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雰
[內容提要]結合中職航空服務專業學生的自身特點,組建健美操、禮儀社團等團體,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和實踐機會,使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符合企業的需求,學生的特長也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得到發揮,使學生和企業之間的認同感更強。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學生的特點,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社團活動,研究社團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對學生成長的作用以及對學生就業影響,形成社團活動的實施策略,以期能夠對各中職學生特色社團活動的開展和就業提供一些借鑒。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除了要完成學歷教育,還要面臨社會和企業的選擇。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普遍不高,實踐經歷也較少,造成學生能力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影響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還發現中職學生有不少來自單親家庭,甚至父母都不監護,僅跟隨親朋生活。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向好,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普遍提升,但在中職學校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家長只提供孩子比較充足的金錢,但在情感、心理的成長方面關懷不足。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通常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學校獲得的認同感也不高。有些中職學生明顯呈現出心理成長有所缺失,表現出冷漠、封閉、缺乏熱情甚至抑郁的狀態。
中職航空服務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的特點,普遍具有外形出眾、舞蹈音樂方面有優勢、愛表現等特點。但由于自身文化素養不高、家庭教育有問題、青春期精力旺盛但缺乏積極的釋放途徑等原因,往往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借助有針對性、有計劃的社團活動,在一個人員相對少且放松的環境中,在師生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揮學生個體的長項,拓展學生能力、關注品格養成、內化自律意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具有優美的體態、親切大方的氣質、優雅的禮儀、細致入微的服務意識,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以期對學生的成功就業產生良性作用。
我們對高一和高二兩個年級航空服務專業的110名在校生進行了調研。在調研中我們關注了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家庭成員的交流溝通情況、在校生活的興奮點。
從調查結果看,隨著北京生源數量的提高和近兩年航空專業學生生源質量的提高,學生的家庭穩定性比以往的調查結果有所提升。110名學生中有89名學生家庭情況比較穩定,學生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有人照顧生活起居,家庭有比較穩定的收入,占學生總數的81%;20名學生是單親情況,其中17名學生與父親或母親生活,3名學生獨自生活有住房,占學生總數的18%;1名學生是孤兒,由福利院撫養,占學生總數的1%。
從數字上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庭收入穩定,生活起居家長照顧得很好。由于家庭情況比較穩定,學生普遍表示能夠主動與家人交流自己的學習、愛好等。但是有大約50%的學生表示家長對這樣的話題并不感興趣,其余的學生則認為父母并不是真的特別感興趣,僅僅是因為父母的身份而不得不聽或只關心學習的部分,僅有大約20%的學生表示父母對自己的話題很感興趣,交流順暢。當遇到煩惱、問題時,86%的學生還是選擇與朋友、同學、親戚商量解決,不得已才求助家長或老師。在校園生活中,91%的學生首選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
對參與過健美操和禮儀兩個特色學生社團的52名學生的調研結果顯示:
參加社團的原因,有73%的學生是因為個人興趣,有27%的學生是老師要求參加的,而幾乎所有的學生也都加選了以下幾個原因①喜歡團隊的氛圍②喜歡社團的老師或同學③喜歡社團的活動。
學生們普遍希望社團活動以每周一次比較密集的頻率開展,說明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起因可能不一定是自己喜歡,而是社團的其他一些因素很吸引學生。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學生呢?調研結果顯示,社團最令學生喜歡、難忘的是社團里融洽的氣氛、社團活動中與老師同學齊心協力、付出努力完成任務和參與比賽或社會實踐活動。這也說明,在社團活動中,學生體會到了合作、付出帶來的快樂;同時也很享受社團活動帶給他們展示自我的舞臺。
學生對在社團里學到的知識技能的描述是健美操、舞蹈、禮儀、化妝技巧;對學到的其他方面的描述集中在團隊合作、不怕苦、舞臺經驗、待人接物、愛惜東西、謙讓、膽量大、大方得體等。社團活動對于學生就業方面的幫助,學生認為使他們有特長更自信,更容易通過面試,能迅速融入團隊。
本次調研選擇航空服務專業對口單位,共向企業現場發放調研問卷4份。其中包括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聯合航空公司、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四家單位。通過對航空服務行業從業情況和崗位能力要求的調研,我們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四家企業對航空服務行業員工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吃苦耐勞、計算機操作、英語口語、人際關系等職業素養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對溝通合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都十分看重,還有的企業對員工的抗挫折能力或組織管理能力有要求。機場崗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英語水平、禮儀規范、形象氣質要求比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和航食公司的要求更高。
