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琳 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
目前,部分高速公路企業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不論在籌資方面,還是投資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企業資金鏈的穩定造成了負面影響,易誘發經營風險。如,籌資受阻、投資決策失誤,導致資金鏈斷裂,使企業爆發財務危機。因此,多元化發展中高速公路企業應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建立嚴謹的資金內控機制,監督約束企業資金流轉的全過程,確保資金的安全與完整,使資金得到充分的利用。
俗話說“道路通,百業興”,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暢通的交通條件,高速公路是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1]。近年來,為滿足社會交通運輸服務的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我國不斷加大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截至2021 年底,國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1.7 萬公里,完成比例已達85%。隨著國家高速公路建設的基本完成,相關企業的業務量開始下滑,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保持原有的市場地位以及行業影響力,就需要依托主營業務進行多元化經營。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動輒上億,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原地區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價為3000 萬元左右,丘陵地區由于地質條件相對復雜,平均每公里造價接近4000 萬元左右。由于政府財政資金有限,通常不會全部出資建設,剩余部分需由項目法人,利用BOT、ABS 等融資方式自行籌資,這勢必會增加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甚至給企業帶來財務壓力。而多元化發展可豐富高速公路企業融資渠道和方式,強化企業自身“造血”能力,提升企業資金鏈的穩定性、可靠性,緩解企業財務壓力。
單一經營的企業,營收渠道較為狹窄,經營風險相對集中,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較大,一旦企業所處行業發生衰退、停滯,經營利潤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被市場所淘汰[2]。而多元化經營可拓展企業營收渠道,實現“以盈補虧”經營,無疑是分散風險、增強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建筑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相關企業的經營效益不斷下降,中鐵集團為突破主營業務發展瓶頸,便采取了多元化發展戰略,開始投資房地產開發、工程設備制造業、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最終通過多元化經營實現扭虧為盈,2022 年上半年中鐵集團營收達到5594.05 億元,同比增長12.65%。其營收增長的關鍵在于新業務,這說明中鐵集團多元化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效拓寬了營收渠道,分散了經營風險。
多元化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擴大收益,也可能帶來風險,高速公路企業需結合現有的資源優勢,選擇適合且能帶來巨大利益的業務。從相關業務角度來看,其一,大數據業務。高速公路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是必然趨勢,路網監控、路程信息采集、車流量統計與分析等交通大數據服務需求越來越多,高速公路企業可借助自身在相關領域的資源優勢,發展交通大數據業務。其二,物流業務。隨著高速公路的建設,高速物流行業蓬勃發展,可與物流企業展開合作,幫助物流公司建立高速物流網絡,通過在高速公路沿線建設物流站點的方式,發展物流業務。其三,工程建設業務。高速公路企業可利用自身的工程建設資質,成立專門的項目管理公司,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來獲得城市道路、監理、工程造價咨詢、工程建設施工等業務。從不相關業務角度來看,高速公路企業可參與房地產開發、金融投資、休閑旅游、制造業等。例如,為應對主業周期性低迷,進行適當的股權投資,這種投資方式門檻低、周期短、回報潛力大,且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投資風險相對較低。
企業多元化發展資金需求量大,自有資金多難以滿足需求,通常需要通過外部籌資解決資金問題。但籌資活動中,部分高速公路企業采取了激進的籌資策略,過度擴大籌資規模,導致籌資成本高,負債壓力大,企業盈利能力被嚴重削弱。高負債經營情況下,企業會進入舉新債償舊債的經營狀態,一旦收入減少,無法滿足償債需求,又難以獲得新的融資機會,就可能陷入經營困境。如,中城建曾是浙江溫州特級企業,長期處于高負債經營狀態,最終因債務問題走向破產重組。
企業推行多元化發展戰略,拓展新業務、新板塊,進行對外投資活動,通常伴隨著風險,一旦投資失敗就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經濟損失[3]。例如,某高速公路企業在多元化經營投資中前期籌劃不足,缺少深入的投資分析、必要的事前調研,就盲目投資了房地產企業、物業企業、汽車企業、金融企業,這種跨界投資看似能夠實現“多條腿走路”,創造更多收益,卻也導致了企業資源分布過于分散,大量流動資金被占用,造成各業務之間相互拖累,企業難以維持健康的財務狀況。
企業資金總量有限,需做好預算管理工作,科學安排多元化發展中資金使用的計劃,避免多元化發展影響企業現金流量的安全性[4]。然而,一些高速公路企業未意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論是預算編制,還是預算執行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預算編制方面,更多的還在采用“增量預算法”,未充分考慮到多元化發展對庫存資金的影響,使得預算方案的適用性較差。而在預算執行階段,沒有采取全流程控制措施,使得預算剛性不足,一些項目部為了獲得更多資金,隨意擴大預算范圍、開支標準,導致預算計劃與實際支出差距較大。
要想防范資金風險,企業必須做好資金內控,監督資金流轉的各個環節。然而,部分高速公路企業資金管理內控缺位,資金監管權責分配不平衡,未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存在一人多崗的現象,導致資金申請、審批具有隨意性,一些資金不知用到何處,威脅了資金安全。例如,現金與存款監管力度薄弱,存在租借企業支票、私自截留銀行利息收入的情況。另如,未經審批私自加蓋公章支取現金,先將資金用于個人投資,待一定時間后再將挪用的資金匯入公司賬戶。
