤而損壞,例如電流表、電壓表等。4. 有些電學實驗由于有一定的危險性,如家庭電路短路現象,不適合直接在課室或實驗室演示。5. 演示電路故障時,用實際電路會對各個元件都有損耗。這時,我們就可以使用電學仿真實驗室來完成實驗。仿真實驗室的缺點是實驗現象的虛擬性,可信度沒有真實實驗高。但考慮到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核試驗都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虛擬實驗,可信度已經大大提高,學生也會接受仿真實驗的結果。
四、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形象,助學生把知識立體化
物理實驗中有些理想化實驗是無法完成,如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有些微觀實驗只能看見宏觀現象而無法看到微觀的本質,比如擴散現象、分子熱運動等;有些實驗是無法在學校的實驗室完成的,如核聚變、核裂變實驗;有些物理現象是無法用肉眼觀察,如電流、電磁波、聲波、磁場等。我們可以用動畫模擬實現物理實驗過程的可視化。用動畫模擬物理實驗的過程還常用于復習階段,用來解決因為時間緊,不能把所有實驗重新做一次的問題,提高復習效率。有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例如聲波,既難以觀察,又難以感知。筆者在做聲學實驗的時候就用了模擬示波器軟件將聲波呈現出來,實現了聲波的可視化。做法:從網絡上下載“模擬示波器”這個軟件并在電腦端安裝,電腦配備外置麥克風,運行軟件,電腦就可以將麥克風接收到的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呈現出來。示波器除了可以呈現聲波的形狀,還可以用來探究聲音的音調、響度、音色三種特性的特點,通過觀察噪聲的波形,掌握噪聲和樂聲的概念,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實驗輔助軟件。
五、化手動為自動,實現實驗數據可視化
有很多物理實驗,實驗數據比較難采集,或者采集的精度難以保證,或者處理數據比較繁瑣,但是利用信息技術,例如相關的軟件,配合各類傳感器,使得實驗結論能夠快速得出。九年級物理課本第十三章第3節比熱容中有一個拓展實驗,就是利用傳感器比較不同物質的比熱容。實驗裝置通過溫度傳感器直接收集不同物質的溫度變化數據,傳輸到計算機,由配套的專門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就可得到相應的數據分析圖像,快速比較出不同物質比熱容的大小。現在可以購買到紅外傳感器、聲波傳感器、光學傳感器等,在設計測量時間、速度等物理實驗都可以應用。
總之,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我們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使課堂效率更加高效,也還有很多技術可以讓我們去深度挖掘,進一步用信息技術來優化我們的實驗教學。另外,我們也應該清楚,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實驗教學效果也只是實驗教學中的一種輔助,學生動手,親身體驗實驗的過程是不可替代的。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實驗機會。
參考文獻:
[1]徐苑苑.思維可視化的教學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05).
[2]葉新東.未來課堂環境下的可視化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3]徐春玨.初中物理實驗現象可視化的課堂實踐——基于蘇科版八年級上冊教材的若干嘗試[J].中學教學參考,2019(35).
[*本文系廣東省基礎教育校本教研基地蓬江“一核雙翼八路徑”建設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