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酒泉 王興兵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質量不斷提升,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成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有關資料顯示,至2020年底,我國非公經濟注冊資本已超過165萬億元,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占比超過50%;GDP占比均超過60%;技術創新和新產品占比超過70%;吸納城鎮就業超過了80%;對新增就業貢獻的占比超過90%。這些數據足以表明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非公有制企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目前,非公企業從業人員在我國工人階級隊伍中已占多數,是我黨群眾基礎最集中的領域。非公企業的出資人群體,以及由非公經濟管理人員、自由職業者、專業人士等衍生的新興階層,掌握著大量社會資源,社會影響力巨大,他們能否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和我們達成共識,跟我們風雨同舟,直接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因此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迫切需要。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和開展黨的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是黨的領導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保證。目前,各級黨委在非公經濟黨的建設領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經濟獨特的所有制形式,勢必導致非公經濟黨的建設工作不可能像機關黨建那樣基礎扎實,也不像國企黨建那樣組織嚴密,非公經濟黨建工作有其特殊性,他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非公企業產權屬于私人,黨的組織在企業中沒有決策權。黨組織的建立、活動,都必須取得企業主的認同和支持。部分企業主認為,經營企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最大的利潤,企業領導的核心任務就是生產經營和管理,黨建是“附帶”工作。他們對黨建工作缺乏熱情,大多數都是被動應付,有的是為了應付上級黨組織的檢查,也有的把黨建工作作為企業的一種廣告宣傳。部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主管部門認為非公企業自負盈虧,產權私有,黨組織“伸不進手”也“抓不好”;只要企業能經營、能正常納稅即可。黨建工作只停留在文件上和口頭上,落實不到位,造成了“上面不管不抓,下面一盤散沙”。其直接后果就是非公黨組織作用發揮不理想,甚至造成非公黨組織成為擺設。而黨員自身則認為自己只是“打工者”,拿企業主的錢、歸企業主管,干好本職、保住飯碗就行了,不愿發揮也難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的甚至對自己的黨員身份諱莫如深,成為不愿接轉組織關系的“掛名黨員”、組織關系揣在懷里的“口袋黨員”。長此以往,導致非公經濟黨組織有名無實。種種情況,導致非公經濟黨組織地位尷尬,其作用難以真正發揮。如何抓好抓實非公經濟黨的建設工作,真正發揮非公經濟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領作用,已經成為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一項重要課題。
金塔縣甘肅興農辣椒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冊資金8000萬元。到2020年底,興農辣椒公司已經發展為擁有固定資產2億元,年營業收入2.4億元,年納稅2500千萬元的農業綜合型龍頭企業。該公司成立之初,就成立了黨支部,把黨建工作作為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實踐和積極的探索,走出了一條非公黨建工作與非公企業發展同頻共振、互促共贏的新路子。
1.立足企業生產經營、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企業黨支部自始至終秉持服務理念,把保證企業正常運轉和經營作為黨支部工作的第一要務。作為涉農企業,解決季節性用工問題是關鍵。正常情況下崗位工人為120人,但是每到辣椒收購季節,用工人數要達400人。每年秋季,黨支部都通過網絡、政府公告欄、勞務中介發布招工信息,并組織人員深入鄉村地頭勸說動員農民進廠務工,并為他們爭取更高薪酬,保證了企業的正常用工,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由于廠區面積小,導致辣椒晾曬場地不足,黨支部積極和縣國土、環保等部門協調對接,在城南爭取了1平方公里的空地專門晾曬辣椒。每年秋季城南公路沿線成片晾曬紅彤彤的辣椒,為金塔增添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隨著辣椒市場需求的高質量和多樣化,傳統的辣椒品種在色澤、辣度方面已經不適應當前市場,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盈利和農民的收入,黨支部組織人員與農業主管部門和各鄉鎮對接,并深入田間地頭推廣新品種。為農民免費提供價值50多萬元的辣椒幼苗。通過新品種推廣,不但解決了辣椒品質問題,也進一步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2.暢通職工訴求渠道,有效協調勞資關系。黨支部通過設置“意見箱”,及時征集黨員職工有關企業發展、職工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及時掌握黨員職工思想動態。先后征集到有關優化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7條、改善企業職工工作環境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3條,幫助企業職工解決實際困難、需求問題17個。2016年將改良炒制辣椒醬口味,開拓南方市場的意見建議在企業黨員職工中進行推廣,激發職工為企業出謀劃策的積極性,不斷提升主人翁意識。支部班子代表企業對做出崗位貢獻突出的黨員、職工進行獎勵,對家庭生活困難的黨員、職工進行救助,并設立了困難職工救助基金和職工子女助學基金,先后救助困難黨員、職工、優秀職工及家屬80余名,獎勵和資助職工子女上學14名,通過表彰獎勵先進、困難救助、入學資助等形式開展物質和精神雙重關愛,解決了黨員職工后顧之憂,激發了職工“愛企如家”的情懷,達到了凝心聚力的目的,促進勞資關系的和諧穩定。
3.立足企業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活動。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下,黨支部充分利用工余、節假日等時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小活動,豐富組織生活,將活動范圍適度擴大到管理層。結合黨員固定活動日,在春節、元旦、七一、國慶等重大節日,組織職工開展拔河比賽、籃球比賽、紅歌比賽、趣味運動會、職工家屬聯誼會、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文化體育活動。在生產一線組建“黨員攻堅隊”,設立“黨員責任區”,評選“黨員先鋒崗”,積極組織黨員和職工開展技術攻關和“五小”(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技術創新活動,弘揚創新精神,不斷激發職工的創造活力和創新熱情。通過組織傳統文體活動、開展創意組織生活、實施技術創新活動,培養黨員職工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和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和黨組織的凝聚力,逐漸形成了以“共享、共贏、共榮”為主題的企業文化。自2015年以來,該公司研發新產品15種,獲得專利28項,2015年9月通過了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在此期間,共有13名工人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有22名工人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4.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履行社會責任。黨支部積極引導企業廣泛參與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慈善公益事業。精準扶貧開展以來,該公司黨支部先后聯系150戶精準扶貧戶,先后投資50萬多元,每年為每個精準扶貧戶無償提供價值800元的高產辣椒苗,并在種植、日常田間管理等環節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在秋天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全部收購辣椒,使精準扶貧戶真正通過自己的勞動拔除了“窮根”,實現了產業脫貧。2018年以來,該公司籌集資金6.2萬元,購買圖書8000多冊,捐贈10個鄉鎮中心小學成立了校園圖書館;為縣婦聯主辦的“全縣廣場舞大賽”贊助資金3萬元;積極參與“共享胡楊、共植綠色”活動和“我在金塔有棵胡楊”義務植樹活動,累計植樹2萬多棵,捐助資金10萬多元。
