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晶
想象是人類精神快樂的源泉,是承載人類美好生活的理想風帆。想象類作文是基于學生個性化想象背景下產生的自我表達,是學生想象世界的集中體現。教會學生潤色文筆、激活想象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生想象類作文品質,為學生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基于此,筆者以優化學生想象類作文創作水平為目標,結合統編教材中年級教學案例,從創作靈感、寫作素材、作文結構、文學形象四個維度出發,列舉提升想象類作文品質的學習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第二學段的“閱讀與鑒賞”教學要求包括“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積累優美詞句是提升寫作質量的路徑。想象作文的核心要素在于“想象”。如何快速萌生想象情節,激發創作靈感,是學生創作前亟須解決的問題。在想象類作文構思過程中,學生認真地摘抄筆記,養成摘抄習慣,能較好解決“靈感枯竭”的問題。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注意靈活運用摘抄筆記,在摘抄筆記中開辟想象類、靈感類積累空間,將在學習、生活中搜集的奇思妙想、轉瞬即逝的寫作靈感以關鍵詞或語段的形式記錄下來,在主題式想象作文創作活動中調動積累的素材,明確想象作文的創作主題與故事發展的走向,為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展開想象,選擇一種動物為主角,編寫童話故事。在本課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可以翻閱個人的摘抄本,瀏覽優美詞句,從中獲得寫作思路。不同的摘抄內容能給學生多元化的想象引領。比如,學生能在動物描寫類優美句段中聯想到“可以將此類動物的特征安插在另一種動物身上,使主人公的生活習性產生變化”;再如,在閱讀景色描寫類語段時,學生能聯想到“我筆下的小動物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學生從摘抄筆記中逐步延伸想象思維,就能獲得豐富有趣的創作靈感。學生靈活運用摘抄筆記,就能快速獲得創作靈感,延展想象空間。
生活情境資源中蘊含著豐富的畫面、聲音信息,能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補充想象細節,提煉所需的寫作素材。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尋找情境資源,借助主題插圖、影視作品、實物教具等情境創設工具,輔助想象作文情節的梳理。學生可以在相關情境中捕捉信息,豐富作文的描寫細節,增強作文的生動性;學生可以將情境中產生的情緒感受融入想象作文中,增強作文的感召力。豐富的情境資源能為學生提供大量寫作素材,便于學生選用,提升寫作效率。
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奇妙的想象》一課為例,本單元習作重點是“命題想象”,要求學生選擇教材提供的一個關鍵詞或主題展開自由聯想,圍繞一個主題形成趣味故事。以《滾來滾去的小土豆》為例,在構思環節,學生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回憶生活中土豆的樣子,尋找土豆的實物進行觀察。通過仔細觀察,學生能發現土豆外形的更多特征——有著凹凸不平的凹槽,帶著泥土的氣息,外皮長著淺淺的紋路等。學生能將情境中的發現融入想象作文中,豐富作文中的描寫細節,使作文更具畫面感。
思維導圖是學生梳理寫作思路的工具,能以圖畫、文字、線條搭配組合的方式展現作文的整體結構,使想象作文更具邏輯性,更具可讀性。學生也能借助思維導圖明確每段的大意,形成流暢的創作思路。此類寫作方法能在作文結構方面給學生多元啟示,使想象作文的敘事順序、描寫方式更具條理性,規避作文“虎頭蛇尾”“有始無終”等現象產生。學生可以按照作文的表達順序設計縱向思維導圖,以上下結構展示每段的大意,形成清晰的寫作結構;學生還可以選擇內容性思維導圖,以放射結構分層規劃作文的主人公個性特征、故事情節發展脈絡、表達手法等。
例如,在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習作:我和____過一天》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圍繞一個中華傳統神話中的主人公展開想象,進行半命題寫作。寫作要求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想象范圍“和神話中的主人公過一天所發生的故事”。此類想象具有零散化的特征,學生可以在構思過程中隨機記錄想象的關鍵詞,再將關鍵詞進行延展、排序,最終形成明確的想象作文結構圖。如習作題目《我和龍王過一天》,學生可以聯想到和龍王一起做的事,包括參觀龍宮、按時下雨、飛天沖浪、撫摸龍鱗等。學生可以將上述活動按照時間發展順序排列,生成以事件發展順序為寫作線索的思維導圖。學生按照思維導圖的順序與敘事脈絡編排想象作文的結構,提升敘事的邏輯性,提升想象作文的品質。
在想象作文中,適當運用夸張的表達手法,能增強作文的可讀性,為作文賦予趣味性特征。夸張的人物描寫也能展現人物的獨特個性,增強人物形象的辨析度和豐滿程度。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適度運用夸張手法潤色作文,以夸張的情節描寫、人物描寫、想象內容擴充想象作文的創作空間。學生可以在完成初稿后自主重讀作文,修改個別句子的表達方式,融入夸張的表達要素;學生可以適當夸大情節,在故事發展過程中植入趣味元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以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故事新編》一課為例,本課的寫作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改編或續編經典童話故事,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創新情節或文學形象。以《龜兔的第二次賽跑》為例,學生可以立足故事情節、故事人物形象兩個角度進行創作。從故事情節這個角度出發,學生可以在烏龜的跑步速度方面進行適當的夸張描寫,如“烏龜在下坡時縮成一團滾下去,又在上坡處高高地飛起,直飛到云彩上面”,用情節的夸張展示烏龜的速度,故事更具趣味性;再如,學生可以從主人公的個性進行適當的夸張描寫,如描寫兔子比賽認輸的表情“臉拉得比終點線還長”,兔子很驚訝,嘴張得能塞進去一個鴨蛋。學生運用適當的夸張手法,能塑造生動的文學形象,寫出的想象作文更生動。
綜上所述,創作、提升想象作文品質的方法不一而足,學生在自主創作、修改作文時,可以有效利用摘抄筆記、情境資源、思維導圖等助學工具逐一解決想象內容匱乏、缺乏創作靈感、素材提取時間過長、敘事缺少邏輯等問題。多元表達手法的運用則可以從語言風格角度提升學生的作文品質。因此,在實際寫作活動中,學生需重視寫作經驗的積累,以行之有效的創作技巧簡化想象作文的創作步驟,鍛煉寫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