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雪梅 張珣 王婧婧 胡成坤



【摘要】? 目的? ? 探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載脂蛋白A(ApoA)聯合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可靠性。方法? ? 選取2021年1—12月婺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2組血清Hcy、hs-CRP、ApoA水平差異,并對比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ApoA水平差異;比較血清Hcy、hs-CRP、ApoA陽性檢出率,分析其單項及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價值。結果? ? 觀察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Apo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心肌梗死組血清Hcy、hs-CRP水平>不穩定型心絞痛組>穩定型心絞痛組,ApoA水平<不穩定型心絞痛組<穩定型心絞痛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檢測陽性檢出率高于Hcy、hs-CRP、ApoA單項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cy、hs-CRP、ApoA單項及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47,0.728,0.714,0.962,聯合檢測診斷價值最高。結論? ? Hcy、hs-CRP、ApoA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價值,聯合檢測診斷價值更高,有助于評估患者病情變化,利于指導疾病早期診治。
【關鍵詞】? 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載脂蛋白A;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1.4?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8-002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8.009
冠心病由冠脈管腔狹窄或阻塞所致,可促使心肌血液供需失衡,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性壞死,從而誘發胸痛、胸悶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急性發作時可威脅患者生命[1-2]。依據冠心病發病特點可分為慢性冠脈疾病、急性冠脈綜合征兩大類,分別包括穩定型心絞痛、缺血性心肌病及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均需及早檢測,并予以針對性治療,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血清學檢測在冠心病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僅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特點,亦具有較高可重復性,利于疾病的早期診斷及病情評估。同型半胱氨酸(Hcy)為含硫氨基酸,正常情況下水平較低,但機體病理狀態下其水平可異常升高,被臨床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3-4]。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為炎癥標志物,臨床發現炎癥反應也參與動脈粥樣硬化進展,且冠心病發病后可見血清內存在微炎癥狀態。載脂蛋白A(ApoA)能反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合成情況,當其水平下降時則難以良好清除膽固醇,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風險[5]。三項指標均與冠心病存在密切關系,但單一檢測受多種干擾因素影響存在一定局限性,聯合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可靠性值得臨床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Hcy、hs-CRP、ApoA聯合檢測在冠心病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2021年1—12月婺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本研究已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52~75歲,平均年齡(61.85±4.38)歲;體質量指數20~29 kg/m2,平均(24.69±2.14)kg/m2;疾病類型:穩定型心絞痛24例,不穩定型心絞痛20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基礎疾病:高血壓28例,高血脂20例,糖尿病12例。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50~77歲,平均年齡(61.79±4.32)歲;體質量指數19~28 kg/m2,平均(24.65±2.08)kg/m2。2組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等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 入選標準? ? 納入標準:觀察組經冠脈造影、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精神狀態正常;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肝腎嚴重衰竭;合并惡性腫瘤;伴有急慢性感染;近期接受過藥物治療。
1.3? ? 方法? ? 所有入選研究對象均常規禁食禁飲8 h,次日清晨空腹采集5 mL肘靜脈血,以3 5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6 cm,獲得血清后立即檢測。其中Hcy、ApoA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儀器選用貝克曼AU58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hs-CRP檢測使用免疫透射比濁法,儀器選用西門子BN-Ⅱ型全自動特種蛋白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所有檢測操作均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要求進行,嚴格遵循標準化程序。正常參考值:Hcy:0~15 μmol/L;hs-CRP:0~8 mg/L;ApoA:0.92~2.36 g/L。
1.4? ? 觀察指標? ? (1)血清Hcy、hs-CRP、ApoA水平:比較2組研究對象血清Hcy、hs-CRP、ApoA水平差異。(2)不同類型冠心病血清Hcy、hs-CRP、ApoA水平:比較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ApoA水平差異。(3)陽性檢出率:比較血清Hcy、hs-CRP、ApoA單項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陽性率。(4)診斷效能:繪制ROC曲線,分析血清Hcy、hs-CRP、ApoA單項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價值。
1.5? ? 統計學方法? ?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繪制ROC曲線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值,AUC值>0.9表示診斷效能極高,0.71~0.90表示診斷效能良好,0.5~0.7表示診斷效能較差,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血清Hcy、hs-CRP、ApoA水平? ? 觀察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Apo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不同類型冠心病血清Hcy、hs-CRP、ApoA水平? ? 急性心肌梗死組血清Hcy、hs-CRP水平>不穩定型心絞痛組>穩定型心絞痛組,ApoA水平<不穩定型心絞痛組<穩定型心絞痛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 陽性檢出率? ? 聯合檢測陽性檢出率高于Hcy、hs-CRP、ApoA單項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 診斷效能? ? ROC曲線分析顯示,Hcy、hs-CRP、ApoA單項及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47,0.728,0.714,0.962,聯合檢測診斷價值最高,見表4、圖1。
