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鴿
在立德樹人任務的驅動下,在新課標落實的過程中,為了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已成為新時代的育人標準,“五育”并舉成為培養新時代人才的教育方式,融合育人也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路徑。基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兒童精彩觀念成為推動課程創新發展的重要思路。
著名教育專家成尚榮認為精彩觀念就是“學生說自己的話,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想別人沒有想過的、不敢想的問題,異想天開、胡思亂想,但其中包孕著創新的見解,一旦條件成熟,就會長出綠芽、開花、結果,其中就可能有‘第四只蘋果”。在小學語文階段,教師處于教學主導地位,是兒童創新思維發展的引導者和助推者,因此,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教師應立足學科育人價值,融合“五育”內容,為學生創設情境,啟發、引導學生誕生精彩觀念,讓學生在個性化、創新性的學習中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統編版一年級上冊《比尾巴》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根據教材特點、文本特點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情境,引導學生從讀準字詞句,創編兒歌,積累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習得知識,創新思考,產生屬于自己的精彩觀念。在課堂上,教師利用游戲導入新課,設計隨文識字、朗讀感悟、拓展延伸等活動,每一個環節都凸顯了低年級課堂情境的趣味性。其中,教師創設動物王國比尾巴比賽這一生動有趣的情境,設置了相關的任務群,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閱讀、表演,在“比”中探究,練習表達,在思維發展和語文能力這兩點上下功夫。在情境的引導下,學生輕而易舉地進入課文中,產生了觀察圖片、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也在與教師、同學的互動中表達自己在“比尾巴”活動中產生的觀點,真正生成精彩觀念。
這樣的識字教學以教學情境為開始,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識記生字、朗讀感知課文。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展示自己的多元智能,在互動中生成精彩觀念,進而在觀念的引導下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小學生雖然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但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并不總是能形成精彩觀念,而要想讓學生真正誕生精彩觀念,教師的適時指導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小學語文融合育人實踐中,教師可以運用“先學后教”的模式,為學生設計課前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產生疑惑,然后讓學生帶著已有觀念和問題走進課堂,為他們提供大膽猜想和質疑的機會,迫使他們自己前進,竭力尋找答案,真正誕生精彩觀念。
例如,在統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的教學指導中,教師為指導學生寫作技巧在課前設計了學習任務單。任務單中包含這樣一道題目: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是個好習慣。讀下面兩段話,提出你自己的問題:1.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2.這個路口總是很暢通,那個路口卻總是堵車。兩個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別卻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學生閱讀這兩段話,根據閱讀理解所積累的經驗提出兩個問題“這兩句話分別寫了什么,怎么寫的”。教師在課堂上圍繞學生的質疑進行講解,與學生共同討論這兩句話中的問句所起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自主生成觀念的機會。
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產生、遵循和發展自己的觀念。教師不斷追問,學生才能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融合育人的過程中,教師根據課堂提問及學生的表現,把握時機,恰當追問,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在探究問題答案的同時也發掘了自己的思維潛力,形成精彩觀念。
例如,在《落花生》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指名讓學生朗讀第10自然段,然后提問:通過朗讀你感受到什么?在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后,教師要求學生再次讀,繼續提問:現在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逐漸認識到: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默地為人類奉獻。接著,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讀句子并追問:作者的父親對孩子們有著怎樣的期望?學生重讀課文,找到答案:父親想要子女們能夠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整體回顧文章并追問:父親借落花生來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你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到了借物喻人的寫法,并根據課文內容重新感受這種寫作手法的重要性,同時深切體會文章中傳遞的做人的道理。
基于兒童精彩觀念的融合育人,不僅需要學生在課內進行探索思考,更要學生在課外拓展延伸。正所謂“得法于內,得益于外”,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精彩觀念需要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延伸、遷移,這樣才能將觀念轉化為實踐,并融入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之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對課內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學生拓展學習,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中形成更多的精彩觀念,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指導中,教師根據《竹節人》《宇宙生命之謎》等課文設計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開展實用性閱讀與交流,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然后設計“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學習探究活動,推薦《成為一顆星》《中國民間玩具》《巧游故宮》等書籍,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師還可以與其他科任教師合作,開展跨學科學習:學生在勞動教師的帶領下學習竹節人的制作和玩法,在科學教師的帶領下研究宇宙的生命之謎,在美術教師的帶領下完成故宮建筑和游覽路線的繪圖……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落實,提高了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讓學生在融合、開放的氛圍中生成精彩觀念。
總之,精彩觀念的本質特征是具有獨特性,精彩觀念的誕生對于兒童創新思維發展有益,對培養學生好學、樂學、善學、會學的良好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質疑、思考、探究的環境,引導學生形成精彩觀念,落實融合育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