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艷玲
(中牛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商丘 476200)
當前,集團公司通過構建財務共享中心,能夠實現財務信息數據標準化,優化調整財務部門的人力資源結構,完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新時期,融入人工智能手段,對財務實施系統化監管,都是集團公司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有效策略。
集團公司財務共享是針對財務核算、報表編制、資金收支等相關業務進行共享,其中不包括融資、管理、會計、資金計劃、成本管理、財務規劃等相關業務。財務共享的目的是使財務部門借助財務共享的改革機會從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以財務共享中心的形式賦予公司的財務部門以業務部門屬性,使其與業務部門的聯系更加順暢,工作上有更多的交集。財務共享中心會對公司的財務劃分工作范圍,這樣有助于增強財務部門的實力,從而增強集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規模化發展是各大集團公司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對財務管控與集團公司未來發展能起到支撐和保障作用。財務管控雖然作為傳統手段應用于公司管控中,但是其也會涉及采購、生產、銷售環節。現階段,支付控制業務尚屬于財務管理范疇,很多生產型的公司報表、支付、稅務管理等工作都由財務部門負責,這要求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時進行整體的規劃和布局。
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要就提升公司財務核算的統一性、規范化落實共享策略,完善財務核算制度,提升管理質量。伴隨著公司分支機構的壯大,集團公司須對其進行財務管控,并施加相應的手段予以控制。如果分支機構自成體系,就會不利于集團管控。在管控過程中要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運用智能化非人為的管理方式進行整體管控,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提升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質量。財務共享中心以統一模式進行支付審核、賬務處理,對分支機構的業務范圍以連鎖經營的形式進行整體管控,加大管控力度,實施政令的上通下達,加速完成財務共享中心建設。
集團公司在運營過程中要考慮到運營成本,要提升公司財務核算與支付的效率。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目的就是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化公司信息化建設效果,增強財務管理能力,優化系統配置,增強支付審批、財務核算、網銀支付的便捷性,提升辦公自動化程度和處理效率,提升整體共享速度,有效降低集團公司運營成本。增強人員的工作能力,在財務審核標準化和精細度上提高標準,提升財務工作質量與熟練程度,以此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對集團公司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集團公司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要本著實現信息化建設、提升智能化工作水平、實現信息共享、有效控制分支機構的目的,盡快實現財務共享統一化戰略目標[1]。
《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數字技術將與財務進行信息互通。我國現階段的財務共享正值快速發展的推廣階段。會計數據標準化工作會直接影響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會計數據標準化的構建與實施。信息互通共享機制的建立與運行會對集團公司財務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財務轉型是根據市場經濟變化而定的,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以公司整體戰略為導向,將財務管理作為參與公司戰略營銷、資產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增強財務管理的效果加大經營活動的決策力度,對公司的整體發展起到支撐與價值管控的作用。
受我國財務發展方向和大環境的影響,未來的財務職能將逐漸由核算型轉變為管理型,而財務部門也將轉變為公司的戰略部門。我國各大國有公司都已經開始籌備建設財務共享中心,依托數字技術實施財務數據集合化發展,要將集團財務垂直管理和集團財務、業務管控橫縱向相連,進行戰略財務的綜合配置。只有做好財務信息數據標準化工作,才能以價值管理為核心,在現金流管理、財務核算、經營謀劃、戰略運作等方面真正幫助公司實現信息化轉變。
積極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實現財務信息數據標準化,要做好會計處理中心、數據管理中心、人才培養中心的統一布局,進而使財務信息數據實現標準化,優化公司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效果[2]。
集團公司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要想加強運營成本控制,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規范成本控制,具體分析公司財務成本控制的優缺點,從公司內部加強管理,充分發揮成本控制的作用,結合財務共享機制,設定成本控制要求,做好相關業務和實施狀況的評估,打好成本控制基礎。在此過程中,要借助財務共享模式實現有效融合,注重管理與監督,發揮監督機制的管控作用。
二是控制成本定額要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進行,其能夠有效減少公司消耗,并且在控制期間可以同時對人力資源進行定額和定員,促進人力資源發展,減少消耗。有效培養與提升現有人員的綜合能力,增強公司人員的穩定性。
三是增強成本控制的安全性。與傳統控制、傳統成本管理不同的是,財務共享模式下加強成本控制首先要增強財務管理事務的安全性。現階段,財務共享中心以信息化、數據化為主,在系統防火墻的配置管理上要能夠防止病毒與黑客入侵,加強網絡安全,注重安全防護,減少成本,控制風險。增強財務部門的共享能力,對操作人員要從思想和行為上進行戰略化的培訓,使其與公司統一步調,提升綜合素養,以公司利益為核心實施成本控制,增強成本控制的安全效果,提升安全系數。在共享機制下,增強財務安全性是對公司整體運營的有力保證。
四是注重員工培訓。構建財務共享中心需要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同時努力,增強工作人員的工作協調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財務成本。要提升員工技能與思想覺悟,針對專業知識培訓與團隊合作綜合產能的管理,都要在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背景下實施。加強成本輸出管理,進行各層級的成本控制,根據各級別的人員實施財務共享管理方式,從而降低公司的綜合成本,減少風險。
