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赫天 劉紫薇 慕穎
摘 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要義,在教學中把握好溯其淵源,考其正流,聚焦于經典,在經典與原理概論的相互交融中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精心策劃“經典育人”的教學方式方法,自覺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與大學生實現當代跨時空對話,以提升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的興趣,進而達到使學生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中深化經典理論認知的授課初心。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經典 育人
中圖分類號:F061.3;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191-0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精髓。作為高校思政課的有機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把握社會發展規律,從馬克思主義偉大思想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領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曠世魅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盵1]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中遵循的根本指南。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課中實施“經典育人”的思路和意義
“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2]“要深入學、持久學、刻苦學,帶著問題學、聯系實際學,更好地把科學思想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盵3]所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中實施“經典育人”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頭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之“天”做指引,腳踏中國現實之“地”為根基,對照歷史發展之“史”當鑒借,關切時代潮流之“今”勇創新,在“板凳要坐十年冷”“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深度犁耕中,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曠世之魅力。在經典文本的追根溯源中,結合時代特征,以嚴謹的理論邏輯、通俗的語言,認真詮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中原理的精彩內涵,深入淺出地解讀抽象的哲學思想。不僅應當給大學生清晰詮釋“原理”內容,而且應當讓大學生從經典中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魅力,從經典中把握人類社會發展大脈絡,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掌握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從哪里來、歷史使命是什么、如何實現歷史使命。
作為高校政治理論課的基礎理論,既要溯其淵源,考其正流;又要把握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和發展趨勢,對此如何在教學中把握好這個關系,使這門課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和現實社會實際相結合,并體現出針對性、實效性和發展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實際授課中應聚焦于“經典育人”,時刻貫徹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與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在經典與原理的相互交融中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在增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深度、世界歷史視野廣度、循序漸進的梯度、終身受益的高度多維整合中,深入謀劃觸動大學生內心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自覺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與大學生實現當代跨時空對話,以提升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的興趣,進而達到大學生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中深化經典理論認知的講課初心。
二、精心謀劃“經典育人”的路徑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作為教育部規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公共必修課,在教學中面臨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理論基礎參差不齊,文理學科背景不同的大學生政治知識基礎差別很大。理工科院系的學生大多數沒有接觸過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著作,甚至相當一部分學生不知道《共產黨宣言》是誰寫的。所以,在馬克思主義原理教學與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經典育人二者之間,需要有機協調。我們馬克思原理課教師就必須精心挑選適合大學生學習的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篇章,認真打磨經典理論如何自然切入原理課堂教學的恰當路徑,使學生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熏陶,掌握馬克思主義這一偉大的認識工具,進一步樹立科學世界觀,不斷推進自身的健康成長和進步。
(一)精選經典篇章,為課堂教學服務
如何選取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篇章,必須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教學需要,必須服務于課堂教學。例如,我們在講述“理想信念”時,到底哪種信仰才能為我們廣大青年樹立起正確的理性信念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盵4]那么,在革命導師馬克思看來,正確的理性信念應當是一種公平、正義和全人類解放的不懈追求。那么,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就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選取馬克思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作為經典篇章來服務課堂內容教學。
根據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篇章一定要服務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教學需要,馬克思主義經典必須與教學內容密切關聯的原則,可精心挑選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馬克思致阿爾諾德·盧格》《<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猶太人問題》《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共產黨宣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經典篇章,梳理出東方社會論、社會發展道路理論、社會發展代價論、世界歷史論、共同體論、平等論、公平論、馬克思主義反思論、落后國家社會主義創新論、共產主義論等十大板塊內容,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中,深化原理內涵,加深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
