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雷艷 王耀華 陳易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康復治療在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 2022年12月醫院診治的110例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性別、年齡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綜合康復治療。比較兩組康復治療依從性評分、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手功能評分、生存質量、治療有效率。結果? 綜合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評分、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DL)、肢體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康復治療后,兩組患者ADL、FMA、SF-36評分均升高,但觀察組患者ADL、FMA、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康復治療對于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的治療效果確切,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手功能評分、生存質量。
【關鍵詞】? 綜合康復治療;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患者;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3)19--04
手是人類最主要的功能器官,因工作與生活經常與外部世界有直接聯系,可能會出現手部損傷。燒傷,電擊,擠壓,碾挫傷是手部最常見的外傷。其中手部燒傷后往往會出現手部瘢痕增生,導致一系列的功能障礙,最終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瘢痕攣縮是手部燒傷后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如果瘢痕攣縮嚴重,就會導致手部變形,進而影響到手部的功能,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加重社會和家庭的負擔,因此手部畸形修復非常重要。手部瘢痕矯正術是一種在手部解剖學特征基礎上最大程度恢復手部形狀和功能的一種手部整形手術,但單純通過手術并不能夠徹底地恢復患者手部功能,還需要通過術后的康復治療,來幫助患者進行手部功能恢復訓練。有研究表明[1],通過合適的康復訓練對改善患者的手部運動功能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臨床對比,觀察綜合康復治療對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1月- 2022年12月醫院診治的110例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性別、年齡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其中對照組男33例,女22例;年齡23~65歲,平均43.55±2.21歲。觀察組男34例,女21例;年齡21~64歲,平均43.52±2.2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康復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康復治療,內容包括醫生對患者進行適當的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在醫生的指導下,患者要做一些簡單的手部運動,以確保手指的柔韌性和彎曲程度。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會出現手部出現疼痛的情況,在進行治療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力量,減輕患者的痛苦。
1.2.2? 觀察組? 在對照基礎上加用綜合康復治療,具體內容包括如下。
(1)制定按摩方案:患者術后拆線3~5天,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一套按摩訓練方案,如果患者一只手接受手術,可以讓患者用另一只手自己做按摩,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按摩力道。而對于雙手接受手術的患者,則需要患者家屬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康復工作。
(2)有針對性的心理康復治療:對患者的精神狀況進行科學評價,如果是男性患者,這種程度的傷疤可能不會對患者的精神造成太大影響。但如果是女性患者,就需要有一名醫生進行全程治療,并且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幫助患者發泄負面情緒,讓患者有更多的信心去接受治療,使其在面對現實時能保持鎮定,積極地進行康復訓練。
(3)手指活動恢復方案:燒傷患者的皮膚和軟組織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同時,由于接受了手部燙傷瘢痕攣縮畸形整形手術,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肌肉承受力都會下降,導致患者的關節運動能力的降低。因此在術后換藥過程中,需要以15分鐘為一個循環,制定一套完善的關節活動方案。使患者在換完繃帶后,有一個明確的關節運動恢復方式。在患者能夠忍受的情況下,限制患者的運動,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增加和減少關節運動。同時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逐步延長患者的手指運動量。
(4)手指壓力恢復練習:彈性施壓,界定治療范圍,用繃帶給患者手部加壓和包扎,使壓力大小在患者所能忍受的范圍內。應用彈性手套對患者進行壓力恢復練習。在練習的時候,使用紗布和棉花墊來保護患者的手。
(5)日常生活鍛煉:在醫師的指導下,通過飲食、穿衣、刷牙等方式,使患者能夠獨立使用一些手部功能,以促進患者手部功能的康復。在對患者康復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患者雙手接觸水分,以防止創面感染。根據患者的手部恢復情況,適當地增加訓練強度,使患者逐漸熟悉手部動作。
