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柳州 盧會蘭
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愈發重視區域經濟發展,針對區域經濟提出各種相關政策,給區域經濟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從目前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其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從整體角度來看,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核心內容并未出現明顯改變,但在表現特征方面存在較強的差異性。如區域經濟不均衡、區域經濟發展速度過慢等問題,給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阻礙。針對該種情況,相關研究人員應進一步研究區域經濟學范式結構的演進和應用,來填充經濟理論方面的缺陷,從而推動區域經濟向預期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文通過闡述區域經濟學理論為基礎,讓相關人員能真正意識到研究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的意義,再著重探究演進和應用拓展兩個方面,確保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實現健康發展。
從本體論方面來看,區域經濟學將經濟活動空間因素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在主流經濟學家的大力提倡下,在區域經濟研究后期將基于杜能模型研究范式逐漸脫離出來,其中在本體論中注重個體動機。首先,其對物品稀缺性和消費者理性做出明確假設,并注重廠商和消費者間的平衡,分析最終市場平衡狀態。在最新的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經濟對象微觀均衡分析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從認識論方式來看,實用主義和實證主義是區域經濟學關注的核心,但并未注重構建哲學思想。想要全面掌握區域經濟理論范式,要提前了解范式和范式轉換。范式理論是在初期發展中準確顯示,隨著時間不斷累積所增加的模型和規范;而范式轉換是從科學角度來看待問題,個別研究人員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提出質疑,并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優化,將競爭經濟學理論為基礎來優化原有范式理論結構。從整體角度來看,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核心內容并未出現明顯改變,但在表現特征方面存在較強的差異性。一方面,是由于區域經濟學研究范圍具有較強的局限性,更注重地區經濟發展空間特征,而主流經濟學則從宏觀角度來分析整體經濟活動理論范式,這讓區域經濟學范式在未來發展中形成獨立的個體,能科學分析消費和生產市場平衡性;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理論范式在最初發展過程中,非常注重區域經濟理論知識,但隨著政府部門不斷更新,讓區域經濟理論范式研究重心發生偏移,從原來的區域經濟理論向實用性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地區城市建設時所選擇的具體地址。
同時,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經過多樣化形態,初級階段表現形式是對國民經濟和國家農業經濟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農業空間和經濟發展理論體系。而農業性質的區位范圍理論主要拓展時間是在工業革命后,形成工業和商業區位的空間經濟學理論,全面分析了地理幾何學。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工商業空間范式理論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個別經濟學家逐漸注重分析市場經濟區域規劃,形成市場區域界限理論,讓其研究重心逐漸向經濟生產要素方向轉變。另外,在區域外部性和統一范式理論條件下,我國政府部門在20世紀總結以往大量理論知識,系統化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形成了集邊際產量、運輸費用為一體的新經濟結構。以杜能對區域經濟學理論研究成果為例,杜能可對位于均物平原上的孤立國提出假設,其中制造品由中心城市提供,食品供應則是通過城市周圍土地進行共同承擔,且孤立國中不同區域具有相同運輸條件和自然條件。杜能所提出的市場和生產地距離成為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甚至會影響到農業經營成本、規模、運費等方面,工作人員要注重控制投入和經濟效益的平衡性。將耕地成本和追加運費、城市距離、邊際產量償付量進行對比,發現其和生產規律拓展可能性呈現反比。從某方面來看,杜能創新了農業圈層理論,并確定差級抵住給不同區域中的農業進行最優布局,并且其能利用理論化和體系化形式來檢驗空間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范圍所帶來的影響,在其他研究領域中,該種研究模式和理論體系受到大規模推廣。另外,基于區域經濟學理論的空間作為經濟物品,在整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明確發現杜能對區域經濟學發展的重要作用,再將其和以往研究成果進行對比,發現其普遍性和相關性要高于傳統模式,可見杜能經濟理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其思想提出很多年后,行業中相關研究人員對其的重視程度不足,薩繆爾森則基于杜能的理論創建了空間市場均衡模型。在艾薩德的努力之下,主流經濟學中逐漸接納了區域經濟學,并實現了杜能理論與均衡分析的有機結合。
在正常情況下,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是一個長期優化的過程,當其在不同時代所呈現出來的范圍和形式不同,如在20世紀末期庫魯格曼對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進行分析,將理論范式全部集中在產業外圍模型中。但為讓理論范圍能滿足新時代經濟發展要求,必須要在原本區域理論范式基礎上進行拓展,本文提出如下幾點意見。
