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 歐陽毅 楊露露



【摘要】? 目的? ? 分析體感音樂結合行為訓練治療抽動障礙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 抽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瑞金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收治的輕中度抽動障礙患兒60例,隨機分為常規組(30例,常規硫必利片口服治療)和觀察組(30例,常規治療基礎上予體感音樂床療法+行為訓練),統計對比2組患兒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的抽動程度評分(YGTSS)、少兒主觀生活質量評分(ISLQ)及臨床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 2組患兒治療前、治療后10 d的YGTSS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但治療15 d、30 d、45 d、60 d后觀察組患兒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ISLQ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常規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 ? 在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開展體感音樂結合行為訓練,可取得顯著治療效果,有效改善患兒抽動障礙,且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抽動障礙;藥物治療;體感音樂;行為訓練
Effect of somatosensory music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training on tic disorder
Liang Hui,Ouyang Yi,Yang Lulu.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Ruijin City,Ruijin,Jiangxi? 342500
【Abstract】? Objective? ?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omatosensory music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ic disorders. Methods? ?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60 children with mild to moderate tic disorder diagnosed in the pediatric clinic of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above-mentioned period. All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30 cases,routine oral treatment with tiapride tablets)and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somatosensory music bed therapy+behavioral training),The twitch degree score(YGTSS),children's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ISLQ),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slq scor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YGTSS score before and 10 days after treatment(P>0.05),but the YGT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15 days,30 days,45 days and 60 days of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P<0.05),and the islq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P<0.05)。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children in the rout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 ?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the treatment of somatosensory music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training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effectively improve children's tic disorder,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Tic disorder;Medication;Somatosensory music;Behavior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R49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3-0001-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3.001
抽動障礙多起病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慢性精神神經障礙疾病,誘因復雜患者,通常表現為不由自主、反復、快速的一個部位肌肉或多個部位肌肉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部分會表現為眨眼、吸鼻、擠眉、搖頭、聳肩等,有些孩子還會出現模仿行為,發出類似動物的叫聲,哼哼聲等[1]。當前臨床對于抽動障礙患兒的治療以硫必利片口服為主,作為抗精神病藥物,主要作用于中腦和邊緣系統的多巴胺神經,對其功能亢進有抑制作用,用于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可通過拮抗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起到顯著的安定和鎮靜效果[2]。但長期使用藥物治療,可一定程度上導致耐藥性,無法取得理想遠期療效,且其藥物副反應增加患兒身心負擔。因此,尋求對抽動障礙患兒更佳的治療方案成為研究重點[3]。體感音樂是通過設計各種趣味音樂行為,為患者帶來身心影響效應,在專業醫師的參與和引導下,經歷各種音樂體驗,以此達到消除心理障礙并促進身心健康恢復的治療措施。行為訓練則是行為障礙患者的常用干預方式,對促進運功神經功能恢復具有積極作用。二者聯合用于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可有效調節其心理障礙與腦部神經功能,緩解或消除患兒的抽動障礙[4]。本文就體感音樂結合行為訓練治療抽動障礙的療效展開進一步觀察,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臨床資料? ? 抽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瑞金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收治的輕中度抽動障礙60例患兒,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常規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15歲,平均年齡(10.98±2.37)歲;病程1~3年,平均(2.13±0.37)年。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5~15歲,平均年齡(11.02±2.09)歲;病程1~3年,平均(2.09±0.35)年。2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所有患兒均符合《兒童抽動障礙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7實用版)》[5]中的抽動障礙診斷標準,均存在1種或多種運動性抽動/發聲性抽動,均排除因藥物或內科疾病所致抽動障礙。本次研究取得研究對象監護人的知情同意,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 方法
1.2.1? ? 常規組? ? 使用硫必利片(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306,規格0.1 g)口服治療,每次50 mg,每天2次。
1.2.2? ? 觀察組? ? 在常規組患兒治療基礎上,增加體感音樂椅結合行為訓練療法進行治療:(1)體感音樂椅:播放音樂每次30 min,每天1次。(2)行為訓練:在患兒發病時,給予照鏡子或提醒等方式,使患兒意識到自己發病,與患兒進行溝通,詢問患兒發病前和發病時是否存在緊張、恐懼、沖動、肌肉痙攣等先兆反應,并引導患兒應用與抽動癥狀相競爭的拮抗、競爭運動來抑制抽動動作的發生,并加強對異常運動肌肉的對抗,持續5 min,每天2次。2組治療時間均為2個月。
