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建
河南連環畫文化研究院
本文旨在通過對連環畫的制作工藝流程進行梳理,概述這一從繁榮到衰落不到百年的藝術形式的傳統制作方法,并對精裝連環畫的衍生產品進行了總結與歸納,這對展示精裝連環畫的現實意義有著重要價值。當前,有關學者對精裝連環畫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但從其制作工藝和衍生產品的角度進行切入的研究暫時還未出現,因此對其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探究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對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民俗文化有著巨大的作用。
精裝連環畫是連環畫的一種形式,它是由線裝本連環畫經過幾次翻拍而形成的,而且是按版數、頁數、開本大小來分的。它有一個完整的裝幀,有封面、書脊、內頁等,并在內頁上加蓋了圖章。精裝連環畫的裝幀設計既精美又講究,既有藝術性又能使讀者在翻閱時得到美的享受。它和線裝本連環畫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其一,裝幀精美。精裝連環畫裝幀設計考究,制作精細,書脊上加蓋了圖章。其二,繪畫精美。精裝連環畫采用彩色印刷,畫面色彩鮮艷,形象逼真。精裝連環畫采用線裝和鎖線膠裝兩種方式。其三,開本較大。精裝連環畫開本有多種尺寸,有50cm×100 cm、60 cm×120 cm、80cm ×150 cm、100 cm×200 cm 等;另外,還有120 cm×300 cm、160 cm×500 cm、180 cm×700 cm 等大開本和特裝本,大開本比特裝本還要多。其四,題材豐富。精裝連環畫中有歷史題材、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等多種題材。其五,版式多樣。精裝連環畫的版式也很多,有豎排版、橫排版、三聯版等,還有無標題版和有標題版之分。
連環畫的腳本又稱連環畫的文字稿,通常是以文學作品為基礎。首先,對腳本和劇情有個大概的了解,如主角和配角的長相、年齡、身材、服裝等。腳本可以說是一個故事的大綱,用來決定故事的走向。其次,要確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對話、動作、情緒變化等,這些細節都要寫在腳本中。
例如抗日戰爭革命題材精裝連環畫《小武工隊員》以膠東為背景。李天心在20 世紀60 年代創作此作時,曾去過京津冀一帶的許多地方,拍照、畫素描畫等,收集過大量的素材。
1.人物造型
以繡像為主的人物形象,鑲嵌于一部小型書籍的封面上。有些連環畫封面上雖然沒有繡像,但其角色的設計還是要做的。在這個過程中,連環畫中主人公的一舉一動,以及每一個人物的神態,都會對讀者產生很大的影響。連環畫在描寫不同的角色時,需要進行詳細剖析,如把勞動人民畫成健壯的體格形象,那么日軍、漢奸則不是胖就是丑。《小武工隊員》講述了生活在膠東“陳家堡”的鐵星,他的父親是一名鐵匠,他拒絕為日軍、偽軍工作,最終被迫害。1942 年,鐵星的哥哥王鐵匠作為黨代表回來組織武工隊,領導抗日斗爭。在哥哥的影響下,鐵星加入了武工隊,為探明敵情,潛入陳家當陳三怪的信使,在敵人眼皮子底下機智勇猛地執行任務,逐漸成長為一名成熟的武工隊員。后來在劉嬸的幫助下,當八路軍攻打陳家堡時,鐵星挺身而出,擔任爆破組的向導,使得八路軍取得最后的勝利。
2.場景和背景設計
在連環畫中,有些場景是會反復出現的,如陳家大院、大炮樓等,但其中又必須保持連貫性。這個故事背景是在膠東地區,背景設計上要體現北方的特色,如田地、道路、河流、橋梁、民宅等,都要與腳本中的環境相匹配。
在確定了主角的初次登場以及劇情的開頭、結尾之后,接下來就是構圖了。漫畫的結構也要注意上、下兩個部分的連貫性,使故事情節具有連貫性。構圖更應注重取景、位置、布局、層次性。從不同的角度來拍攝,其視角有平、上、下、斜等。若要在素描中體現出立體的效果,就要對畫面有正確的透視。例如,在畫一群人時,前大后小,主體的線條是實線,背景是虛線,如此就有了立體的空間感。再如,畫一棵參天大樹,人站在樹后面,遠處的人物就用虛幻的手法,而主體的樹干則要用寫實的手法,把距離拉開。
精稿就是以草圖為基礎,用鉛筆精確繪制每一個細節。精稿要盡可能精細,畫精稿首先要把人畫出來,特別是把人的表情和形態畫出來,然后再把背景畫出來。對于一些不確定的輪廓線及冗余的重線,可以用膠布輕抹,以保持畫面的干凈整潔。
勾墨線是連環畫繪畫的最終環節,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作圖的過程與草圖相同,首先畫人像,在繪畫時要描繪出人物的臉部和雙手,而雙手是繪畫中最關鍵的部分。在畫完了面部和手之后,就開始畫身體了。在畫好了人像之后,就開始畫背景、道具等。一定要按照畫面上的布局,先畫近處的后畫遠處的,線條近粗遠細,將空間深度完美地表現出來。
連環畫的創作主要通過以上四個步驟來展開,不同類型的連環畫都遵循這一制作方法與流程,通過細致地描繪使完整的連環畫得以呈現。精裝連環畫還需進行精裝,即對其進行線裝。在銷售方式上,也從原來以單本為主的銷售方式,轉變為以集套為主的銷售方式。從其出現開始,傳統的連環畫的制作方法就從簡單到復雜,并逐漸適應各個階層的需求,成為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展示形式。
文創產品設計是指設計師運用美學的思維方式,將文化藝術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以創造出具有時代氣息和藝術價值的產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質量的基礎上也開始關注精神文化的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在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創產品是文化創意產業中具有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文化產品。文創產品不僅是一種產品,更是一種文化,它可以作為商品銷售給消費者,也可以作為藝術品進行收藏,還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創產品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消費主體來看,文創產品主要針對年輕群體。年輕人在消費時不僅注重產品的使用價值,還非常注重其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因此,文創產品設計要充分考慮年輕人的需求和喜好。從消費形式來看,文創產品可以分為實物文創和虛擬文創。實物文創是指通過實物載體呈現出來的文創設計;虛擬文創則是通過數字媒體技術進行呈現的文創設計。實物文創在內容上更具有深度和廣度,虛擬文創在表現形式上更加豐富多樣。此外,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的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
IP 文創產品是指運用 IP 的形象、符號、元素等設計出的文創產品,其中IP 是文創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創產品中的 IP 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 IP,如迪士尼、漫威、環球影城等;另一類是具有大量粉絲群體的互聯網原創 IP,如寶可夢、火影忍者等。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一些以網絡動漫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文創產品,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葫蘆兄弟等,憑借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幽默的故事情節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以這些動漫形象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文創產品,將動漫形象與文化內涵相結合,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從而滿足廣大消費者在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