1.融合主流經濟學理論,豐富范式內容。通過對上述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圍進行研究,能明確看出其發展具有較強的獨特性和局限性,嚴重缺乏大局觀,所以在新時代區域經濟發展中,相關人員必須要將其和主流經濟學內容相互結合,來提升區域經濟學理論的內涵。自從20世紀末期以來,我國政府部門對經濟學研究表現出嚴重的集中現象,即是出現宏觀的主流經濟學,對區域經濟、地理經濟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從某種角度來看,隨著區域經濟理論范式內容不斷豐富,無形中轉變了區域經濟理論范式發展方向,讓其逐漸向集中化主流方向發展。同時,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主要包括區域優勢、累積因果關系、地理幾何學等經典的理論形式,但這些理論形式在實際演進過程中通常是通過分散方式呈現在人們視線范圍內,在現代應用中仍然是以同樣方式出現,給區域經濟學實現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限制。并且,由于這些分散的區域經濟各環節并未有統一的理念支撐,區域經濟理論范式相當于一個集中各種先進工具的儲藏室,但并未將這些先進工具融合成為一個具有高效性特征的儀器,一旦區域經濟在發展中出現問題,根本無法給其提供最精準的依據,從而給整個國家經濟效益帶來嚴重影響。
針對該問題,區域理論范圍要重新回歸到主流經濟學理論范圍,通過結合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實現新時期范式模型轉換工作,一直確保區域經濟理論的準確性。從經濟學理論實用性方面來看,經濟活動不止涉及到農業、工商業兩個環節,也覆蓋活動成員、社會管理等范圍,區域經濟理論范式要將管理范圍作為基礎,來合理提升區域經濟理論的規范性,從而科學規范出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優形態。同時,在該基礎上制定健全的區域發展計劃,并積極尋求專業組織機構和政府部門的協助,通過政府所制定的相關政策來控制區域經濟發展方向,提升經濟發展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區域企業個體理論范式累積和政府規劃存在一定差異性,而往往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點,在于要從不同方面考慮雙方之間的直接聯系,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發展方案,避免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出現其他方面的問題。
2.結合經濟政策,擴大影響范圍。無論是區域經濟學還是主流經濟學,在我國現有國情的條件下,都存在較強的國家干預性質,區域經濟規范作為我國區域經濟學的重要環節,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應用方向出現嚴重問題,和原定發展方向出現一定偏差,更注重解決區域中存在的問題。但想要解決區域問題,如果只利用理論范式來解決問題是遠遠不夠,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較強的盲目性,從區域經濟范式理論方面所取得的政策同樣存在較強的不合理性,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員的質疑。再加上不同地區政府干預政策不同、市場經濟不同等因素,讓社會經濟發展出現強制性要求,從而給區域經濟發展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要根據企業具體情況來增加模型理論內容,且所添加的內容要和政府干預后的經濟變化相同,從而給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區域經濟學和主流經濟學兩者最大差異點,是在政府干預經濟學方面,后者是將調整市場微觀參數為基礎,來達到其控制市場經濟效益的目的,而前者是通過合理利用地區發展優勢來做出合理的經濟計劃,但政府在該方面的作用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如缺乏系統理論化政策。為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區域經濟理論范式要將經濟規劃理論、產業結構管理學等理論知識全部集中在理論系統中,在邏輯方面達到統一性,給政府干預提供多樣化選擇方案。
3.同化經濟學范式,推動區域經濟學發展。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未來一定會將主流經濟所取代,而經濟學范式趨同性能有效提升經濟分析的完整性,再加上區域經濟學并非是單獨針對某種特殊性地區來發展,是需要解決各方面的問題,這里的問題不僅局限于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甚至牽扯到市場競爭機制、社會運行、供求關系等方面。對于區域經濟理論范式內部過于單一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要借鑒大量主流經濟學范式模型,從不同方面來制定區域空間經濟計劃。在正常情況下,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是一個長期優化的過程,當其在不同時代所呈現出來的范圍和形式不同,如在20世紀末期庫魯格曼對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進行分析,將理論范式全部集中在產業外圍模型中。將杜能經濟學范式中提到的生產規模、運輸費用等因素和區域經濟優勢相互結合,來有效優化傳統經濟范式結構,讓其從單一化結構逐漸向多樣化結構發展,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同時,經濟學演變過程和范式演變相同,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不管是從經濟理論構成還是從實際操作效果等方面,全部是主流經濟學理論中最健全的環節,通過進一步研究主流經濟學理論知識,能準確發現其中所蘊含在各學科分支的一致性。因此,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想要拓展應用,并讓其能長期具有較強的發展動力,要從該方面為基礎,來優化原有理論范式,在兩者中不相同的位置構建主流經濟范式發展形勢,給區域經濟學理論學科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講是經過初級階段的農業假想,一直到分析行業區域空間特征,從而累積大量因果關系,最后正式確定重要的理論基礎知識,然后將這些理論基礎知識應用到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拓展應用范圍,從同化經濟學范式、結合經濟政策、融合主流經濟學理論等方面進行,讓區域理論范式在日常應用中更加趨于成熟。基于此本文通過闡述區域經濟學理論為基礎,讓相關人員能真正意識到研究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演進的意義,再著重探究演進和應用拓展兩個方面,確保區域經濟學理論范式能夠實現健康發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