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冰
摘 要:我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實現了對商務領域的逐步滲透,我國的傳統零售行業正在面臨著全新的發展危機,實體零售向著智慧零售進行轉型,也逐步演化為零售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相較于傳統零售來說,智慧零售最大的發展優勢就是實現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實現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和傳統實體零售之間的深度融合,將線下實體店轉化為零售升級的最佳著力點,實現消費的進一步升級,有效迎合現階段社會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改善消費體驗,逐步走上智慧零售的發展之路,這也是我國傳統實體零售未來的必然發展趨勢?;诖耍恼聦嶓w零售行業在智慧零售背景下的轉型展開相應的探討和分析,并提出轉型發展路徑。
關鍵詞:智慧零售 實體零售 智慧服務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F7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211-02
引言
近幾年來,伴隨著智慧零售概念的提出,行業內都在對兩個問題進行探討:什么是智慧零售?如何實現智慧零售?我國一位電商巨頭認為,純電商的時代目前已經發展到了尾期,而未來則是實現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之間的有機整合,不分線上線下,為客戶帶來創新型的零售服務,實現零售的智慧化。而相較于傳統食品零售,智慧零售其最大價值就在于,能夠幫助傳統實體尋找出全新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實體零售行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經營成本不斷提升,消費需求出現顛覆性的轉變,加上線上網絡購物所帶來的沖擊,實體零售行業中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危機,因此只有逐步實現其創新發展,走上轉型之路,才能夠保障實體零售行業實現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一、實體零售業發展現狀
基于互聯網這一時代背景,我國的實體零售行業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相關的研究數據表明,我國的實體零售行業自2011年互聯網開始高速發展,就陷入了成本投入較高、回報較低的發展困境,利潤虧空,面臨著來自時代的嚴峻挑戰。網絡零售行業的逐步興起,對我國實體零售行業帶來的沖擊最大,開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閉店潮。根據一份不完全數據統計,自2013到2016年,我國百貨超市的閉店數量達到了140家,并有270多家超市關閉。實體零售行業近些年來在互聯網的沖擊之下,始終處于較為低迷的發展狀態,全國也接連爆出連鎖門店資金斷裂的相關新聞。舉例來說,在2017年,曾在全國開連鎖超市的新某佳面臨倒閉,2018年北京某便利店共有160家門店持續關停。同時,根據一份來自企查查的實體零售小店數據統計,在線上零售的擠壓和沖擊之下,2020年閉店潮仍在持續,成立5年內的注銷效率高達69.4%,成立1年內的注銷率也有7.8%。導致實體零售關門的原因較多豐富多樣,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線上零售行業快速發展,通過互聯網來展開的網絡零售具備著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約束的優勢,其中零售資源也較為豐富多樣,各種商品信息獲取速度十分快,同時價格相較于實體店來說也更低,網絡零售行業在對實體零售行業逐步沖擊的過程中,也為我國實體零售行業升級提供了全新的發展之路。
二、智慧零售視域下零售業的轉型演進
(一)1.0階段,數字化轉型
實體零售行業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1.0階段為走向智慧化發展之路的萌芽階段,各種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技術運用還不夠成熟,成本投入也比較高。在這樣的1.0階段發展之路,傳統的零售行業主要是將內部運營的數字化轉型作為主線,通過OA以及ERP等內部管理系統,對運營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綜合性統計,從傳統的紙質化信息管理轉化為電子信息管理,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得到雙重提升。在這一發展階段,零售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決策將管理者作為核心要素,企業的各類決策都實現了數字化,初步以數據模式提供企業經營人員和領導人員所需要的重要數據指標,例如企業的金融發展成本、各類物品的銷售定價、日銷售額以及員工績效等等。在正式進入到智慧零售萌芽階段之后,相較于傳統的零售企業運營效率,其整體的辦公、運營水平將會得到全方位地提升,改善信息的能力和運算水平,促使企業決策更為科學合理。
(二)2.0階段,機器輔助人工決策
伴隨著零售運營數字化布局變得越來越完善,智慧零售領域的改革創新開始逐步進入成長期整體的運營模式,實現了人際協同。通過智能化的信息技術,實現了人類貨運場景的網絡化,并重新建立了這三大發展格局,通過智能化科學技術的有效與涌現的個別零售行業的運營,流程開始變得越來越智慧化,零售廠商開始更加重視將消費者作為核心要素的服務,業態創新以及服務水平提升,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利的零售服務以及零售體驗。通過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智慧信息系統,促使客戶具有黏性更強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智慧化轉型將會進一步促使價值鏈中的不同環節走上數字化的發展之路,通過和零售行業的供應鏈伙伴在信息系統類實現數據信息的及時溝通和信息共享,促使企業在生產研發物流以及售后等相關環節,實現了協同性的管理模式,并將消費者的大數據作為核心要素來展開價值鏈的驅動管理,綜合運用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和人工智能信息系統之間的有效整合,為企業的研發采購一級分銷提供了強有力的決策輔助。
(三)3.0階段,智能技術全面升級
