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玉
摘 要:在“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推進下,低碳環保的新能源產業逐漸在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也給新能源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文章選取新能源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寧德時代,通過收集其2018~2022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數據和資料,參考多家評級機構對其ESG報告的的評價分結果,對寧德時代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和披露內容進行歸類列舉,并選用內容分析法為寧德時代環境會計指標賦值并打分,從而更加客觀地對寧德時代環境信息披露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關鍵詞:環境會計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寧德時代 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094-02
一、寧德時代簡介
寧德時代是創立于2011年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制造商,該企業在全球鋰電池方面有一定的發言權,主要的核心技術在于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同時在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的二次利用方面也有較強的能力。其主營業務為研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現已形成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自2018年上市以來,寧德時代研發、經營和銷售都有很大的突破,其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具有較強的市場前瞻性,同時研發投入較大,在技術方面位列行業前茅,在動力電池市場上市場占有率較高。
二、寧德時代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分析
(一)寧德時代ESG報告分析
寧德時代在2018年上市之后主動披露社會責任報告,但直到2021年才開始發布完整的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2022年其ESG報告篇幅內容從2021年的34頁增加到144頁,同比上一年增幅達324%,新增內容包括綠色研發、生產與創新;環境與資源管理體系,電池回收等。報告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治理部分占比約為19%,由4個主題、12個單元和40余個指標組成,指標體系較為完整。但多家ESG評測機構并沒有將寧德時代ESG報告列為最優一檔。原因在于報告中欠缺風險與對策、貨幣化信息缺乏明細、文字性信息較籠統、缺乏具體案例。基于以上內容,本文將對寧德時代上市以來披露出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全面分析。
(二)內容質量分析
本文運用內容分析法,將環境會計信息分為三個衡量角度:充分性、可靠性、顯著性,并同時細化為18個披露項目,如表1所示。
充分性(A):即信息的相關程度,是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及時、可靠的保證,若環境信息反映的信息全部涵蓋表1所涵蓋18項內容,記3分,若披露數量在12項以下,記2分;如果披露數量在6項以下,記1分。
顯著性(E):即環境信息披露的位置,能夠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企業的環保意愿。本文從企業公告、專題板塊與財務報告、獨立報告三個方面進行判斷,其中獨立報告因單獨披露,所以關注度較強而被認為顯著,記3分。若是在專題板塊或是財報中披露,則認為較為顯著,記2分,若只是在企業公告中披露,則認為不顯著,記為1分。
量化性(Q):即環境信息是否可供使用者直接對比使用。若披露的信息是以貨幣化信息為主,則被認為具有高度量化性,具備橫向、縱向對比的可能,記3分。若環境信息披露內容是圖、表或其他定量信息記錄,記2分;若是以文字信息披露,則不具備量化性,記1分。
因此本文將從內容、方式、方向三個維度得分加總來評價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每個信息披露得分的內容值為[0,3],若項目得分為0,即代表環境信息未披露,相反,每個項目的披露情況皆滿足以上三個特征,則得3分,打分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環境責任信息(C2)在6個項目中所披露的內容質量最高,充分性、顯著性、可靠性在3年內的平均數分別是2.4、2.4、1.87,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相關部門對獨立報告的質量要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企業愿意為環境保護做出努力;與之相對,環境財務信息(C4)所披露的信息內容質量最低,環境監管信息(C6)與環境質量信息(C5)的披露質量次之。C4、C6和C5的可靠性分別是0.6、0.74、0.93,說明企業缺乏對環境信息會計核算和審計監督方面的關注,對披露一些可量化指標時顯得并不積極,缺乏一定的可靠程度。例如除環保投資這一項簡單地披露了數字以外,其本上找不到其他相關會計信息的描述。
