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 李春燕



【摘要】? 目的? 探討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工作模式及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3月- 2021年5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80例慢性病患者納入研究。根據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常規組與簽約組,每組40例。常規組應用常規管理模式,簽約組應用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工作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藥依從性問卷(MMAS-8)評分、慢性病危險因素的暴露情況(高脂飲食、高鹽飲食、吸煙、喝酒、缺乏運動)、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惡心嘔吐、頭暈、腹瀉腹痛、胸悶心悸)以及生活質量(SF-36)評分。結果? 居家藥學服務工作模式實施后,簽約組患者MMAS-8評分高于常規組,高脂飲食、高鹽飲食、吸煙、喝酒、缺乏運動等慢性病危險因素暴露比例低于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組,SF-36評分高于常規組;上述觀察指標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簽約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高于常規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模式在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實施效果較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降低慢性病危險因的暴露程度,減少不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 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用藥依從性;慢性病危險因素;不良反應;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95?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3)19--04
慢性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簡稱,其影響因素較多,包括職業、居住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等,其中吸煙、不科學飲食、運動量不足是主要危險因素[1-2]。慢性病的病程長,且難治愈,尤其是高血壓與糖尿病,至今仍無特效療法,患者需終生用藥,這不僅會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的經濟壓力,影響治療的依從性。所以,應加強對慢性病患者的護理管理,實施用藥指導,以確保患者用藥的依從性和安全性。藥學服務指由藥學人員向患者提供用藥指導的一種護理服務,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與合理性[3]。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是傳統藥學服務在醫院外的延伸,通過建立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流程,讓簽約居民在醫院之外同時享受科學的藥學服務,使治療效果得到有效保證,病情得以穩定控制[4-5]。為了進一步探討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模式及臨床應用效果,本研究針對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慢性病患者開展對比實驗,探討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模式對患者用藥依從性、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3月- 2021年5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80例慢性病患者納入研究。根據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常規組與簽約組,每組40例。常規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53~88歲,平均69.11±5.52歲;病程3~22年,平均11.48±2.55年;疾病類型:高血壓15例,2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癥7例,冠心病5例;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20例,初中與高中14例,大學及以上6例。簽約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53~89歲,平均69.15±5.49歲;病程3~22年,平均11.51±2.53年;疾病類型:高血壓16例,2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癥6例,冠心病5例;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21例,初中與高中14例,大學及以上5例。兩組以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納入標準:年齡53~89歲;經醫生問診、采集病史及化驗檢等檢查確診,滿足慢性病各疾病類型的診斷規定;病情穩定;患者或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曉,自愿加入。
(2)排除標準:主要器官功能衰竭、精神障礙、溝通障礙、癌癥、血液系統疾病、不配合研究。
1.2? 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模式
常規組患者應用常規管理模式,于患者就診時為其提供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生活指導等常規護理措施;口頭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并告知用藥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囑其定期復診。簽約組患者應用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模式,主要內容如下。
(1)建立簽約關系:社區慢性病患者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由簽約醫生團隊中的藥師建立居家藥學服務個人信息庫,提供個性化的居家藥學服務,依托云藥房系統提供互聯網診療藥學服務,對病情穩定的慢病患者提供慢病長處方全程化藥學服務管理。
(2)提供居家藥學服務:內容包括①建立檔案,為簽約患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完整記錄其基本信息與病歷資料,重點記錄病情、用藥情況等信息。②處方審核,對患者的用藥處方進行點評、審核,評價醫囑與臨床診斷、患者病歷記錄的符合情況,包括藥品的劑型、用法、用量等。充分考慮患者的經濟情況,盡量為其推薦能夠承擔的藥物,以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③用藥指導,對患者加強用藥宣教與指導,告知藥品的功效、適應證、主治功能、用法用量、常見不良反應等。說明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指導患者注意觀察自身病情變化,發現異常立即就診、復查。囑咐患者用藥時必須遵從藥理學特征,嚴格按照醫囑的給藥時間、用量、方法執行,以確保用藥安全。④咨詢服務,為簽約居民提供線上咨詢、線上溝通服務,針對患者的病情提供用藥指導及建議,依據患者既往史、用藥風險與現病史,向其介紹藥物代謝基本原理。⑤生活指導,從飲食、運動等方面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使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觀察指標