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大規模節約財務成本,在人力控制方面也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調整財務部門人力資源結構是幫助集團公司有效提升運營能力的解決方案。解決方式為根據財務人員的知識技能進行綜合考評,合理設置崗位,加強專業培訓,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架構的運營能力,真正解決人力資源結構問題。
在財務部門人力資源整體模塊中,要注重提升人員素質,對人員構成、編制獲取、職業發展、績效薪酬等方面加強管理。根據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的需求進行任職資格的評估,根據歷史數據和業務量,做好數據測算,針對崗位性質和中心需求核定編制數量。在招聘過程中,要做到人員資質與編制數量相匹配,做好人員招聘分層。在薪酬管理上也要加強指標績效的設計,以公司綜合性的戰略定位為導向,使績效標準具有可執行性,薪酬結算與績效結果關系清晰。
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人力資源團隊的管理,發揮人才的優勢,集思廣益,加強財務共享管理的組織與建設。集團公司通常有很多子公司和辦事處,財務總監、財務部部長、財務人員、子公司財務人員、會計、資金結算員等職位都需要進行統一的職業能力評估,充分掌握各人員的工作狀態,優化財務人員構成,在學歷和能力方面實現平衡,大力引進高學歷人才。在現有崗位的人員能力培養上,公司也要加大力度使財務人員提升自身的價值,為公司貢獻更大的能量。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要做好人才轉型工作,優化綜合性管理效果[3]。
集團公司控制財務風險要從內部控制系統開始,完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根據內部控制系統進行優化建設,從而達到規避風險、增強防控效果的目的。
一是公司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規范工作流程和標準,改進防控體系,落實相關制度,有效執行防控制度,明確防控目標,改善防控環境,增強全體人員的防范意識,預防財務風險。在完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做好宣傳,明確全體人員的防控責任,使其積極應對問題,具備較強的風險管控能力。還要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有效監管公司的財務風險。同時,要嚴格監督資料傳輸、歸檔,包括紙質單證、影像資料等,如發現丟失審核單證的情況,應及時采取應對策略,保證電子數據與紙質數據一致,對會計檔案管理要合法,有效規避風險。
二是優化財務管理體制,改進現有的傳統管理方式,做好對財務管理分權、集權的有效把控。財務管理模式要與公司實際發展相符,激發子公司的配合度和創造性,避免出現財務風險。選用輪崗交流的工作方法,改進財務人員管理中出現的不管就亂的現實情況,給予優秀財務人員獎勵。加強公司文化建設,為員工提供更好的人才發展通道,增強員工的認同感,發揮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專業技術水平。
三是在構建風險管理機制方面,要加大風險識別力度,分析與研究風險特點,建立風險識別體系,快速區分風險信號。建立制度時要明確風險防范標準,建立評價體系,識別預警信號,衡量風險等級,從而降低財務風險。
集團公司要引入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加快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速度,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優化監督管控效果,節約會計做賬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做好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工作。
二是豐富人才儲備,提升人才的專業性。對新招聘的人才要加強培訓,提升其操作技能,以保障財務共享中心順利運行。要考察相關人員的財務技能,貫徹集團公司的財務共享理念,提升人員對財務共享模式的認知,優化實施效果。還要注重計算機技能的操作,提升專業水平,建立共享模式體系,營造財務工作的良好氛圍,保持信息流通順暢。
三是升級公司的報銷系統。根據各地業務特點和公司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在分公司費用報銷系統中融入智能化理念,加強對分公司的信息管控,運用財務共享中心處理分散的財務工作,形成統一的財務管理系統。會計核算系統和費用報銷系統是集團公司共享中心的核心環節。運用人工智能不僅可以優化共享中心的架構,還可以通過各系統的有效運用增強財務工作的安全性,降低財務風險。
四是創新共享中心的架構。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后,要不斷地完善架構,充分發揮共享的功能,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交流,運用人工智能的溝通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增強信息的真實性,發揮財務共享中心的作用[4]。
集團公司在財務工作中要加強對財務監督職能的應用,全面監督各單位的經濟行為,加大執行力度,保證會計原始資料的合法、合規、完整、一致,有效控制風險,加強數據管理。財務共享中心的架構要能夠幫助集團公司有效解決各類問題。
一是共享中心直屬于財務部門,要設立完整的責任體系,根據集團的內部需求行使職能,保證財務共享中心的監督工作有效開展,同時要增強共享中心的服務性。
二是加強技術手段的更新,結合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進行流程再造,設置有效的資金系統和費用報銷系統,增強核算能力。規范業務操作流程,加強對分支機構的監管,優化工作效果,降低經營風險。
三是對各分支機構的信息數據定期進行比對分析,在勞務價格材料、采購、設備租賃等方面做好統計,對外分包業務、材料、設備租賃、合同管理、稅收管理都要做好決策支持。對人工費用進行比對分析,加強地區性、同一性的區分,對比不同時期不同單位員工工資和福利。對各分支機構的水電費和輔助材料、勞務分包價格和附加條件做好分析比對,找出不同的原因,并交由相關部門配合調查,起到監督作用[5]。
新時期的發展需要新模式、新策略,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的工作任務就是將具有業務屬性的財務工作剝離出來,以共享中心的形式與業務部門對接。依托財務共享中心可以使財務管理更加專業化,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戰略水平。集團公司應做好財務共享中心構建工作,依托財務共享中心為公司的整體經營與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從而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使公司緊跟國際化的市場的發展,使公司的財務管理更具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