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輞川中心幼兒園 陳麗芬
幼兒繪本閱讀是指利用繪本材料,促進3—6 歲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發展的一種閱讀活動。繪本閱讀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幼兒的認知、語言、社交等方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閱讀繪本可以幫助幼兒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促進幼兒思維和情感發展。一些幼兒在接受繪本閱讀教育時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繪本選擇問題,由于市面上繪本種類眾多,家長和幼兒教師很難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有些繪本的內容可能超出了幼兒的認知范圍,或者包含了不適合幼兒的信息。繪本的內容空洞乏味,缺乏深度和教育價值,不能為兒童帶來有益的知識和經驗,也無法引導兒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為此,教師需要探索一些科學、實用、有效的策略以優化幼兒繪本閱讀課程。
優秀的繪本作品是幼兒閱讀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選取優質的幼兒繪本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包括適合年齡段、語言形式、主題情感、繪畫風格、綜合教育意義等因素。這樣才能為幼兒提供有趣、有啟發、有幫助的閱讀體驗和成長空間。
選取適合幼兒的年齡段和認知水平的優秀繪本,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認知需求和心理特點。比如,對于3—5歲的幼兒,可以選擇《小兔子釣大魚》,這是一本非??蓯邸⒒顫姷睦L本,講述了小兔子捕魚的故事,語言簡潔明了、色彩明亮。對于5—8歲的幼兒,《小螃蟹成長記》是不錯的選擇,這是一本非常溫馨、有教育意義的繪本,講述了小螃蟹成長的故事,繪畫風格生動、活潑,主題深刻。
選取包含豐富多樣的文學形式和語言的優秀繪本,有助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形式和表達方式去認識、理解和感受繪本的內容。比如《小熊和爺爺的故事》采用的是抒情散文的方式,講述了小熊和爺爺之間的溫馨故事,華麗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圖相得益彰,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體驗。
選取能給幼兒深刻的情感體驗和人生感悟的繪本,可以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了解所處社會的文化背景。例如:《雨后彩虹》的主題凸顯出友情的珍貴和寬容的重要性,能夠給幼兒積淀一種積極的情感態度。繪畫風格獨特、簡潔明了、富有生動感和情趣的優秀繪本,可以選擇《小熊和小獅》《綠色島嶼》等。具有綜合教育意義的優秀繪本不僅具備了情感、認知和語言的教育元素,而且考慮到生態和社會的因素,涵蓋了多個方面的教育內容,讓幼兒對世界、對自我、對社會具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如《小熊繪畫》不僅有教育繪畫的內容,而且涉及安全、自我探索、情感認識等方面的內容,讓幼兒在學習繪畫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生活技能。
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和激勵他們,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繪本故事情節中來,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第一,建立預測。在閱讀繪本之前,在封面和插圖上展示繪本中的關鍵人物和情節元素。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的聯想,建立預測。例如:問他們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誰是主角?發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角色扮演。在讀故事時,為幼兒提供讓他們角色扮演的機會。教師可以播放音樂或演唱歌曲,讓孩子“成為”繪本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例如:讓幼兒穿上類似繪本中主角的衣物、模仿故事情節、描述故事情節。
第三,重復閱讀。重復閱讀特定的繪本會讓幼兒了解整個故事情節,并自然地記住故事。在每次閱讀之后,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討論重點情節,并解釋不理解的疑惑或出現的問題。鼓勵幼兒開口討論并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
第四,繪本游戲。在游戲開始之前闡述故事情節,游戲過程中讓幼兒通過做任務、問答、比賽等方式,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和記憶。
在幼兒繪本閱讀中,注重幼兒多樣化的感官體驗,不僅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增加他們的閱讀興趣,而且能夠激發幼兒的多元智能,培養綜合能力。
一是視覺體驗。繪本的插畫讓幼兒可以通過視覺感知圖像,理解繪本中的情節和故事,同時也可以想象自己在故事情節中的角色。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幼兒關注不同細節、圖案、色彩搭配等,進行對比、解釋,讓幼兒感受到視覺上的魔力和樂趣。
二是聽覺體驗。在閱讀繪本時,可以通過朗讀和播放聲音,營造出氛圍和情感。例如:可以用不同的語速、音調和節奏朗讀故事,在重要情節時,用高亢的音量來表現作者的情感。同時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音效和音樂,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三是觸覺體驗。適當的觸覺體驗可以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節和角色特征。例如:可以制作人物面具或用可塑性的材料制作場景。在角色扮演中,讓孩子們觸摸、佩戴、互相感受,能夠讓他們對人物有更深入的印象。同時,配合插畫,讓幼兒觸摸和感受故事中的物品,增加對繪本圖像的實際感知。
四是味覺和嗅覺體驗。在某些情境下可以用食物和芳香物質等加深閱讀體驗。例如:當學齡前幼兒閱讀很飽和的有關海洋生物的繪本時,提供具有海洋味道的小零食,如海苔、海帶等,使幼兒的一種感官體驗關聯到故事中。
通過多樣化的感官體驗,可以滿足幼兒不同的閱讀需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創造力,加深他們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性認識。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基于發現和探究的教學方法,它注重幼兒在一定情境下的自學和自我發展。在幼兒繪本閱讀中,幼兒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發現故事情節中隱藏的細節,培養幼兒的發現、思考和推理能力。
引導幼兒提出問題。在閱讀繪本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提出問題。例如:“你覺得這個人物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個人物做了這樣的選擇?”與幼兒一起深入探討這些問題,讓他們分析自己的猜測和推理。
創設情境。幼兒教師可以將幼兒放入故事情境中,讓幼兒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行動。例如:幼兒可以嘗試重新演繹故事場景,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來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圍。
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在閱讀繪本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幻想自己在故事中,通過想象和探究繪本,鼓勵幼兒提出自己的理解,進一步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制定游戲策略。通過游戲策略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加互動性和合作性。例如:教師可以將故事情節或人物特征設計成游戲,讓幼兒探索、發現和嘗試,通過游戲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運用啟發式教學指導幼兒繪本閱讀,可以更好地開發幼兒的認知能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加強與其他幼兒的互動和合作,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幼兒繪本閱讀中的評價與分享是推動幼兒繪本閱讀的重要環節,既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繪本的理解和感悟,又可以促進幼兒的情感發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評價有針對性和具體性,幼兒教師可以針對繪本的不同方面,如情節、繪畫、角色等,進行有針對性和具體性的評價。評價內容要簡短明了,讓幼兒能夠理解,并在幼兒的展示中及時提出。
推動幼兒交流,評價和分享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發表意見,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通過對話的形式讓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傾聽他人的觀點。為激發幼兒的思考,教師可以幫助幼兒找到和創造更加個性化的繪本評價方法。例如:讓幼兒觀察繪本中不同的細節,感受人物的情緒變化,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判斷一本二手書是否是好的、有趣的,或者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幼兒繪本閱讀課程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優化幼兒繪本閱讀課程,教師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優化幼兒繪本閱讀課程中,教師應加強自身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創新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