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妹
統編教材是以雙線組元進行單元編排的,單元相當于一個學習系統;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從單元整體出發是必然的要求。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充分考慮新課標關于學習任務群的要求,呈現教學內容的特點。筆者以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談談基于學習任務群理念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思考。
在對單元內容深入細致解讀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單元整體設計,不僅要弄清楚單元課文的主要內容、主題等,還要在解讀中關注單元內容能夠對接的學習任務群。
比如,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兒童生活”,語文要素有“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和“學習偏正短語的合理搭配”。教師在整體設計前需要對單元內安排學習的內容《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項鏈》進行解讀,熟悉每篇課文的內容和所承載的學習任務與目標。《明天要遠足》屬于典型的兒童詩,通過一個孩子在夜里睡不著時翻來覆去地想著“明天要遠足”的情形,在三節小詩中兒童豐富的內心活動呼之欲出,表達出兒童對未知生活和世界充滿了向往。《大還是小》可以看成一篇兒童敘事散文,從兒童的視角運用對比的方法,寫出兒童對生活中“大”和“小”的真實感悟,這些“大”和“小”不是量上的體現,而是“我”在不同的情境中產生的直接感覺,這種感覺又指向了兒童對自我認識的發展,課文中用插圖很巧妙地把這種感覺呈現出來,體現了兒童對自我成長的認識與思考。《項鏈》同樣可以看成一篇兒童散文,在描寫海邊美麗景色時,寫出了兩條神奇的項鏈:一條是小娃娃在海灘上撿起海螺、貝殼串起來掛在胸前的項鏈,一條是小娃娃留在沙灘上的腳印形成的“大海的項鏈”,讀起來趣味十足。
綜合上述單元內容的解讀來看,本單元可以對接的學習任務群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教師在這一單元教學中,需要從文學作品的視角引導學生體會、欣賞與表達,初步體驗文學閱讀的樂趣。因此,本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可以從兩個方面確定,一是借助想象、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讓學生感受豐富的生活內容,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在學習偏正短語和運用所學習的詞語描述生活畫面時,適當結合圖片與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單元整體設計中體現學習任務群要求,需要從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等層面進行整體建構,關鍵是提煉單元學習主題。根據上述解讀,教師可以提煉出本單元的學習主題為“童年生活真感受,成長足跡巧表達”。以這樣的主題為核心,教師可以設計系列學習任務,整合多項學習資源,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學習實踐活動,將語文要素學習目標落到實處。
任務一:盼望遠足。該任務的學習資源是課文《明天要遠足》和“識字加油站”;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學生采用的學習方式主要是想象,教師據此細化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說想象出來的景象,引導學生在把詩歌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順著“我”的想象,對詩句中出現的“那地方的海”和“那地方的云”展開進一步想象,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把“多種顏色”和“潔白柔軟”想象得更清楚,更具體,并與同學交流、分享,進而與詩歌中的那個睡不著的孩子一樣向往“遠足”。第二個活動是讀出詩句中期盼的心情,運用多種形式的讀為主。第三個活動是說出自己的心聲,可以結合課后練習2進行。第四個活動是談談在眾多家人中希望和誰一起去遠足。
任務二:欣賞美景。該任務的學習資源是課文《項鏈》和“字詞句運用”,學習方式以聯想為主,教師據此細化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讀出快樂的心情,主要是在文本中讀出以“海”為對象的景物之美,關注偏正短語表達的美麗畫面,注意積累語言。第二個活動是說出大海的美景,主要是聯系生活經驗運用課文學習的偏正短語來說。第三個活動是贊美身邊的美景,選擇自己喜歡的偏正短語來表達。
任務三:感悟成長。該任務的學習資源是課文《大還是小》,學習方式是聯系生活經驗,教師據此細化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讀出相同的感受,運用多種方式讀課文,讀出對“大”與“小”的真實感受。第二個活動是說出自己生活中對“大”與“小”真實感受的事例。第三個活動是思考與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是愿意“大”還是“小”,為什么?
任務四:喜愛分享。該任務的學習資源主要是《語文園地七》,學習方式是梳理與評價,教師據此細化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第一個學習活動是讀讀本單元課文,說說最喜歡哪一篇或哪一部分,把自己喜歡的理由說出來。第二個學習活動是回顧本單元學習的生字詞語,看看哪些能夠用來說說自己的童年學習和生活,可以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第三個學習活動是落實“日積月累”,誦讀之后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詞語。第四個活動是落實“看圖寫詞語,再說一兩句話”,分享自己想說的句子。這些任務群的設計與落實,注重對學生文學體驗的啟蒙,引導學生在讀課文時重點關注哪些地方描寫得很精彩。
語文學習任務的完成還體現在作業任務的設計上,盡管低年級學生不留書面課外作業,但并不是不需要完成必要的作業;只是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需要充分考慮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和內容。
首先是設計基礎鞏固類作業。教師需要創設充滿情趣和挑戰性的情境,讓學生通過拼、讀、圈、畫、剪、貼等方式,鞏固在課文中學習的字詞句,對作業結果的評價也不僅僅是一句“你真棒”,而是畫星、畫大拇指、畫笑臉等學生喜歡的方式,激勵學生在每一項學習中都充分感受到成長的歡樂。
其次是設計拓展延伸類的作業。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練習將單元語文要素學習目標“學習偏正短語的合理搭配”落到實處。
再次是設計綜合實踐類作業。這一類作業對一年級學生而言主要是加強課堂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可以隨機安排在學習活動中,體現語文學習從知識到實踐的過程,通過實踐使學生獲得發展。
總之,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單元課文具有文學學習的特點,對接“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進行整體設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