從橫向對比來看,信息質量的充分性、顯著性、量化性分別是1.66、1.73、1.08。顯著性評分最高,說明企業更愿意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愿意在獨立報告中對環境信息進行披露,披露也更偏好于文字信息而非數字化信息。從縱向看,除個別項外,2018~2022年5年的披露質量均有所提升,污染物排放量與廢物回收利用情況這兩項信息逐年優化,具有較強對比性。得益于電池行業加速發展和技術升級,企業對環保設備運行和優化信息披露的更加全面。這說明企業環保研發和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也在不斷提高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意識。
三、寧德時代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信息披露內容存在局限性
寧德時代在環境管理信息(C1)中缺乏環境管理部門和人員建設,沒有專門的會計人員對環保資產、環保成本、環保支出及收益等會計信息進行披露,也缺少量化性的預測和對未來環境的判斷。另外,企業對環保工程項目、碳排放核算等無法量化的信息在財報上重復披露,在建工程項目的建設成本、運營、支出等并無環保工程相關明細,無法區分出哪些屬于環保類會計信息,使得會計信息的有用性被大打折扣。企業為降低會計信息披露提高的那部分企業成本,就會減少環境信息的收集核算處理工作,“忽視”了環境成本與績效的披露。
(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傾向有利信息
寧德時代會在環境信息披露中對信息進行過濾,比如對環保投資、節能減排和設備運行及優化披露較多,尤其在披露推廣節能項目、擴大綠色用電比例和碳排放核算時筆墨較多,同時多以圖表類數據為主,與同期相比雖績效成績顯著,但由于缺乏基數無法進行企業之間互相比較,如此披露有利于樹立寧德時代良好企業形象,擴大企業影響力。但寧德時代在如執法部門環保檢查、處罰、第三方審計和證監會監管等負面信息披露較少,內部環境審計信息也是直到2022年才第一次被披露,缺少負面信息也使披露的環境信息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不利于傳遞企業潛在風險和企業外部監管。
(三)環境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不足
上文所知,寧德時代環境質量信息(C5)和環境監管信息(C6)平均得分較低,這是由于缺乏第三方出具的審計或監管信息所導致的獨立性不強。而且企業對負面信息有所隱瞞,如寧德時代在2021年財報中披露了一起環保事故,但在ESG報告中卻稱當年未發生環保事故。ESG報告和財報的不同點在于ESG報告本質上更側重企業對未來的把握和分析,而當前報告中披露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歷史性信息,無法像如未來現金流、未來重置成本這樣的指標反映企業遠期的預測判斷情況。以上的披露內容也影響到披露質量的真實和完整,環境信息的可信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提升寧德時代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建議
(一)提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質量
從上文可知,寧德時代設立專門部門負責撰寫ESG報告,通過智能化生產對企業的綠色研發與生產、設備運行與排污情況進行全過程全時段的數據記錄,再由專人定時收集整理數據,進行數據的會計處理,讓會計信息貫穿報告,打造數字化的會計信息支持,此舉節約了會計數據的收集篩選時間,既節省企業一般成本,又提高信息的完整、連貫、可信性。另外,寧德時代官網上可以額外設置可持續發展專題,及時披露出收集到的機器數據、項目支出收益、創新節能減排等環境會計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查看。
(二)加強社會公眾對環境信息披露的關注
研究發現,我國的獨立報告尚未普及,報表使用者往往只分析三表一注,重大事項公告和行業熱點信息,相比于財報,以ESG報告為代表的獨立報告對公眾的吸引力有限,公眾也更關心其財務數據而非環境數據,這也導致企業在披露過程中出現明顯的偏向性。此時,政府應正視企業環境污染問題,提高環保宣傳力度,引導輿論對環境污染企業施加壓力,吸引公眾的關注度,逐步將環境績效轉化為經濟績效,對環境信息披露較好的企業可以采取減稅,發放獎金、提供補貼等方式促使企業做出積極改變。
(三)加強環境會計信息第三方監管
環境信息的披露若是得不到權威客觀的驗證,任由管理層凌駕在會計信息獨立性之上,這樣的會計信息依舊無法使用,這就需要從第三方入手。一方面,加強政府審計,提高政府監管的質量,由于政府審計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可以對披露出的信息起到二次保障的作用,相比國內,國外對于ESG報告的評價打分機制相對成熟,政府審計可以參考國外新能源行業頭部公司的ESG評估報告對重點項目和資金進行評估判斷。另一方面是要進一步推動環境信息的第三方審計,盡管第三方審計報告的有效性還有待提升,但仍然可以作為政府監督的補充手段,如邀請國外審計專家擔任環境會計信息的審計顧問,以此來加強審計報告的說服力。
參考文獻:
[1] Akrout,Ben Othman.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d stock market liquidity:evidence from Arab MENA emerging markets[J].Applied Economics,2016,48(20)
[2] 何姣,李露露,葉澤,吳永飛,鄧英.發電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評價研究——基于網絡爬蟲技術和改進物元可拓模型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2,(09):158-161+207.
[3] 沈洪濤.“雙碳”目標下我國碳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22(09):2-9.
[4] 李琳.“雙碳”背景下汽車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探析[J].國際商務財會,2023(0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