(1)用藥依從性:于管理前、后,運用用藥依從性問卷(MMAS-8)進行評定,總分8分,評分越高越好[6]。
(2)慢性病危險因素暴露程度:慢性病危險因素包括高脂飲食、高鹽飲食、吸煙、喝酒、缺乏運動。
(3)臨床療效: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分為有效、無效。有效為病情得到控制,相關實驗室指標明顯改善,干預期間未復發;無效為未達有效標準。
(4)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腹瀉腹痛、胸悶心悸。
(5)生活質量:于管理前、后,運用生活質量(SF-36)量表進行評定,內容包含8個維度,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越好[7]。
1.4? ?數據分析方法
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
實施社區用藥管理前,兩組患者MMAS-8評分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兩組患者MMAS-8評分均有所提升,但實施居家藥學服務模式的簽約組患者MMAS-8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簽約組患者用藥依從性好,見表1。
2.2? 兩組患者慢性病危險因素暴露程度比較
居家藥學服務工作模式實施后,簽約組患者高脂飲食、高鹽飲食、吸煙、喝酒、缺乏運動等慢性病危險因素的暴露程度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居家藥學服務工作模式實施后,簽約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高于常規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居家藥學服務工作模式實施后,簽約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實施社區用藥管理前,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兩組患者SF-36評分均明顯升高,但實施居家藥學服務模式簽約組患者SF-36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慢性病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應引起高度重視,積極防治。高血壓、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均需終生用藥方能有效控制病情,但長時間用藥易引起不良反應,會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慢性病還會相互影響,如高血壓、高脂血癥、2型糖尿病均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一旦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會明顯加重病情,導致治療難度加大[8]。因此,指導患者正確用藥非常重要,這對其病情的穩定控制具有顯著意義。
居家藥學服務是指醫療機構為患者居家藥物治療提供個性化、全程、連續的藥學服務和普及健康知識,開展用藥評估、用藥教育,幫助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保障藥品貯存和使用安全、合理、進而改進治療結果[9]。居家藥學服務對象主要包括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及易發生藥物相關問題的重點服務人群[10]。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層層推進,基層醫療機構“以患者為中心 ”的藥學服務模式已經初步形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的多數為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為居民提供居家藥學服務就是體現工作模式轉變的重要內容[11-12]。
通過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模式,社區藥師利用自己的藥學知識服務簽約居民,可以提高居民感受度和滿意率。本研究結果顯示,簽約組患者管理后的MMAS-8評分及SF-36評分均較對照組高,且具有慢性病危險因素的暴露程度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表明簽約組慢性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更好,且安全性更高,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綜上所述,簽約居民居家藥學服務模式在社區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實施效果較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降低慢性病危險因素的暴露程度,減少不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
4? 參考文獻
[1] 馬巖,張穎,栗芳,等.臨床藥師開展慢病門診藥學服務的實踐與探討[J].臨床醫學,2022,42(3):10-13.
[2] 莫豪行,劉曉青,官昌.藥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對社區慢病患者藥學服務的實踐[J].中國處方藥,2021,19(6):50-52.
[3] 郭瓊杰,史文宗,安迪,等.藥學服務聯合個性化管理在糖尿病慢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北醫藥,2022,44(17):2603-2606.
[4] 晏瓊,黃芳,楊睿.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下藥師參與高血壓患者藥學服務效果的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醫藥,2021,2(7):238-239.
[5] 楊麗娟,劉思彤,楊雅麟,等.國內外居家藥學服務現狀及補償機制探討[J].中國醫院,2021,25(1):41-43.
[6] 周君,萬樹平.基于知信行模式的院外延伸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響[J].中南藥學,2022,20(7):1669-1673.
[7] 鄭婭軍,劉彥孜,于智慧,等.全程化藥學服務對慢性病患者用藥安全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3,45(1):96-98.
[8] 付樂宸,宋智慧,董蕊,等.基于電話隨訪的藥學監護對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用藥依從性和安全性的影響[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21,23(6):298-303.
[9] 王美玲,符映均.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治療有效性的薈萃分析及對藥學服務工作的思考[J].藥學服務與研究,2022,22(1):50-57.
[10] 李思佳,李賽楠,潘穎,等.藥學監護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30):186-189.
[11] 周萃,李婉姝,顧穎杰,等.基于“互聯網+”探索針對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的創新型藥學隨訪服務模式[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20,37(18):2281-2286.
[12] 楊麗,宋再偉,胡楊,等.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0,36(15):2340-2342.
[2023-05-26收稿]
基金項目:2020年杭州市下城區醫藥衛生科技計劃項目(編號:B202003)
作者單位: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天水武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