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Checkout time板塊是每個單元的綜合語言運用板塊,能通過多重學習任務幫助學生鞏固本單元的重點知識。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Checkout time板塊的講解不到位,存在零散活動拼湊、課型定位不明等現象,無法彰顯全面復習及綜合運用的板塊功能。文章結合譯林版小學英語6A “Unit3 Holiday fun”中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主要分析了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中常見的誤區,并對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小學英語;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誤區
作者簡介:張妍(1992—),女,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中心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在育人過程中的不同功能,樹立“教—學—評”整體育人觀念。“教”主要體現為基于核心素養目標和內容載體設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決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能直接影響育人效果;“學”主要體現為基于教師指導的、學生作為主體參與的系列語言實踐活動,決定育人效果;“評”主要發揮監控教與學過程和效果的作用,為促教、促學提供參考和依據。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具有協同育人功能[1]。基于“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理念的小學英語教學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以及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譯林版小學英語中的Checkout time板塊不僅具有鞏固復習和檢測反饋的作用,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教材解讀不到位,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碎片化教學和機械性操練等問題,無法有效發揮Checkout time板塊的功能。基于此,筆者剖析了該板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理念,探討了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的策略。
一、Checkout time板塊解讀
Checkout time板塊是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綜合復習板塊,能通過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回顧和鞏固所學內容。從形式上看,Checkout time板塊主要圍繞聽、說、讀、寫等活動對學生進行訓練,有的單元還有涂色、畫畫、數數、制作、調查等趣味性活動,形式豐富,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從內容上看,Checkout time板塊以單元主題為基礎,指向單元核心詞匯與句型的鞏固。三、四年級教材中的Checkout time板塊一般只有1個活動,指向聽、說、讀、看的活動較多。五、六年級教材中的Checkout time板塊一般有2—3個活動,指向聽、說、讀、寫的活動較多。尤其是指南寫的活動,隨著學段的提升,其要求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
總體而言,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Checkout time板塊內容豐富,素材源于學生生活,很容易激發學生研究和探索的興趣。基于本校學情,筆者分析后發現教材中某些單元的Checkout time板塊內容過于簡單,如四年級上冊“寫詞”的內容太少。為此,教師解讀教材時,要準確定位板塊功能,深入進行學情分析,以教材為依托,適度進行二次開發,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中常見誤區
Checkout time板塊不僅為單元復習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素材,還為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教材解讀不到位,導致課堂教學簡單枯燥、效率低。下面筆者簡要分析幾種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中常見的教學誤區。
(一)零散活動拼湊,忽視單元整體結構
Checkout time板塊內容豐富,但是關聯性不強,部分教師只是將多個學習任務簡單疊加,未能基于單元主題整體組織教學內容,忽視了單元板塊間的聯系,這樣不利于學生在腦中構建完整的學習圖式。
(二)重視知識鞏固,忽視英語學習情感
對于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一些教師將其簡單定義為知識復習課,一味復習學過的知識,雖用游戲活動包裝,但訓練過程機械,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感,失去學習興趣。
(三)過多寫作指導,忽視綜合能力訓練
Checkout time板塊作為單元的綜合語言運用板塊,重視提升學生聽、說、讀、看、寫等各方面的能力。但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寫作指導,把綜合復習課當成了寫作指導課,過于關注學生寫作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學生其他能力的提升。
三、Checkout time教學實踐研究
在開展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時,教師要基于單元主題意義解讀教材,立足整個單元設置教學目標,并設計有梯度的教學活動,借助多重任務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基于此,筆者結合譯林版小學英語6A“Unit3 Holiday fun”中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探討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的有效路徑。
(一)基于主題意義,整體解讀教材
在教學Checkout time板塊前,教師要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價值,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對單元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組,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2]。筆者基于單元主題意義,對教材相應知識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1.[What] 主題意義和主要內容
本單元的主題屬于“人與自我”的范疇,其主題語境包括“生活與學習”“做人與做事”,涉及個人、家庭、社區及學校生活。本單元圍繞“假期趣事”這個主題展開討論,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豐富的假期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能在回憶和交流中感受假期的美好。Checkout time板塊分為Write and say和Think and write兩個部分,能讓學生在領略他人精彩假期的同時,寫下自己的假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2.[Why] 板塊設計意圖