3? ? 討論
冠心病病因復雜,冠狀動脈是心臟供血的主要動脈,高血壓、高血脂等持續影響,可促使膽固醇等物質大量積聚于動脈壁上,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從而造成冠脈管腔不斷狹窄,最終導致相應心肌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誘發胸痛等癥狀[6-7]。而冠心病發生后隨著病情進展,還可引起心臟泵血功能障礙,促使心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增加心力衰竭發生風險,且誘發不規則心跳,進一步加重病情,故盡早明確診斷并予以相應治療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尤為關鍵。
冠脈造影為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但操作較為復雜,耗時長,且創傷相對較大,費用高,不易普及。血清學檢測具有檢測結果快、價格低廉、可重復性強等特點,僅需采集少許靜脈血便可開展檢測工作,適用于早期疾病診斷及病情評估。Hcy為冠心病獨立危險因子,人體飲食過程中可攝入較多蛋氨酸,該類物質在吸收后代謝進行脫甲基化,則形成Hcy。正常情況下機體內Hcy處于較低水平,一旦機體處于病理狀態下,則可引起Hcy代謝障礙,使得血清內Hcy水平異常升高。而Hcy具有高度反應性,能加速生成硫基內糖,使其堆積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上,并向泡沫細胞轉化,促使糖脂等物質沉積,還可增強血小板黏附能力,造成血管內皮組織損害,加快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增加冠心病發生風險[8-9]。hs-CRP為炎癥標志物,臨床認為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斑塊破裂、血栓形成過程中均存在炎癥反應。CRP由肝臟合成,正常情況下血清內處于微量狀態,一旦發生冠脈粥樣硬化,CRP、泡沫細胞等均可于動脈管壁沉積,且CRP可結合脂蛋白,激活補體系統,使得細胞吞噬能力增強,從而刺激血管內皮,使得大量炎癥介質釋放,并生成較多氧自由基,增加血管內皮損傷,甚至可誘發血管痙攣,促使斑塊破裂,最終形成動脈血栓[10-11]。hs-CRP能精準檢出低濃度CRP,利于反映體內微炎癥狀態。同時,冠心病發生及發展與血脂代謝關系密切,一旦血脂代謝紊亂,則能加速其發展。ApoA為高密度脂蛋白重要的組成部分,可良好反映體內HDL-C含量,而HDL-C可進行膽固醇逆向轉運,促使其在肝臟內轉化為膽汁酸排泄,故ApoA與膽固醇清除關系密切,有助于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12]。一旦機體ApoA水平過低,則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ApoA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急性心肌梗死組血清Hcy、hs-CRP水平>不穩定型心絞痛組>穩定型心絞痛組,ApoA水平<不穩定型心絞痛組<穩定型心絞痛組(P<0.05);聯合檢測陽性檢出率高于Hcy、hs-CRP、ApoA單項檢測;ROC曲線分析顯示,Hcy、hs-CRP、ApoA單項及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47,0.728,0.714,0.962,聯合檢測診斷價值最高。提示Hcy、hs-CRP、ApoA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價值更高,可提高診斷靈敏度、特異度。
綜上所述,Hcy、hs-CRP、ApoA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可靠性高,不僅操作簡單、可重復性強,還能大幅提高診斷效能,利于疾病的早期診斷,便于臨床盡早予以針對性治療,以改善患者心功能。
參考文獻
[1]? ? 劉向陽,唐良秋,范文茂,等.不同血壓晝夜節律冠心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水平變化及其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1):30-35.
[2]? ? SIFRI S A,SHAMMERI O A,JASER S A,et al.Prevalence of lipid abnormalities and cholesterol target value attainment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Saudi Arabia[J].Saudi medical journal,2018,39(7):697-704.
[3]? ? 程冬梅,李鵬,王甲文.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應蛋白及胱抑素C和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與冠心病的相關性[J].貴州醫藥,2019,43(7):1069-1071.
[4]? ? 許鵬,王俊杰,鄒瑞.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與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相關性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20,27(2):284-287.
[5]? ? 郝晉琳.脂蛋白a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變化與冠心病患者Gensini評分的關聯性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0):1725-1727.
[6]? ?A Vallée,Cinaud A,Blachier V,et al.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gnosis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cluding 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 index and clinical parameters[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9,37(8):1682-1688.
[7]? ? 秦偉,王清,李麗.聯合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應蛋白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2019,14(1):37-40.
[8]? ? LI S,PAN G,CHEN H,et al.Determination of Serum Homocysteine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J].The Heart Surgery Forum,2019,22(3):E215-E217.
[9]? ? 王丹,殷曉明,唐文娟,等.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和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相關性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21,24(1):63-67.
[10]? ? 陳孟金.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10):1214-1216.
[11]? ? 孟麗玲,何國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3):3967-3969.
[12]? ? 廖付軍,鮑海龍,何國祥,等.應用ROC曲線評價載脂蛋白B與載脂蛋白A1比值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價值[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20,18(11):979-983.
(收稿日期: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