“航空服務專業畢業生調研問卷”發放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份,涉及不同年份的畢業生30人。
1 部分畢業生認為在剛參加工作時,在對工作任務的理解和操作、獨立工作的能力、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外語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不足。
2 在工作崗位中,他們認為自身應該具備一定的獨立工作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及創新能力。
3 大部分實習生認為企業在實際工作中對其要求基本與企業看重的素質和能力一致,如: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吃苦耐勞、身體素質、英語水平、計算機操作、溝通合作能力等。
4 在企業中獲得職位晉升的決定因素,最主要的還是自身的技能水平。
5 畢業生普遍認為在學校學習的禮儀、口語、形體等課程在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參與過社團活動的學生感到社團活動對他們的影響很大。
綜合以上調研結果,特色社團活動對學生就業能力培養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職業道德
在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認同了社團的價值觀,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增強了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通過活動中的成功與挫折,逐步培養肯吃苦、挑戰自我的良好品質。這些都是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所應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
2 組織管理能力
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團隊中設立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和學習模式,社團成員各司其職,每個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都得到鍛煉。
3 人際交往能力
社團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和展示自我的舞臺,給學生開拓眼界,增強自信和膽量;學生學會如何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包括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上下級之間、陌生人之間,并能解決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4 培養特長
特長是企業在選擇人才時都會關注的項目,中職學生在這方面往往是欠缺的。通過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特長,可以讓學生更受企業歡迎。
社團活動的指導方案以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學觀為指導,要求負責社團活動的老師要發揮促進作用,處理好與學生的人際關系。
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首先組織老師學習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學觀,在理論的指導下調整團隊師生的關系。老師不是團隊的管理者,而是團隊的成員,是技術總監,是后勤主管。團隊活動中,老師要充滿熱情地投入,不能有些許的不情愿,而且應該是一個嚴格的技術總監,引領團隊追求卓越,促進團隊取得成就。老師要接受參與社團的學生天分、能力、性格、品行等方面的差異,讓所有學生得到老師的信任和鼓勵。教師應分擔學生的痛苦和壓力,分享學生取得進步時的喜悅和歡樂。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和了解學生的內心感受,而不是用教師的標準審視學生的一切。讓老師在社團活動中給學生以人文關懷,讓學生在團隊中感受到比父母更深入,比朋友更睿智,比老師更親切的師生關系。
根據調研結果,以“創新性、實踐性、高水平、有特色”為原則,與教務處、德育處等相關處室合作研究并推出開創性的社團活動課程,將特色社團活動納入我校專業選修課程中,對課堂成果進行及時跟蹤,對課堂質量進行適時監督。
為了切實達到社團活動的效果,對于選課人數上有限定,原則上選課人數不應超過20人。選擇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來授課,保證教師能夠貫徹方案的指導思想,課程的內容設計合理,教學方法靈活,保證同學的參與度。同時,老師還應該對專業、企業的需求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實踐證明,學生社團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平臺。學生一旦參與到社團,都能很快感受到社團的影響力,老師也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變化。
為了實現社團活動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方案中對于社團學生的管理形式和學習形式做出描述。改變以往老師管理學生的模式,我們要求社團采取隊長負責制的管理方式,由師生共同選出隊長,社團活動的管理由隊長完成,教師指導學習內容的安排,學習過程采用以老帶新的模式,由隊長安排新老搭配的組合。社團活動的時間除了固定時間外,根據需要,隊長負責安排臨時性活動時間并負責考勤。當社團有社會實踐活動時,由隊長根據訓練情況安排參與人員和分配任務。對于社團活動所需的物質要求,由隊長和老師溝通,老師負責跟學校協調。社團的固定資產由隊長安排專人負責。