文創產品品牌效應的打造,是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文創產品品牌塑造方面,需要從產品品牌定位、市場定位、營銷策略以及產品設計等多方面入手,打造文創產品品牌效應。通過建立文創產品品牌,使文創產品與文化內容相結合,以提高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關注度,增強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信任感和認同感。文創產品品牌化可以帶來多方面的好處:第一,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產,提升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第二,打造文創產品品牌可以增強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文創產業的經濟價值。第三,文創產業可以推動文化資源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發展。第四,建立品牌化可以加強文創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第五,建立品牌化有利于實現文創產業發展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從目前我國文創產業發展情況來看,文創產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文創產業要想得到更好發展,需要加強文創產品品牌化建設力度。只有打造出具有市場影響力、為消費者所認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創產品品牌,才能實現更好發展。
文創產品作為文化創意產品,其設計與開發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只有滿足了市場需求,才能獲得市場認可。在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在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將其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使傳統文化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時,要以消費者為中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優化和完善文創產品。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應注重提高創意設計能力和制作水平,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文創產品是文化的載體之一,只有具備一定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才能更好地實現其價值。因此,文創產品設計應注重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的體現,使文創產品更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文創產品是文創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傳播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文創產品設計要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使之成為一種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 文創產品設計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根本目的。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充分體現中華文明之美、中華藝術之美。文創產品設計要注重增強消費體驗,豐富產品內涵,將文創產品融入生活場景中,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感受到產品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使文創產品真正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文創產品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載體,不同時代的人們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都有獨特的情感體驗。文創產品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它不僅要展現歷史文化價值,還要富有時代氣息。在文創產品中加入傳統元素可以讓產品更加具有藝術美感。在《大鬧天宮》這套繪本連環畫中,采用了線描、色彩、平面構成等設計手法,將神話故事和人物形象相結合,突出了神話故事的神秘色彩,生動地描繪出孫悟空這個正義勇敢、疾惡如仇的英雄形象(見圖1)。這種傳統元素和現代設計語言相結合的形式,既延續了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歷史文脈,又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對傳承歷史文脈具有積極意義。

圖1 繪本連環畫《大鬧天宮》插圖
文創產品既要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又要滿足時代的審美需求。將傳統文化與時尚元素相結合,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和詮釋傳統文化,打造具有時尚元素的文創產品。例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了《兒童歷史百科繪本》系列文創產品(見圖2)。該系列文創產品包括《大禹治水之九牛二虎一鳥》《大禹治水之九鼎》等繪本連環畫作品,以故事為切入點,運用現代設計語言和技術手段進行創作。

圖2 《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綜上所述,連環畫與繪畫和文學相比,歷史并不長。而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連環畫在商業和藝術層面都取得了持續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可以讓最初并不具備藝術性的類型逐漸延伸到藝術領域,這一點引發了我們重新思考技術與藝術的關系。尤其是對連環畫的藝術功能進行分類,可以了解到圖畫豐富的敘事表現能力,進而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