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
摘 要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所明確的一系列旨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模式中,大單元教學模式是一項有益的嘗試。英語大單元教學在教學資源、教學視野、教學內容上的延伸和豐富,符合核心素養的綜合性要求。英語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大單元教學對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價值和意義,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教學的原則和手段,使其價值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彰顯。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核心素養 大單元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進一步強調了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同時,也就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形成了更加新穎的觀點以及指向。如何尋找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成為每個英語教師需要面對的重要命題。課題組在長期的摸索和研究實踐中發現,大單元教學作為一種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的教學模式,其系統化和整合性的特點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雖然新課標沒有明確指出大單元概念,但是,其中也多處出現了關于大單元教學的思想,不僅明確肯定了大單元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途徑的重要性,也就大單元教學的基本教學理念進行了一定的解析。在此背景下,英語教師在圍繞新課標進行教學改進和創新的過程中,要建立起大單元教學的理念,將其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相銜接,有效落實英語學科育人的任務和要求。
一、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內涵要求
在新課標背景下,我們開展英語教學要著眼于大單元中的“大”字。教師不僅要有更大的教學視野、教學格局,還要建立起更大的教學目標,即不單單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認知、應試能力,更要拓展延伸至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首先是教學內容的“大”。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不可進行孤立處理,而是要注重前后的連貫性,注重知識的融匯性,在教學中進行延伸和拓展。其次是教學架構大。傳統教學是教師基于現有大綱開展教學,而大單元教學則圍繞一個具體目標,充分整合現有教學資源,打破傳統大綱的局限性,強調資源的整合性和教學架構的延伸性。最后是教學視野大。大單元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不是只盯著知識點、考點,而是實現了“深度互聯”:課內外知識互聯、學習和生活互聯。總之,大單元教學所追求的,不是學生短期內的認知能力提升和應試水平發展,而是要著眼學生長遠的成長和發展,為學生能力的提升打牢基礎,將整個學科納入一個核心目標下的整體教學系統。
二、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實踐思考
教師在開展大單元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圍繞“核心素養”這一主旨,以及學生的學習規律,來設計大單元教學實踐路徑。結合課題組對于新課標的思考,筆者認為,在進行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出發。
1.聯系遷移,變單元“切割化”為“模塊化”
根據大單元教學的本義和相關實踐經驗,在初中英語教育實踐的過程中,要改變過去各單元切割化教學的模式,進一步整合教材內容,變“切割化”為“模塊化”,在知識遷移當中促進學生實現溫故知新,實現對知識的深度鞏固和理解。這種對知識的深層鞏固,也符合英語核心素養中關于“扎實的語言知識、熟練的語言技能”的培養目標。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對初中英語教材樹立“一盤棋”的概念,對前后學段、不同單元的知識有一個全盤的把握和了解,在此基礎上,攫取出其中“內核相連”的部分,并將其整合用以教學。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A green world一課的過程中,就可以和八年級上冊Natural disasters相結合,通過兩個不同章節內容中有關自然現象、環境保護的內容相聯系,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natur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等概念,并對相關單詞和教材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資源整合,實現整合性和延伸性
根據大單元教學相關理論,圍繞核心素養開展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大綱,而是結合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充分整合現有教學資源,打破傳統大綱的局限性,實現資源的整合性和教學架構的延伸性。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過去“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可以將多種教學輔助工具或方法引入課堂中,例如讀寫結合、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等,讓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情境下實現對英語知識的有效實踐運用,實現核心素養目標下“豐富的語言體驗、有效的學習策略、有效的思維方式”的學習目標。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U4 Growing up 時,可以和U1 Know yourself,U2 Colours, U3 Teenage Problems相結合。這幾個單元都屬于“人與自我”的范疇,內容涉及學生認識自我、生活中顏色對情緒的影響及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青春期問題。U4 Growing up中涉及重大體育賽事、體育精神和對世界、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物。學生通過這幾個單元的學習,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成長過程,通過閱讀Spud Webb、Yao Ming和Anne Frank等著名人物的生平經歷,結合自身所遇到的問題,學會自己解決青春期問題,從而學會堅持,幫助別人,努力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學生在單元學習之后掌握了與此相關的結構化知識體系,并延伸形成在新情境中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3.融會貫通,變能力單一化為綜合化
大單元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教學視野的擴展性。教師要通過課內外知識互聯、學習和生活互聯等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應試能力。例如:在帶領學生進入八年級上冊School life這一單元的學習時,為了能夠在教學中達到強化實踐運用能力的目的,我們可以圍繞課文,先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以“a day at school”為主題,布置學生綜合利用之前學過的相關英語知識,并聯系自己實際在校生活體驗,以小組共建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構思在校生活的關鍵畫面或關鍵事件。在此基礎上,每個小組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達到知識互聯、提升綜合能力的目標。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課標再次強調了核心素養作為教育改革新風向的地位。新課標的教育目標給傳統教育模式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創新的機遇和啟發,初中英語教學也要因時而變、順勢而為。大單元教學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開始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英語大單元教學在教學資源、教學視野、教學內容上的延伸和豐富,符合核心素養的綜合性要求。作為英語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大單元教學對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價值和意義,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教學的原則和手段,使其價值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彰顯。
【參考文獻】
[1]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6).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