1.3? ? 觀察指標? ? (1)以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YGTSS)評估2組患兒治療前及治療10 d、15 d、30 d、45 d、60 d后的抽動程度,此量表分別評估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且對每類抽動進行五個方面的評價,即抽動的數量、頻度、強度、復雜性、干擾,每項0~5分評分(最低0分為無影響,最高5分為嚴重影響)。(2)以少兒主觀生活質量問卷(ISLQ)評估2組患兒治療前后的主觀生活滿意度,包括總體水平、成分水平、維度水平等3個水平;認知成分、情感成分等2個成分;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學校生活、生活環境、自我認識、抑郁體驗、焦慮體驗、軀體情感等8個維度,共52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3)臨床總有效率:臨床治愈:抽動癥狀基本消失,YGTSS評分減分率高于95%;顯效:抽動癥狀明顯改善,YGTSS評分減分率70%~95%;有效:抽動癥狀有所改善,YGTSS評分減分率30%~70%;④無效:抽動癥狀無改善或加重,YGTSS評分減分率低于30%。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4)統計對比2組患兒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納差、腹脹等)、頭暈頭痛、皮疹、血壓波動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 統計學方法? ?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患兒不同時間段的YGTSS評分分析? ? 2組患兒治療前、治療后10 d的YGTS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15 d、30 d、45 d、60 d觀察組患兒的YGTSS評分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 2組患兒治療前后的ISLQ評分對比? ? 2組患兒治療前的ISLQ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3? ? 2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對比? ?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3。
2.4? ? 2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 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4。
3? ? 討論
抽動障礙屬于兒童期高發的發育障礙性疾病,是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神經精神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無目的、不自主的、反復的、快速的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肌肉運動性抽動或發聲抽動,并伴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強迫性動作和思維或其他行為癥狀;且此類患兒心理負擔較重,多存在擔心自身癥狀表現會被嘲笑,進而引起自卑、孤僻等情緒、行為障礙,是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發育的慢性疾病之一[6-7]。
當前臨床對于兒童抽動癥障礙的主要病因尚未明晰,已有多項研究證實與遺傳、神經生化異常、腦結構或功能異常,以及心理因素和免疫因素等有關,此病的并發癥機制也尚未明確,目前多認為與遺傳、神經遞質、神經生理、環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等有關[8]。硫必利口服為當前臨床對于抽動障礙患兒的主要治療手段,作為苯酰胺類抗精神病藥,進入機體能直接作用于中腦邊緣系統,起到抑制多巴胺能神經功能亢進作用,且對感覺、運動方面神經系統病癥及精神運動行為障礙具有良效,除具抗精神病、安定、鎮靜作用外,還有鎮痛、鎮吐、興奮胃腸平滑肌等作用。將其用于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可有效改善患兒抽動癥狀,但抽動障礙患兒的治療周期較長,長期使用此藥可引起頭暈、嗜睡、錐體外系癥狀等不良反應,且一旦家長和患兒依從性差,擅自停藥,即可導致病情反復[9]。
音樂是一種聲音的振動,而人體本身是由諸多振動系統構成(如心臟的跳動、腸道的蠕動、腦電波的波動等),因此人體內振動系統可與音樂共振,激發身體的松弛反應及系列生理效應,促使組織器官分泌一種生理活性物質,調節血流動力學和神經,產生積極的心理作用[10]。而體感音樂是整合音樂中16~150 Hz低頻部分電信號,主要通過換能器轉換成物理振動,作用于人體傳導感知,此振動頻率舒適感最佳,是臨床上安撫患者情緒的常用手段[11]。將其用于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可通過調節血運,舒緩緊張情緒與心理負擔。行為訓練是肢體障礙患者的臨床常用治療手段,可起到恢復并控制肢體神經功能的作用,在臨床肢體障礙患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認可[12]。將其用于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可通過提升患兒對自身行為的管控能力及對環境因素的調控能力,達到減少抽動癥狀發作的目的。將兩者聯合用于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可在改善病情的同時,通過減少癥狀發作來樹立治療信心,紓解心理負擔,使其持續依從治療方案,并以此形成良性循環,促進病情持續好轉。再加上兩者作為心理安撫和暗示療法,不存在藥物反應,不會增加硫必利的不良反應,還可通過顯著治療效果,縮短用藥周期,減少用藥劑量,一定程度上降低硫必利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遠期療效更有保障。但須注意,在治療期間應叮囑患兒與家屬不可操之過急,嚴格遵循醫囑,不可私下加練,以免引起急性肌張力障礙,延長治療周期和影響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體感音樂結合行為訓練治療的觀察組患兒治療后15 d、30 d、45 d、60 dYGTSS評分顯著低于單一使用硫必利口服治療的常規組患兒(P<0.05),ISLQ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
由此可見,體感音樂結合行為訓練治療抽動障礙患兒,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對抽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治療中開展體感音樂結合行為訓練可取得顯著效果,有效改善患兒抽動障礙,且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 牛文琪,周益凡.體感音樂療法結合呼吸訓練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構音障礙的療效觀察[J].飲食保健,2016,3(3):27-28.
[2]? ? 張瓊月,蔣運蘭,謝蘭蘭,等.體感音樂療法對睡眠障礙患者干預效果的系統評價[J].醫學信息,2018,31(17):163-165.
[3]? ? 王文娟,劉蕓,申佳鑫,等.聆聽音樂與體感音樂對痙攣型腦癱患兒下肢肌張力、關節活動度的改善效果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5):851-853.
[4]? ? 吳東亮,關楚翹,杜潔,等.捏脊聯合體感振動音樂療法治療3~5歲生長遲緩患兒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1):109-112.
[5]?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兒童抽動障礙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7實用版)[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7,32(15):1137-1140.
[6]? ? 馬秀虎,黃保太.齊拉西酮合并感覺統合訓練治療抽動障礙療效分析[J].精神醫學雜志,2017,30(4):301-302.
[7]? ? 孟萌,王曉輝,吳紅梅,等.體感音樂療法聯合膳食干預對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及獨立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9):1331-1336.
[8]? ? 李玲,湯德智.體感音樂干預結合早期康復運動對ICU機械通氣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發生率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7):1231-1234.
[9]? ? 劉惠.早期耐力訓練聯合體感音樂對ICU機械通氣患者獲得性神經肌肉功能障礙的影響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20,29(9):945-947.
[10]? ? 楊凡,張紅敏.早期體感音樂療法配合指壓穴位刺激防治AECOPD機械通氣患者ICU獲得性虛弱的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26):2954-2957.
[11]? ? 沈惠娟,朱潔,賀雪.小兒智力糖漿結合心理行為療法治療兒童抽動障礙療效觀察[J/CD].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A1):178-179.
[12]? ? 雷治國,馬越,于利娜,等.體感音樂治療聯合四肢聯動訓練對痙攣期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20,29(7):676-678.(收稿日期: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