伴隨著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在零售行業運用效果的不斷完善,智能化技術也進入強人工智能時代,各種不同的智能技術協調運作,促使我國的智能零售行業邁入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人力資源、貨品以及場景三大要素實現最優化配置。在這一階段,人工智能的使用模式將會向著縱向、深度的方向實現全面拓寬,包括VR技術、語音識別、工業互聯網等相關信息技術實現協同運用。在各種信息技術的驅使之下,零售行業實現業態升級,三大要素最優化的配置,線上線下零售融為一體。同時不管是線上的虛擬零售,還是線下的現實零售,都將會逐步走向無邊界化的發展之路。通過對機器視覺以及RFID等相關技術的有效運用,各種不同的智能化傳感器將會從消費者群體以及零售地點獲取更多的數據信息,實現線上和線下之間的深度融合,在消費市場內能夠精準獲取到線上線下消費者的不同消費特征,包括他們在購物時的面部表情以及身份等相關數據信息。進一步強化對銷售群體的針對性精準營銷,零售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極大改變其運用水平,促使企業的材料供應、生產管理和市場營銷以及產品的售后服務環節變得更為完善,逐步實現去中心化這一發展目標。最后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變得越來越成熟,使得大批量的創新型科學技術實現了和零售商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并產生了更為激烈的化學反應,零售業態的不同運營環節都能夠展現出其數字化和信息化特征,并和消費者的社交網絡結為一體,虛擬和現實的零售邊界將會變得更為模糊。消費者通過機器人管家來對自身的數據信息進行管理,也可以通過科學技術來對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進行分享,在每次消費之后,都能夠形成不同的消費價值,并將這樣的價值不斷裂變,形成零售領域的口碑,實現智慧零售的良性循環。
三、智慧零售視域下零售業的階段性路徑
(一)打造智慧實體零售商圈
首先,智慧化的零售商圈無線網絡要全面覆蓋。在智慧零售時代,手機與人們的生活無法分割,人們日常出行購物支付也無法缺少,因此應該確保在當前智慧零售的售賣區域內能夠全面落實免費Wi-Fi,進一步解決當前商圈內由于沒有免費Wi-Fi所導致的信號不通暢問題和支付困難問題等,同時對于不同的商場以及不同的門店來說,需要及時將Wi-Fi信號出現問題的設備進行定期更換,為用戶創建出一個無限的網絡支付環境。其次,是停車誘導,方便出行。將實體零售所在地區周邊街道和周邊商業集聚區作為核心,在重點十字路口可以設置相關的停車位顯示屏,并在其中安裝停車的誘導系統,構建出數據采集系統以及數據傳輸系統,促使該系統能夠和停車場的資源進行有效共享,及時為相關消費者提供車位的停放信息,顯示附近停車場的具體位置以及車位剩余數量,讓消費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找到停車點位。最后,需要全方位運用大數據技術,展現出數據信息技術的共享作用??梢酝茝V商圈服務App,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為智慧化以及信息化的消費服務,與商場導購系統進行銜接,讓消費者可以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到當前實體零售商圈信息。同時,依照這些人的消費需求,明確購物路線,有效規避傳統實體零售盲目購物的現象,進一步展現出線下零售的主導價值,構建出商品信息查詢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完善的查詢服務。
(二)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
通過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有效使用,將消費者滿意作為核心要素,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為全方位的消費體驗,促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得到質一般的飛躍,例如可以在商場里設置免費的皮膚檢測儀,并針對檢測結果彈出對應的皮膚護理計劃,安裝VR立體試衣間,讓他們能夠更加輕松地購置衣物,獲得新潮試穿體驗,改善傳統購物所帶來的弊端。
(三)大數據驅動精準化營銷,強化差異組合
通過大數據技術對當前地區的消費者需求進行更為精準地分析,通過線上融合線下,改變傳統的單向屬性人群定位,隨后展開更為精準化的營銷。華為mate20手機在剛剛進入市場時,運用精準化營銷模式,在不同的場景中進行集中化的曝光,促使手機銷量全面提升。舉例來說,對于廣告投放工作,可以通過線上線下雙向打通,也就是若是用戶近期曾經搜索過與華為相關的詞語,那么則會將其匹配到線上平臺,融合線下,展開精準化營銷。再如需要打破傳統單一發展的固化思維,改革傳統實體零售各自為政的發展局面,可以通過購物節積極鼓勵當前商圈零售實體展開豐富多樣的營銷組合活動,逐步構成抱團式的發展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吃喝玩樂于一體的消費體驗,滿足他們的不同消費需求。另外,可以運用錯位發展模式,將咖啡書吧以及花店與實體零售百貨超市進行有機融合,構建出“超市+書籍”“超市+書吧”的組合銷售模式,讓消費者在進行購物時能夠獲得在文化方面上的服務。
(四)精細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將消費者需求作為導向,構建出適合當前地區消費者需求的高品質定制化服務,可以促使其走向精細化的發展之路,為全面擴大服務水平。舉例來說,對于一些生鮮零售商,可以提供食材的半加工以及清洗購買等相關服務,對一些水果店,可以提供免費榨汁以及水果切盤服務,而對于一些實體商場的零售業,可以為其提供免費茶水和糕點,消費者也可以隨時隨地租借輪椅、數據線,改善實體零售的服務水平。
四、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正邁入互聯網時代,市場的消費需求千人千面,伴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消費需求的全面改變,促使我國的零售業態也有了全新的發展格局,未來將逐步走上智慧零售的發展之路。因此相關實體零售行業應該加強對智能零售的關注和重視,強化技術研發,分析未來市場的消費需求,構建出全新的智慧零售業態,實現我國零售行業的顛覆性變革。
參考文獻:
[1] 劉詩瑤.智慧零售:一場供需雙贏的變革[J].服務外包,2021(06):70-72.
[2] 高會生,王成敏.基于動態能力理論的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0(01):79-83.
[3] 左雨晴.蘇寧易購:“智慧零售”是如何煉成的?[J].新產經,2020(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