為檢驗企業在多元化發展中的資金利用率,確認資金管理成效,揭示資金風險成因,高速公路企業需做好資金管理績效評價。但目前一些高速公路企業績效評價仍局限于業績評價、員工評價層面,很少進行資金管理績效評價,由于自檢自查不到位,使得潛在的資金風險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處理。雖然也有部分高速公路企業對資金管理實行了績效評價,但評價目標設定不合理,主體層次目標與具體目標聯系不強,且評價指標設計不科學,指標量化細化程度低,使得評價結果不具可比性。而且在完成績效評價后,未結合評價結果,對資金管理機制作出調整,對違規者作出處罰,導致資金管理績效評價流于形式,基本是在走過場。
科學選擇籌資渠道、控制籌資規模,保持合理的負債結構,才能形成財務杠桿效應,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多商業機會,助力企業的高質量發展[5]。因此,高速公路企業應加強籌資管理,提高籌資質量,分散籌資風險。從籌資規模控制方面來講,籌資思維應從“利潤導向”轉變為“經營導向”,充分考慮多元化經營的實際資金需求,結合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采用費用現值法、費用年值法、盈虧平衡法等評估方法,對籌資規模進行經濟性評估,評價籌資成本是否最低、資本結構是否恰當、成本與收益是否匹配、籌資風險是否可控,而且要深入分析籌資行為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盡可能將籌資規模控制在企業償債能力的范圍內,避免企業陷入資不抵債的局面。從籌資渠道選擇方面來講,高速公路企業應借助互聯網金融工具,削弱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利用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眾籌融資、供應鏈融資、信用融資。這種融資方式不僅能滿足籌資需要,且效率高、成本低,非常適合高速公路企業多元化發展中的大宗商品融資。但在完成融資后,高速公路企業應結合經營狀況,合理安排債務資金的使用周期,盡可能利用長期資金滿足短期資金需求,并制定相應的償債計劃,避免發生債務逾期情況。
要想提高多元化發展的成功率,企業需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正確的項目中,避免大量資金被深度套牢。一方面,高速公路企業在選擇投資項目時,必須全面了解行業現狀、行業政策、行業前景,分析投資風險,準確估算投資成本和投資收益。例如,在股權投資中,要對標的公司進行全面調查,了解其債務結構、財務狀況,并利用“內含報酬率法”,估算項目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和原始投資額現值,制定詳細的《投資調查報告》,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另一方面,高速公路企業要提前明確投資管理的關鍵事項,根據投資風險發生與發展規律,加強投資過程控制,確保投資活動有序開展,從而減少投資失敗帶來的損失。另外,高速公路企業在投資監控的同時還要建立配套的止損機制,若發現項目失去投資價值,難以獲得預期投資收益,則要采取止損措施,轉嫁投資風險,將投資損失降至最低。比如,將可能因風險而蒙受損失的投資資產出售,使風險完全轉嫁給買方。
為提高資金管理的預見性,避免多元化發展對企業主營業務帶來負面影響,削弱企業盈利能力,高速公路企業應實施“收支兩條線”的資金管理模式,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在預算編制前,應充分了解業務安排,并采集營業收入、利潤表、營業成本等相關數據,做好“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避免預算脫離實際。在預算編制階段,應樹立業財融合意識,充分結合業務實情,遵循“辦什么事,編什么預算”的原則,制定差異化預算方案,以此滿足不同業務對預算的需求,促使預算與業務良好銜接。在預算執行階段,為避免預算差異的形成,要逐項審議預算,加強跟蹤監控,一旦預算執行出現異常,就要發出預警,并及時采取相應限制措施。例如,采購預算執行中,建立《采購目錄》,設置采購限額標準,要求大額采購進行招投標,從而充分發揮采購資金價值,限制超標采購行為。
高速公路企業應將資金管理納入內控范圍,監督約束資金管理行為,做好資金安全管理工作。具體來講,一方面,高速公路企業應結合自身資金業務發生與發展的規律,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資金內控體系,明確資金管理細則。例如,對企業所有賬戶進行統一管理,規定銀行賬戶開立、變更、撤銷的細節,嚴禁由個人賬戶辦理企業業務,要求所有營收都要統一核算,禁止隱瞞收入、設賬外賬的行為。另一方面,為防止濫用職權,導致資金收支混亂情況的發生,高速公路企業應實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確保辦理資金業務的崗位之間可以相互制約。常見不相容崗位有:登記明細賬與登記總賬;出納與稽核;支票保管與印章保管;銷售與賒銷審批;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等。
為提高資金管理的嚴肅性、靶向性,為資金管理機制優化提供導向,高速公路企業應采取資金管理績效評價措施,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具體來講,應從質量、時效、成本、效益等角度,對資金管理成效、資金管理制度、資金使用情況作出考核評價,確認資金使用是否真實、收支記錄是否完整、余額是否準確、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準確評估產出和結果。另外,為確保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高速公路企業應基于“多角度、多維度”評價理念,構建科學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加強對平衡計分卡的運用,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入手設計指標,并為不同指標賦予相應分值,從而將績效數據轉化為量化數據,利用量化指標體現績效評價的結果。此外,得出評價結果后,要根據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削減低效、無效支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資金是企業維持生產經營的物質基礎,不論是發展主營業務,還是進行多元化經營都離不開資金,高速公路企業做好資金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但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一些高速公路企業籌資管理不足、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預算管理不到位,易給企業帶來資金風險,不利于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因此,高速公路企業應重視資金管理,做好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加強投資管理與籌資管理,并采取資金管理績效評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