本單元內容豐富,故事有趣,明線是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假期生活,暗線是讓學生感受假期生活的趣味。Checkout time中的Write and say部分的設計意圖主要是鞏固過去式(詞匯)的表達和運用,Think and write部分主要是聚焦過去式語段的表達和運用。
3.[How] 立體結構
從語法角度看,本單元采用一般過去時,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了豐富的內容。從詞匯角度看,本單元主要聚焦動詞過去式的不規則表達。
在整體把握單元內容的基礎上,筆者對該單元Checkout time板塊進行了深入分析。由于該板塊兩項活動都指向寫,形式比較單一,因此筆者基于“假期趣事”這條話題主線,以Mike和他的朋友們的假期生活為示例,增加了說一說、猜一猜、練一練、寫一寫等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單元整體規劃,細化教學目標
依據單元育人藍圖實施教學,教師應立足學情和單元內容,整體構建由單元教學目標、語篇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組成的目標體系,使學生逐步建構起對單元主題的完整認知,形成正確態度和價值觀。以譯林版小學英語6A“Unit 3 Holiday fun”中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筆者基于單元整體和學生學情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見表1。
本課的目標設計立足單元整體,圍繞單元重難點知識,結合自然的教學情境,將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巧妙融合,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合作與交流的機會,能幫助學生在腦中構建單元知識圖譜,有序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3]。
(三)梯度設計活動,內化主題意義
Checkout time板塊由一個個任務性的活動組成,教師應將系統的、綜合的知識趣味化,設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語言技能和多元思維。基于Holiday fun單元的教材解讀和目標設計,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如下嘗試。
1.學習理解——構建情境主線,變被動為主動
Checkout time板塊內容相對零散,因此教師可對教材內容進行創意開發和補充,尋找一條清晰的主線將學習任務串聯。在本課教學中,筆者基于“假期生活”這條主線設計了相關的學習理解類活動:首先邀請學生圍繞假期生活自主交流,隨后討論Mike和朋友們的假期生活,通過猜一猜、看一看、寫一寫、比一比的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最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假期生活進行語段輸出,滿足學生表達的欲望。
2.應用實踐——挖掘拓展資源,從你說到我說
Checkout time板塊內容大多以練習的形式呈現,缺少完整的語言學習材料。因此,教師可以引入有意義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生學習的廣度。在本課教學中,筆者制作了Mike假期的視頻片段,帶領學生領略了Mike國慶七天的生活。在此基礎上,筆者再讓學生聊一聊自己的假期生活,學生在相互交流、反饋的過程中,從你說到我說,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3.遷移創新——提升育人價值,以小義見大義
在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中,教師應站在學科育人觀的角度,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在本課時的教學中,筆者將“Enjoy our life, cherish our life”作為育人目標,在主題情境中讓學生感受生活的樂趣;同時,從小義過渡到大義,讓學生學會珍惜美好的生活,積極、樂觀地過好每一天。
(四)豐富評價方式,助力英語學習
在實施教學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觀察、提問、追問以及科學的測試等,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教師應設計有梯度的評價任務,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及時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議,幫助學生達成預設的學習目標,以評促學,以評促教[4]。
1.鼓勵同伴互評,激發表達興趣
在本單元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中,筆者引入了Mike和朋友們的假期生活,并在一小段英文介紹后引導學生思考“What's the fun?”這個問題,讓學生根據聽到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答案。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后,筆者沒有直接出示正確答案,而是將評價的機會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對同伴的答案進行評價,并對相關信息進行復述和補充,以此激發學生的語言輸出興趣。
2.創新評價方式,拓展評價渠道
在本課教學中,在范文示范的基礎上,學生自主提煉出了“I went to ...”“I saw ...”“I did ...”等關鍵句,同時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假期趣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寫作練習。筆者將學生的作品以圖片的形式上傳到學習群,家長觀看后可以為喜愛的作品獻花、點贊,這豐富了評價的形式,拓展了評價的渠道。
3.自定評價標準,提升輸出質量
本單元的寫作主題為“Holiday fun”,筆者在教學時呈現了范文并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梳理寫作思路。在比較與分析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例文中有一些新的表達方式,如“There were...”等,發現例文中用了序數詞和連接詞,表達更有序,還發現有些句子很優美。在此基礎上,學生自主提煉出了有梯度的寫作標準:(1)書寫美觀;(2)表達準確;(3)進行個性化表達,讓內容更豐富;(4)進行有序表達,讓結構更清晰;(5)進行多元表達,讓語言更生動。
綜上所述,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語言學習活動的主體,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學習語言,獲取新知,探究意義,解決問題,逐步從基于語篇的學習走向深入語篇和超越語篇的學習,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黃小燕.基于整體思維的小學英語教材解讀[J].基礎外語教育,2019(2):47-53,110.
徐進霞.例談譯林新版《英語》Checkout time板塊的綜合化設計[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5(15):12-14.
陳穎,羅菁.Checkout time板塊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譯林版英語三下Unit 6《What time is it?》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8(3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