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白英
摘 要: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入手,指出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翻轉理念下重構該課程教學模式的必然性。具體來看,首先分析基于平臺翻轉理念開展經濟數學教學的意義,其次基于超星泛雅平臺開展線下翻轉理念下的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模式實踐,對課前、課中、課后及學習檢測環節進行分析,最后指出要應用立體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關鍵詞:經濟數學教學模式 翻轉理念 平臺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184-02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為此,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快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文化課教學。在學前教育、護理、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專業教學中,更應重視經濟數學課程教學。就當前來看,經濟數學課程是高職經濟類專業的公共基礎文化課,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下,一直存在著學生厭學、教師難教的困境。結合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多種形式所獲取的一手資料可知,高職學生對經濟數學課程存在認識偏差,因此,有必要在尊重學生認知發展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應用翻轉理念對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此同時,要實現翻轉理念下經濟數學教學模式的構建,還必須發揮信息化平臺的優勢。下面是我們基于信息化平臺進行數學教學本土化翻轉的實踐研究。
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翻轉理念”下的本土化經濟數學教學新模式 ——線上+線下,四步六環節。
一、線上的高職經濟數學教學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各類學校2020年春季學期紛紛延遲開學。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教師們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在為期兩個月的線上教學活動中,我們項目組如期開展項目研究,是以線上教學模式來實現,其過程涵蓋了課前準備、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和課后四個過程,有效的過程性評價也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具體過程如下:
(一)基于平臺的線上翻轉教學會促進團隊凝聚力的加強
開課前,通過“超星泛雅”和“學習通”相結合,邀請教學團隊加入課程平臺,在課程平臺“我教的課”下創建自己的課程;在通知區公布本學期線上教學的平臺使用情況及一些注意事項。比如上網課期間,我們教學團隊在進行《函數》這章教學時,一位老師制作電子教材、一位老師制作直播PPT,一位老師制作微課等。在為期兩個月的線上教學活動中,盡管大家沒有當場交談討論,但是,基于平臺下,團隊正常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共享資源,充分恰當交流。基于平臺工作的團隊的凝聚力是強大的。
(二)平臺上強大的功能區會助力于教師完成線上數學教學準備
直播課堂開始的2~3天前,在平臺創建班級學習群,并把邀請碼發到班級QQ群,讓學生掃碼進入平臺上自己的學習群;在“學習通”通知區發布教學公告,讓同學們知悉教學進度;把課程PPT、課程作業、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至平臺。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和學習風格,在線學習文獻資料、預習章節內容、完成課前檢測題等,教師通過平臺可查看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進度,并及時提醒進行課前學習。
(三)平臺上的多種督學小工具會促進線上師生互動的充分有效、提高學生的完課率
開展線上直播課,是通過“騰訊極速課堂”進行的,中間穿插“簽到”“舉手”等技術,促使師生的互動,直播課中師生的活動都會產生痕跡,會被平臺記錄下來,教師將學生到課學習情況下載發布到班群,這有助于教師有效地掌握學生線上數學學習。平臺還支持直播回放,這有助于困難學生根據個體需求去掌握知識。比如在《導數的公式》直播課中,教師通過討論區、學員區及時查看學生的到課情況,當看見有個學生來了一下,又離開了立即去班群問清楚原因,原來是掉網,然后要求他看回放。
(四)平臺上的課后鞏固環節會促進學生獨立能力的形成
教師通過“超星泛雅”和“學習通”平臺作業區發布作業,學生自主完成作業并上傳到平臺,教師及時批改并反饋。還可在平臺的考試區組織階段性考試。一平三端的“超星泛雅”平臺、騰訊課堂的搭建不僅保證了線上的“翻轉理念下教學新模式”流程的順利實施,而且有助于線下的“翻轉理念下教學新模式”流程的實施提供經驗。
二、線下的高職經濟數學教學
線下教學中,我們仍然應用了“一平三端”的信息教學平臺——超星泛雅平臺開展線下翻轉理念下的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模式的實踐,下面是基于平臺線下教學的各個環節的開展。
(一)基于平臺的課前自主學習是有效的、可控的
首先,和一般的翻轉課堂的課前不同,老師是通過平臺建立自己的課程,然后將相關的數學知識的視頻資料、文字資料等上傳到平臺以供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導航區域的目錄樹了解知識的結構,再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需求及知識基礎選擇相應的目錄來觀看教學視頻、PPT或Flash動畫,實現個性化的學習,平臺中提供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長度一般控制在5~10分鐘左右,按知識點進行組織。如果學生已經掌握某些知識點,可直接跳過,如果還沒有理解或掌握,則可以反復觀看直至掌握。如在《微分中值定理》的教學前,教師將抽象化的三個中值定理推導通過小視頻形式進行講解,學生直觀感受微分中值公式的演變、推斷原理,便于更好理解和學習,確保通過視頻的觀看,體會微分中值定理的思想方法。
其次,教師為了保證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為了檢驗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可通過平臺設計階梯問題輔助學生的自主學習:從簡單問題開始提問,然后逐漸提高難度,提問到大部分學生感覺有些難度問題。設計階梯問題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課前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針對性,有利于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探索、思考。如在《等差級數前n項和》的課前自主學習中,教師設計的階梯問題:高斯是怎樣計算的?高斯計算的這個數列是什么樣?這種算法的最大的特點是什么?高斯算的這個數列的算法可以用來算任意等差級數前n項和嗎?
