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日報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高度關注,反復強調、反復叮囑、反復要求。在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總書記指出,“要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對于全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全省各級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生態保護政治責任,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發展與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豐富與發展,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具有重大的思想價值和現實意義。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必須始終牢記的“國之大者”,作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關系,按照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轉變思路、擴寬新路,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要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遵循“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荒則荒、宜沙則沙”的原則,實施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要守護好黃河母親河,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作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嚴格落實“四水四定”要求,嚴格執行黃河保護法和相關規劃,堅持減沙控沙、治水治污、優能優產、利民惠民并舉,統籌做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和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城鄉生活污染防治及礦區生態環境整治等工作,努力讓母親河更加健康、更加美麗。要當好秦嶺衛士,堅持從守護中央水塔、中華民族祖脈的高度健全秦嶺常態化長效化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大系統治山、條例護山、規劃控山、智慧管山力度,搞好動態排查整治,完善監管體系,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要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全面推進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統籌推進污染治理和水質保護,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強化尾礦庫污染治理,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要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扎實開展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同時要堅持地下和地上齊抓,持續強化水污染、土壤污染風險防控。
要以系統觀念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必須強化系統觀念,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要立足省情實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堅持先立后破,促進煤炭減量替代和清潔高效利用、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當前,全省正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要將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同開展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全過程、各環節。要與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結合起來,嚴把項目建設環保關,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進,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繪就最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