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洋,王 杰,王國榮,莫 麗,楊 雁
(1.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2.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升,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華留學[1]。留學生教育事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進一步深化改革,招收和培養優秀國際學生,促進中外青年共同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人才支撐,是來華留學事業新的時代使命。加強多元文化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留學生來華留學,在促進中外人民的交流和友誼,提升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影響力等諸多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3]。來華留學教育也是連接我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有助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樹立大國形象,還可以滿足我國對優秀專業人才的需求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發展[4]。
機械類專業作為現代制造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是留學生選修的熱門專業之一。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我國高等工科類院校機械專業學生必修課程之一,其為培養留學生專業知識和綜合實踐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5]。但目前高校留學生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方案和課程制定還存在諸多問題[6]。因此,針對性開展“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建設與改革探索具有重要意義[7,8]。
目前很多教師已經多年不接觸英語,英語聽寫能力直線下降,與留學生交流起來非常困難,在課堂上存在表達不準確,發音不準、用詞不當等問題。雖然一些非英語母語的留學生經過專業的英語培訓,但英語發音還是帶著濃厚的口音,難以理解[9]。該課程的儀器設備和課程講解中有很多生僻的專業名詞,教學老師不僅需要準確講解各個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還需要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講解清楚,這就需要極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專業能力。
目前大部分院校為了確保與中文課程的一致性,大多數直接采用國產教材或中文教材的譯文版本和課件[10]。雖然國內有許多教材和配套教學材料,如教學指導書、實驗指導書、多媒體課件等,但這些教材內容重復度較高。如果直接采用國外教材或國內全英文教材,由于工程背景、內容、編寫思路的差異,一方面增加教師教學難度,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教學內容與留學生原來學習的課程脫節。
大多數留學生長期受到西方教育模式的影響,他們從小接受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可能不適應中國傳統的以老師單向主導的教學模式。另外,留學生與國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有很大區別,留學生更喜歡探討式教學模式,但目前國內留學生教育完全照搬國內的教學方式。高校需對不同國家、不同基礎的留學生采取多種教學方模式,而且有必要根據辦學特點和特色專業,適當調整課程教學模式。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留學生對課堂紀律重視程度不夠,時間觀念不強,課堂上隨意出入,上課遲到現象嚴重。同時,留學生課堂上表現活躍、善于思考,在課堂上喜歡直接提問,根本不會考慮是否打斷教師的教學思路和影響課程紀律。
由于留學生的文化背景不同、認證規律不同,課程難易程度不同,導致留學生之間的專業基礎差距懸殊[12,13]。而中國的教育體系相比國外更加扎實,本土學生都經過嚴格的考試選拔,其綜合水平差距不大。該課程涵蓋了理論力學、材料工藝等復雜知識,需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這對留學生的課程學習造成了一定困難。
目前國內大部分課程成績考核主要是由出勤簽到、考試成績組成,考核形式單一。考試成績考察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背誦情況,無法體現實際應用能力和課程參與度?!皺C械設計基礎”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普遍存在課程參與度低、作業抄襲嚴重等問題,導致單純的理論成績考核體系成績區分不明顯,無法區別留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國際化師資隊伍是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前提和基礎。高校需要在原有中文機械教學團隊的基礎上,抽調部分英語基礎好的教師參與校內英文教學能力培訓和海外留學培訓。高校組織外語系教師對這類教師進行英語表達和教學技能培訓,重點加強全英文口語表達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高校還應建設和完善海外人才培養計劃,資助從事留學生授課的年輕教師到國外高校進修培訓。教師在國外培訓期間,需全程跟著導師完成教學方案指定、課程教學、作業輔導、課后答疑、操作實踐等環節,全面體會和學習國外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方法、課程實踐等。
選擇“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資源時不能完全使用現有的國外或國內教材,需要做針對性修改。教材和講義需增加基礎知識的占比,簡化或刪減一些專業性很強但實用性不高的內容,增加工程實際應用案例講解、應用設計等。多媒體課件應根據修改后的教材和講義作相應修改,通過視頻、圖片和動畫等形式闡述課程內容。在實驗教學環節中,鑒于中文實踐指導手冊注重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操作,需要編制重要章節的實驗指導手冊和實驗報告文本。
在教學模式制定上,應考慮留學生專業知識基礎和西方教學環境。在課程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板書和課堂討論的模式。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圖文并茂、三維展示和動畫講解一些復雜的機械結構和運動原理。課堂板書可更好講解理論知識和公式推導。相比于多媒體教學,課堂板書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理論推導等深層次內容,從而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習理論知識。對于一些引導性的知識,多媒體教學和板書講解并不能讓留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就需要設置課堂討論環節,激發留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我國主流的教學方法是以單方面授課為導向的LBL,該方法要求教師在規定課時完成教學大綱任務,這并不適用于留學生課程教育。因此,我們需要采用MOOC、PBL 和翻轉課堂為主的教學方法。MOOC的多元化資源可以使留學生獲取到其他優秀高校的教育資源,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4]。PBL 通過引導和提出問題來調動學習積極性,有效培養留學生自主思考和思維創新能力[15]。翻轉課堂將實時講解和PPT 演示相輔相成,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團隊合作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能動性[16]。采用課前MOOC、課中PBL 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讓留學生通過在線課程完成自主學習,并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反饋評價來完成知識的理解。
針對留學生課堂紀律重視程度不夠、時間觀念不強、課堂上隨意出入及上課遲到嚴重的現象,可以采用現代化的網絡教學輔助軟件進行管理,如學習通、長江雨課堂等APP。采用這些教學輔助軟件進行出勤簽到、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布置等,還可以將一些學習資料和教學視頻上傳至平臺,供學生課后鞏固學習成果。
針對現有課程考核體系單一的問題,提出了“上課問答、試卷考試、實踐教學、課程參與度”的多元化考核體系。實踐教學是機械設計課程的必備要素,從出勤情況、實踐操作、書面報告等多方面進行考核,真正發揮機械實踐類課程特點,并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留學生的實驗習慣。課程參與度是對留學生的MOOC課前學習情況和翻轉課堂講解情況的綜合評價。該多元化考核體系以留學生課前學習、課堂表現、實踐教學等方面綜合評價留學生課程掌握情況,更注重留學生的知識掌握、參與過程、實踐過程,以實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針對來華留學生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通過英語教學培訓和海外人才培養來建設國際化師資隊伍,加強全英文教學模式和師生交流;針對國內外教學資源差異大的特點,建設綜合性課程教學資源;考慮到留學生專業知識基礎和適應的西方教學環境,采用多媒體、板書和課堂討論教學模式;采用MOOC、PBL 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培養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現代化網絡教學輔助軟件提升留學生的時間觀念和課堂紀律性;建立課前學習、課堂表現、實踐教學等方面的多元化課程考核體系。提出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考核體系可從多個方面激發留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授課教師和留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提升“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