(6)治療性回訪:登記上患者的聯絡信息,并安排專人對患者進行定期回訪,判斷患者恢復情況,做好治療指導,對患者的手部康復情況進行統計。
1.3? 觀察指標
(1)治療依從性評分:使用自制依從性量表進行治療依從性評價,包括是否遵醫進行手康復鍛煉及生活能力訓練,每項滿分5分,總分10分,分數越高,依從性越好。
(2)生活自理能力評分:使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DL)進行評分,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3)手功能評分:使用肢體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對手功能進行評分,分值0~66分,得分越高手部功能越好。
(4)生存質量評估:使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進行生存質量評估,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存質量越好。
(5)治療有效率:其中顯效為癥狀體征消失,手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為癥狀改善50%以上,手功能恢復50%左右;無效為疾病改善的程度低于50%。排除無效率計算有效率[2],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觀察例數×100%。
1.4? 數據分析處理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
綜合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ADL、FMA、SF-36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ADL、FMA、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康復治療后,兩組患者ADL、FMA、SF-36評分均升高,但觀察組患者ADL、FMA、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綜合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100.00%,高于對照組的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持續發展和提高,在燒傷的治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對于瘢痕攣縮的治療仍然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在臨床實踐中,手部外科手術治療后給予康復治療,對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復有很大的作用。手部燒傷的恢復時間在3個月左右,在此期間如果沒有實行正確的康復治療方法,可能會使患者的手部產生一些畸形。而對患者進行規范的康復治療,可以減少患者手術后的畸形和殘疾。在進行康復治療時,醫生可以根據患者情況,制定訓練方案,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提高患者的手部運動能力。
基于此,我們制定了一套合理的康復方案,通過按摩治療、彈性加壓治療、主被動手指活動等方法,對患肢進行康復訓練,并依據患者的實際康復情況,適時地調整康復方案,督促患者按時完成康復訓練[3-4]。除此之外,心理康復也非常重要,對于手部燒傷的患者來說,他們會有非常強烈的生理痛苦,同時也會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特別是對于女性患者來說,手部瘢痕很可能會讓她們產生自卑感和恐懼感,從而降低康復依從性,不利于手術后的康復。因此有必要通過針對性地心理輔導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在本研究中,采取了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以女性的心理疏導為主要內容,可以幫助她們克服心理障礙和恐懼,明確配合康復治療的意義,進而提高依從性。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評分、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ADL、FMA、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依從性的提高可能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有關。在臨床治療中,術后康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常情況下,術后康復治療的方法非常簡單,但是在實踐中,常規告知患者進行自主康復的效果較差。而有針對性地治療與康復功能鍛煉結合在一起,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在本研究中,使用的綜合康復治療方案,是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以分階段的方式,指導患者逐漸恢復手部功能,這樣不僅可以改善他們的舒適度,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恢復效果。
綜上,綜合康復治療應用于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手功能評分、生存質量。
4? 參考文獻
[1] 章思語,謝衛國.機器人輔助步態訓練對燒傷瘢痕的生物力學特性影響的單盲隨機對照試驗[J].中華燒傷與創面修復雜志,2022,38(12):1125.
[2] 冷旭,袁曉曉,謝衛國.六周的居家遠程康復鍛煉與面對面康復鍛煉效果相當的隨機對照非劣效性臨床試驗[J].中華燒傷與創面修復雜志,2022,38(12):1147.
[3] 楊洪.探究皮膚軟組織擴張術與復合皮移植在燒傷瘢痕治療中的效果對比[J].大醫生,2022,7(20):56-58.
[4] 郭凈,狄海萍,朱萌瑩,等. 基于Roy適應模式的正念心理干預對中青年燒傷瘢痕整形患者心理彈性及病恥感的影響[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2,28(5):90-92,114.
[5] 廖玉芳.手燒傷瘢痕整形患者延續護理需求及干預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2,26(27):139-141.
[2023-06-12收稿]
作者單位: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