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淑華
摘要:物理實驗教學是當代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教學內容,物理教學中對物理的產生與發展需要以物理實驗作為檢驗的依據。高中物理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思維,也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出了要求,面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們需要從實際上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調整。本文將根據我國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對其提出相應的改革調整方案。
關鍵詞:物理實驗;素質教育;教學改革
一、我國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
我國物理教學在近年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與實施,我國教育者對當代高中生的物理實驗教學提出了進一步的發展建議。科技是一個國家前進的推動力,只有夯實的物理學基礎才能保證學生對科技原理的掌握,進而在創新中獲得理論支撐。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培養了學生對物理學知識的掌握與理性思維的培養,長期以來,我國的物理教學一直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教學的開展空間依舊很大。物理學的現象不僅需要學生的感性思維對其進行分析,也需要學生運用理性思維進行實際的實踐活動。在物理實驗課程逐漸開展的過程中,學生接受物理知識的方式不再單一化,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指導趨向于具體實踐,同時,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極大的吸引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首先,我國當代物理實驗教學的開設情況不太樂觀。許多學校對物理實驗教學均有開展,但是大部分學校開展的實驗教學課時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許多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采取較為輕視的態度,很少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實驗。有的教師甚至認為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并沒有什么幫助,學生的動手環節并不重要,只要理論知識過關即可。在部分教師的教學背景下,學生作為教育的被動者,只是對知識死板的記憶,缺乏自己的理解。學生的理論知識是實驗教學的基礎,這并不意味著實驗教學是可有可無的。實驗教學的開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試驗教學中得以提升。
其次,學生的物理實驗動手能力較弱。在應試教育制度下,許多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對物理實驗的操作出現了許多原則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來自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學生的操作能力決定了教師對實驗課程開展次數的課時安排,在較差的實驗操作下,教師的課程開展出現了障礙。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需要在生活中逐漸的培養,獨立的完成實驗并描述現象才能保證課程的正常進行。在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的情況下,許多教師不得不將學生應當參與的實驗過程轉化為教師代替學生進行實驗,這就再一次降低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積極性需要以實驗為基礎進行培養,實驗的趣味性可以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的心理情感體驗。
最后,學生的評價體制不健全。當代教育的評價方式主要以考試為主,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測評,這樣的評價導致教師對實驗教學產生了消極的思想。當代高中生的課程結構較為單一,學生接受的實驗課程均由學校安排,學生對課程缺乏選擇,不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物理知識并進行實驗。學生的個人特點與興趣取向收到了較大的忽視,這導致學生的觀察能力較弱,動手環節也處于懶散的狀態。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需要教師進行培養,在死板的教學模式下很難真正實現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二、有效的開展我國物理實現教學
物理教學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要求學生將感性與理性相結合得出與實際最相近的結論,而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在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與表達概括能力都將有所提高。實驗的過程不僅是物理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需要以各大學校的實際情況為主,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的調整。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實際情況,對我國當代高中生物理實驗教學提出幾點建議,以期我國物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一,物理實驗教學應當轉變學生與教師的位置,以學生為主。學生應當是教育的主體,決定著教學的進度與安排。在我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際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對于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主動進行思考與探究,被動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等都將產生消極的影響。學生需要主動地進行大量的實踐活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對學生進行演示教學是需要引導學生積極的觀察實驗產生的現象,并對產生的現象進行描述與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教師的地位轉變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能力的培養。
第二,教師不斷的提升自我能力,引導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教師的能力需要與時俱進,在知識不斷地更新過程中,物理實驗也不斷地更新,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高中生的教育需要運用較多的方法幫助學生盡快的掌握知識,對新的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學習是當代教師不能忽視的自我提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能力與習慣進行培養,加強當代物理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吸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第三,當代物理實驗教學需要多元化。科技的進步促進網絡應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的結合更生動形象的向學生展示了物理學的魅力,同時,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也方便了教師的教學過程。將知識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相結合,促進了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欲望,也豐富了學生學習的內容。面對一些學生在實驗室無法操作或具有極高危險性的物理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現。在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下,教學模式不再僵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開拓了學生學習的思路。只有在多元的教育環境下,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發展,符合時代的要求。物理實驗的開展不僅可以在實驗室進行,也可以出現在生活中,利用校園的資源創建物理實驗角,不僅可以避免學校的資源浪費,也為學生的物理實驗提供了便利。
參考文獻:
[1]劉嬋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05)
[2]薛猛,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