再次,通過平臺討論區進行的課前交流互動環節可提高課前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在通過課前的提問環節對學生的掌握程度大致有些了解后,教師開始對學生課前的疑問進行不同層次的解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和掌握知識;學生也還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和老師、同學、進行討論、咨詢和溝通,通過課前的交流提高課前自主學習的效果。
(二)基于平臺的課堂教學是有序的、高效的
1.課前學習檢驗。設計幾個以檢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目標的簡單問題發到平臺,讓學生當堂完成測試任務,教師通過平臺的自動評改功能和數據自動統計功能,獲得反饋,為課堂教學開展奠定基礎并有助于教師及時調節教學活動,比如在《分部積分法》的翻轉模式的教學實踐中,通過課前的習題練習檢測反饋,檢查學生是否掌握好函數乘積求導法、基本積分公式等問題。同時,教師通過課前反饋,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調節教學,優化課程設計:比如課堂上重新講解基本積分公式,提煉方法。
2.課內基于平臺進行的六個環節的交流是充分有效的。在對課前觀看視頻內容的簡單回顧后,課中以“問題解決”和“任務驅動”為中心,輔以“學習通”的投屏技術,進行六個環節的交流:即確疑探疑、互助解疑、練習檢測、展示匯報、自主糾錯、導圖總結六個環節的交流。
課前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課堂上形成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小組協作,教師的引導、啟發、協助以及師生互動等知識內化的有序過程:在確疑探疑環節,學生通過“學習通云課堂”及“投屏”技術將課前自己自主學習產生的問題投到展示屏上,教師與學生一起確定典型的問題,然后讓小組成員進行協作探索,互助解疑;然后進入展示匯報環節中,通過投屏將小組探究結果展示出來,并派小組代表上臺講解,教師傾聽學生的匯報交流,必要時教師進行追問、激勵、分析與評價,通過平臺實現了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的交流。比如《柯西積分公式》課堂教學的展示匯報環節中,讓四個小組先分組完成本小組的練習;然后通過“學習通”拍照到平臺的討論區,教師通過“投屏”將同學們的練習結果展示出來,然后每組選派代表上臺匯報這樣做的理由;在最后教師引帶學生畫出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柯西積分公式的應用技巧。
基于信息化平臺的數學課堂就變成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小組協作,教師的引導、啟發、協助以及師生互動等知識內化的過程,這也是翻轉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關鍵環節。
3.基于平臺的課后環節具有實效性。課后還可以通過平臺進行作業訓練、咨詢、跟蹤輔導等,鞏固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基于平臺的學習效果檢測具有真實性、激勵性。基于平臺教師可設計一個限時搶答競賽活動,隨機抽取APP、所學知識相關的數學游戲等來激發學生完成課中教師布置的任務或作業,讓學生在激勵的過程中達到學習效果檢測。
比如在學習《柯西積分公式》課堂教學中,怎樣檢驗同學是否內化柯西積分公式的應用技巧,設計了一個限時搶答競賽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從逆向思維的角度輔助學生掌握知識,真正達到了知識內化的目標。
課上教師利用軟件和平臺來進行有針對性地練習與訓練,能達到更好的應用效果;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設計公平合理的激勵機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有效互動、形成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會使優秀的學生更活躍,習慣沉默的學生也會主動。
三、基于平臺的教學評價具有立體性、時效性
高職學校的教師學生也應掌握必要的評價手段,充分發揮評價在數學教學中的正確導向和激勵作用,使學生智能和身心得到全面積極主動的發展,切實提高高職數學教學質量。
基于平臺上“翻轉”理念下的經濟數學教學模式實踐中,探索并總結了有效立體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在評價形式上采用多元化,如: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師生互評。在評價手段上,注意有效的持續激勵式評價,比如對課堂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可以適當加分。形成性評價和終期評價相結合,如基于平臺的課前檢測練習的形成性評價、課中快速練習的形成性評價,作業、期末考試終期評價。項目實證研究的過程讓數學總評價體系具有實效性。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平臺將學生的學習內容、掌握的程度、教師的授課、作業、測試等過程環節中的數據和信息都集成起來,能夠為翻轉理念下的經濟數學課堂提供一套集成的管理系統和相對標準的教學組織規范,從而為翻轉理念下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模式的實踐順利推進提供了支撐。基于平臺上“翻轉”理念下的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模式實踐,不但重構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效地突破重點,化解了難點問題,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了高職生經濟數學的學習效果,而且平臺生成的精確數據為教師教學的決策提供了參考,讓教師能充分、動態掌握學生學習效果,使翻轉理念下的高職經濟數學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有的放矢,更好適應了新課改目標下的教學理念,對于高職經濟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馬伶伶,楊光.基于“翻轉課堂”理念下的中職數學教學實踐[J].職業,2015(20):141-143.
[2] 趙水君論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課程教育研究,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