社團活動的考核方式采用成果展示方式。健美操社團固定的展示有全國和北京市中職文明風采大賽、北京市青少年健身操大賽、學校技能大賽展示、學校新年聯歡會等。這些展示活動需要社團師生付出很多時間和心血來籌備,更要求團隊必須齊心協力,才能取得好成績。而且由于經費所限,社團需要克服很多困難,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而一次比一次更大的舞臺,一次比一次更強的對手,也激勵著團隊更加自信,讓同學們更加熱情、大氣。
禮儀社團的展示則體現在完成高端禮儀服務任務中。我校有“中華禮儀之花”的美譽,市區各級活動的禮儀服務任務常常交給我校,我們的禮儀社團責無旁貸。禮儀社團成立以來,共完成禮儀服務任務40余次,參與人數達300余人次。其中在北京APEC會議服務中,禮儀社團全體成員均被選中,參與到水立方和頤和園接待各國首腦及配偶的服務任務中。這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開闊了眼界、見了世面,更重要的是在服務中學會了待人接物。
當然,風光的背后,同學們也感受到工作的辛苦,禮儀服務任務經常要承受天氣的考驗,忍著穿著高跟鞋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的疼痛,還要面帶微笑,端著沉重的托盤還要面帶舉重若輕的神情,同學們如果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吃苦精神是無法順利完成任務的。
畢業生楊柯同學、左少穎同學在校時是我們第一批健美操社團成員,通過參加社團活動,磨煉了她們的意志,塑造了她們的體型,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她們的自信。畢業實習時,跟同年級20余名同學一起都被首都機場安保公司面試合格,成為安檢員。經過4年多的工作,目前留在安檢崗位的只有這兩位同學。經過對這兩位同學的追蹤,我們發現她們留下正是因為她們的健美操特長,使她們加入了安保公司的職工演出團體,常常代表公司或班組參加一些企業文化活動,這讓她們在公司很有歸屬感,也是她們克服安檢員工作辛苦的重要心理動因。同時,她們也覺得在學校參加健美操社團時,都是課余時間訓練,訓練強度大、難度大,她們在團隊力量的支持下都堅持了下來,這種經歷讓她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迅速適應了高強度的工作,也很容易跟同事融合在一起。
為了給學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臺,征集學生意愿,我們健美操社團和禮儀社團的骨干、高二年級趙乃漩、裴若夢和王伊麗同學參加了北京市中職技能大賽模特專業比賽。面對這樣的跨界比賽,她們從頭學起,經過艱苦的訓練,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登上了T臺賽場。作為唯一一支航空專業隊伍,我們取得了兩個市級三等獎的好成績。航空專業的孩子們可以在T臺上閃亮,也依賴于社團的培養。在一個月的賽前集訓中,三位同學每天都要穿上10cm的高跟鞋和泳裝,伴著音樂反復地走上幾個小時,這種意志力正是在社團活動中積累起來的。目前,獲獎的兩位同學已升入大學航空專業學習,向著飛上藍天的夢想努力。
2017年北京APEC會議,北京迎接各國首腦,展示國家實力。在這個盛會上,我們社團的同學們都有幸入選服務人員的隊伍。在水立方和頤和園的活動中,都有社團學生的身影,為各國首腦和夫人服務。以十五六歲的年齡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務,孩子們表現得非常沉穩、大氣,這與我們社團經常參與市區各級禮儀任務是密不可分的。平時開眼界見世面,讓學生們能夠以一顆平常心面對服務對象,得體地完成任務。當然,這個經歷也是學生們一生中閃亮的時刻,極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我校航空專業的兩個特色社團成立后,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已經成為學校的知名社團,也吸引了其他專業有興趣的同學。目前航空專業社團開始在全校招募。追蹤我們社團的成員,目前大都在工作崗位上有良好的表現,受到就業企業的歡迎。
通過研究,我們確實感受到,在中職學校里有針對性地開展與專業相關的特色社團活動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非常有效果。中職學生年齡較小,還不可能像大學生一樣根據自己的意愿開展社團活動;中職學生的社團活動也與普通中學的學生社團有所區別。社團活動應該是課堂學習的一種有效補充,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的有效社團活動才能實現對中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良性影響。社團老師要有意識地將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思想貫徹到社團活動中,來設計開展教學活動。我們生成的社團活動指導方案和社團活動的課程化,都體現了努力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初衷。同時也要關注到,不同專業的學生有所差異,甚至家庭成長背景也有所差異,未來職業素養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想通過社團活動影響學生就業能力,就要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業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社團活動也應該成為學生接觸社會、接觸企業、接觸他人的一個途徑。
通過社團活動,讓學生們不斷地探索和成長,使學生具備職業技能、職業道德、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優勢,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步入社會,入職工作。通過社團帶領學生參與具有特色的活動,來擴大社團的影響力,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新精神、創優精神,構建能夠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有特色的中職學生社團。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社團還要關注課程思政的融入,在活動中融入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通過社團組織,有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同時,社團具有傳播、發散良性思想觀點的作用,有利于減輕學校思想教育的工作量,提高德育成功率,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為自身就業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