(二)創新經典育人形式,輔助課堂教學
在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經典教學的同時,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采取一些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例如輔之以“經典燭照”公益性閱讀活動,選取某一晚上,約上一群熱愛馬克思主義經典、自愿參加的師生一起學習偉人經典著作,也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經典給大學生以光明指引,照亮大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世界?!敖浀錉T照”不為盲目跟風,不為讀經典走過場;不為讀經典而讀經典去搞形式主義,而是旨在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經典理論素養、用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實實在在培養真學、真懂、真用經典素養和能力作為教學價值指向,在新老對話中實現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精髓的時代傳承。
還可以邀請研究經典理論的大師參加,采取線上、線下結合靈活多變的方式,不斷壯大了原理講讀隊伍陣容,有力推動了“經典育人”進程,讓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的魅力充分綻放,交匯成高等學府經典理論講讀星辰大海的美好華章。“經典燭照”通過馬克思經典文本精讀,搭建起課內課外、“原學”“典讀”、課堂教學與公益教學、正常授課與深耕拓展間互動相長。
(三)融會貫通,彰顯經典理論的當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能夠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5]馬克思的思想理論源于那個時代但又超越了那個時代,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既有溫度又有深度。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經典的魅力往往不止于經典理論本身,更在于理論照亮現實并形成變革現實的磅礴力量。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認真鉆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度關注并深入研究當代中國與世界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古今貫通、中外貫通、經典理論與現實貫通中,整合成豐富的教學素材融入課堂教學、滋養課堂教學內容,融匯并統一于課堂教學。用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闡釋當代時政問題,提高經典融入課堂教學的時代性和前沿性,推進教學內容時代化,以科學理論、鮮活實踐、典型案例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之所在。使經典理論的靜態知識“活”起來,彰顯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當代價值,發揮其解釋世界的真理力量和改變世界的實踐力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濃厚興趣。
三、努力提升“經典育人”的實效
(一)結合現實問題,探索教學改革
強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的問題意識,逐步構建形成從案例導入到理論分析、從實踐探索到問題解讀的知行統一教學模式。試行“整體優先,專題為主,探究式”互動研討的經典教學思路。主要采用了把握經典理論重點,與時俱進,專題深入,問題切入,專題結合,逐層遞進,專題拓展等形式。同時進行經典理論“微課程”教學改革,建立原理課經典理論“微課程”視頻庫,把教材的邏輯體系轉化為“微課程”教學的問題邏輯體系,形成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滿足學生自學所需要的新型網絡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讓經典“活”起來
平白直敘地講經典理論并不難,難的是通過你的講述讓經典“活”起來,學生感興趣,自覺地認同并產生共鳴,達到潛移默化,立德樹人的目的。這就需要創新授課方法,將枯燥的經典理論轉化為生動直觀、易于接受的知識,以教學經典性和趣味性融合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教學內容的精彩度和吸引度。使原理教學從抽象走向具象、從乏味走向趣味,從而形成從理論到實踐、從歷史到現實、從現實到未來、從國內到世界的經典著作授課時代化的鮮明特征,不僅滿足了大學生原理與經典學習的普遍需求,形成濃厚的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課堂學習氛圍,而且對于經典著作全方位進課堂、進頭腦進行了積極探索,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內容的時代性、教學手段的信息化、教學效果的實效性中實現教學目的。對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出積極探索。
積極探索大數據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大數據不但正在全方位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而且也對思政課教學產生了積極效果。將大數據分析與高校思想政治課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融合,運用大數據方法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研究展開數據分析,從經典理論的傳播、到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比較,從經典理論產生的背景分析,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的三次歷史飛躍;充分發揮大數據在橫向時空矛盾分析;縱向歷史事件比較中的突出作用;探索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生成、發展的規律,系統解答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是對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不過時、資本主義自身的矛盾為什么解決不了等一系列問題。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講究以事實說話,深化學生對馬克主義經典理論與實踐的理解,盡管當今世界遇到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完全正確的?!盵6]
適應青年學生特點,嘗試采用分享式教學法。改變課堂老師主講、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模式,而是采取靈活主動的分享式教學法,提前布置課堂教學主題,精心設置問題,讓學生課下自己查找資料、預習經典理論、形成個人的見解。課上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暢所欲言,分享研習成果,教師點評與學生熱烈互動。學生通過課堂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不但提升了對原著經典理論的理解,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自己也真正融入了課堂教學,真正使課堂教學活起來。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頁
[2]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頁
[3] 習近平.治國理政第2卷[J].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3頁
[5] 黨的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J].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425頁
[6]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J].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75頁京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