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要實現現代化,如何實現現代化,實現什么樣的現代化,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一個歷史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百年探索史,也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百年發展史。在2023年召開的《第二十五屆全國社科院院長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會議上,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楊正權探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創新發展。
本刊將楊正權的發言以專題形式刊發,以饗讀者。
本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創新發展。
楊正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重大課題,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和全局的戰略高度,在黨的十八大上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2013年11月,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個現代化”的基礎上提出“第五個現代化”,即“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分兩步走戰略: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方面特征:“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并鮮明指出:“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發言指出:“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2022年7月26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系列重要論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重要原則、戰略步驟、主要內容、本質特征和實現路徑等進行系統闡述,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一系列創新突破,極大地深化了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內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論指引、注入了強勁動力,是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創新發展。
本刊: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全面升華。
楊正權: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是一個不斷發展過程,是中國共產黨充分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實踐探索過程,也是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進行理論創新的過程。我們黨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理論自信,不斷推動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的互動,不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上的不斷發展和理論上的不斷完善。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明確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分兩步走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報告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五個中國特色,彰顯了中國國情,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印記、最亮麗的底色。報告還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入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等九個方面的本質要求,這些本質要求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整體,是對中國式現代化本質的全面概括,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認識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實現了新的理論升華。同時,報告還指明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五條重大原則,這是我們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政治要求和基本政治底線,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牢記守住的原則底線。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了集中論述和深刻闡釋,深化了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黨的中心任務、戰略目標和實現路徑,既豐富、發展和升級了現代化的標準,又探索出了一條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路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全面形成和完善,也意味著中國自主的現代化知識體系的形成,集中反映和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歷史性成果,實現了我們黨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認識的飛躍和升華,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戰略引領,擘畫了宏偉藍圖,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了重大原創性貢獻。
本刊: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就對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孜孜以求,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緊緊圍繞建設什么樣的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形成了一個中國式現代化的完整獨立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內涵豐富、思想深邃、邏輯嚴密、博大精深,新時代新征程我們不僅要將其作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而且要與時俱進地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創新發展,用不斷發展著的充滿生機活力的黨的創新理論指導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