興農辣椒產業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通過找準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的結合點,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有機結合起來,著力營造“企業需要、黨員歡迎、職工擁護、業主支持”黨建格局,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雙贏”。
1.強化黨組織服務功能,得到了企業主的認可和支持。該公司從成立到發展壯大,企業黨組織和公司黨支部始終著眼于雙方的共同點出發開展工作,求同存異,不是片面的強調黨的領導。而是在工作合作中讓企業主看到了企業黨組織的工作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有利于企業經營目標和經濟利益的實現,從而使業主認識到企業黨組織在促進企業發展、增加經濟效益等方面目標是一致的,讓企業主樹立了“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強了就是競爭力”的理念,并從這種認同感逐步發展到與企業黨組織建立起互相配合、互動互利的工作關系。
2.發揮黨組織協調功能,有效協調關系化解了各種矛盾。企業的發展不是孤立的,任何企業在現實的發展中都會與社會各方面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黨支部充分發揮企業與社會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協調各方關系,為企業營造了健康平穩的發展環境。通過加強企業黨建工作,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影響力、號召力得到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成為企業穩定員工隊伍,引導企業職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有效手段。不僅發揮了企業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增強了黨組織對黨員的先鋒意識教育及其在職工群眾中的影響力,而且及時掌握了職工隊伍中一些不穩定因素和傾向性問題,使影響企業和諧穩定的各種隱患及時化解在萌芽狀態,從而構建起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共謀發展的勞資關系,推動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3.注重黨組織引導功能,促使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謀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黨支部注重引導企業自覺履行保證產品質量、保障生產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員工權益、遵守法律、崇尚道德、參與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成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強大動力。同時注重引導企業主切實踐行“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的理念,切實為社會做實事、幫群眾解難題,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中樹立了良好形象。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又能提升自身形象和影響力。
4.突出黨組織引領功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全面發揮。非公有制企業處于各種信仰、思潮相互影響、相互碰撞的“交匯點”,職工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益多樣化、復雜化。黨支部注重把關定向,引領企業文化,凝聚職工思想、打造團隊精神、培養職工的社會責任意識,把黨的理論優勢轉化為企業文化優勢,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人才優勢,切實發揮了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推動職工立足崗位創新攻關、奉獻爭先,及時破解了企業發展中瓶頸問題,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塑造了企業良好形象。并充分發揮黨員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作用。讓黨組織“活了起來”、黨員“動了起來”、職工“跟了上來”,真正讓黨員在企業中“扛大梁、挑重擔、作貢獻”中做成為表率,為企業發展積蓄了更充足的發展“燃料”。
1.非公黨建工作要“實”起來,必須在服務企業上有成效。非公企業黨建要始終堅持化“虛”為“實”,關鍵是要緊扣企業發展強服務、求實效。非公企業黨組織要主動“服務企業、服務職工、服務社會”,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凝聚廣大職工智慧和力量,才能使黨建成果真正“看得見,摸得著”。
2.非公黨建工作要“活”起來,必須在協調關系上有辦法。非公企業黨組織是黨在企業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的重要保障。黨建工作只有充分協調企業主、地方黨委、政府部門、企業職工之間的關系,在外充當“調和劑”,協調各方關系,在內充當“潤滑劑”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才能使黨組織在企業落地開花、茁壯成長。
3.非公黨建工作要“亮”起來,必須在引導企業上有特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要顯特色、創亮點、有影響,在外必須要引導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在內要注重黨建工作載體的改革創新,將黨建工作扎根企業文化的土壤,培育積極向上、與時俱進的企業精神,才能使黨組織更好地發揮鼓士氣、聚民心的作用,打造特色鮮明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新品牌。
4.非公黨建工作要“強”起來,必須在引領黨員上有作為。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黨員彰顯先進性是黨組織作用發揮的前提和基礎。非公企業黨組織只有將調動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作為首要任務,充分發揮“一個黨員一面旗”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團結帶領廣大職工主動作為、自覺奉獻、爭當表率,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新形勢下,非公經濟黨的建設工作,是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關鍵性工作,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全面領導的基礎性工作。只有立足企業實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認真抓好黨組織的協調功能,主動踐行黨組織的引導功能,全面夯實黨組織的引領功能,把握企業政治方向、引領企業先進文化,才能夠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激勵斗志,才能夠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使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實效化、科學化”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