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閩江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向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要想實現共同富裕,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機制至關重要。金融行業作為助力共同富裕的橋梁,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金融服務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促進共同富裕的服務途徑也逐漸多元化。但由于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一些金融企業在提供金融服務、助力共同富裕過程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進行優化。本文以供應鏈金融服務為切入點進行深入分析,闡述了共同富裕以及供應鏈金融的內涵與概念,列舉了助力共同富裕的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優化對策,旨在促進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整體質量的提升,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一定助動力。
關鍵字:共同富裕;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
金融企業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是一項巨大的系統性工程,不僅路徑呈現出多元化趨勢,而且內容龐雜,具有較廣的覆蓋面,想要做好金融服務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現階段,我國金融企業雖然能夠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鄉村振興、綠色金融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做出一定努力,通過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來助力經濟發展,但是由于實踐經驗的匱乏,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要想切實提升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水平,需要從多角度出發探尋服務優化策略,進而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服務能效。
(一)共同富裕的內涵
“共同富裕”最初被西方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認為實現財產共有、物資充沛、集體消費以及人人勞動即是共同富裕的體現。馬克思、恩格斯從哲學、政治經濟學等層面對共同富裕進行了分析,認為消滅私有制、解放生產力、實現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體現。在現有的共同富裕雛形基礎上,本文認為共同富裕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發展和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社會契約,是基于國強民富宗旨上所形成穩定的社會結構。
(二)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新型金融模式,是供應鏈發展的產物。供應鏈金融需要供應鏈企業真實交易背景作為支撐,供應鏈核心企業通過為其他企業提供授信來使這些企業更好地享受到金融企業所提供的金融服務。與傳統授信模式相比,供應鏈金融這種新型的金融服務模式可以通過實現供應鏈上核心企業與供應鏈上其他企業之間的互聯以及供應鏈企業風險性質的轉變,來控制原本不可控制的風險,提升供應鏈風險管理水平。
雖然現階段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在積極推進供應鏈金融服務,助推企業“共同富裕”的實現,但是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在經濟環境、金融市場、新業態場景能力以及外部機構合作四個層面,具體困難分析如下:
(一)經濟環境趨于復雜化
一方面,現階段,產業鏈、供應鏈發展速度飛快,且國際分工格局也在不斷變化,一些中小企業在不斷被擠壓和淘汰,產業鏈、供應鏈正在面臨著大洗牌,這勢必會導致金融企業供應鏈服務風險的增加。同時,我國金融企業經營屬地化特征呈現出明顯態勢,即使是同一系統也存在著客戶資源、市場定位、風險管控以及業務類型定位和偏好不同的情況,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在這種情況下,信息資源共享和同步率會出現不足的情況,不利于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防控;另一方面,我國現階段在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專屬政策支持體系構建上存在著空白,由于沒有足夠的政策支撐,對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會間接造成一定影響。
(二)金融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
現階段,我國各類金融企業對于供應鏈金融服務都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希望通過積極推進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產業鏈現代化實現提供一定助推力。這些金融企業不僅能夠高效利用資金成本,還能夠不斷完善資金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服務,集中發力搶占市場,因此金融市場競爭逐漸趨于白熱化。這種狀態雖然能夠促進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整體水平的提升,但是產品和服務的同質化問題也容易導致金融市場出現惡性競爭。所以,金融企業有必要積極探索自身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優勢來推出一些有針對性服務,減少金融市場惡性競爭。
(三)新業態場景服務能力存在滯后性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諸如產業互聯網、社交電商、網絡直播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在這一背景下,金融企業在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中也出現了整合化、場景化、協同化特征。但是現階段,我國金融企業在供應鏈金融服務數據平臺構建上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現有的以化工、鋼鐵、醫藥等領域的核心企業為服務對象的金融服務數據平臺并不能夠適應新業態場景,存在著全產業介入不足問題。因此,金融企業需要在業務、流程、風控、科技等多個層面來不斷完善供應鏈金融服務基礎工作,提升對新業態場景的服務能力。
(四)與外部機構的合作深度不足
現階段,我國金融企業在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中,對于數據的捕捉和應用多是通過自有系統產生,外部數據的獲取仍然處于輔助狀態,并以描述性分析為主要分析模式,預測性模型構建為輔助分析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實際提供服務過程中的外部數據轉換對接與服務信息對稱性較差成為一大難題。
(一)科學合理選擇供應鏈金融服務對象
金融企業應當加強對供應鏈金融服務對象的考察,科學合理選擇供應鏈金融服務對象。首先,要明確發展和控險的第一道防線即金融服務市場準入條件,在對對象產業進行選擇過程中要適當傾向于大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著重對一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的先進制造業、能源行業以及科技創新頭部客戶和上下游企業進行重點營銷;其次,要能夠對供應鏈核心企業的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圍繞企業發展和改革,重點服務客戶的一些重大工程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真正意義上起到助力共同富裕的作用。
(二)實現融資客戶的分層化管理
金融企業在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助力共同富裕過程中,應當通過分層管理模式來實現對融資客戶的科學管理,深入分析核心企業的資金需求以及結算模式,并設計和制定有針對性的供應鏈融資方案,切實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成功率。具體來說,金融企業還可以將融資分為三層級提供專項融資服務:對于已經授信的客戶,要對其綜合服務需求進行深入挖掘,優化專項供應鏈金融服務配置;對于有賬戶,但是沒有授信的上下游企業,可以加強與此類客戶之間的溝通交流,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向其推廣一些符合其發展需求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對于暫未建立合作關系的上下游企業,適當加大賬戶營銷工作力度,需要此類企業開通賬戶,為后續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推廣夯實基礎。
(三)積極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
科技賦能對于金融企業在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助力共同富裕方面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金融企業應當對積極引入大數據技術,對大數據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融合深度進行強化,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妥善應用來實現多級、多維數據分析,并有效進行金融服務對象的驗證。同時,通過積極引入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實現金融企業與政府、中介、專業交易平臺等各方機構在信息數據上的聯通,通過對數據和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構建,促進金融企業準確定位供應鏈條的需求和風險,有利于供應鏈金融服務整體水平的提升;其次,金融企業還應當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利用,還可以對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中一些業務開展關鍵點人為主觀判斷偏差進行糾正,促進信息處理效率的提升;再次,金融企業還應當引入區塊鏈技術,通過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智能合約以及加密賬本等技術來促進供應鏈金融服務數據準確性、可靠性的提升,為金融企業提供更優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帶來一定的技術保障。
(四)構建綜合性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
金融企業在助力共同富裕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中,還應當積極構建綜合性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這種服務模式不僅要能夠體現出數字化,而且還應當體現出智能化和一體化,要能夠對整個產業鏈提供融資融信、支付結算、現金管理以及理財增值等綜合金融服務進行全面切入,以便于對供應鏈上的客戶價值進行深挖。同時,金融企業應當以融資服務為抓手,對供應鏈資金閉環運行特點和優勢進行充分利用,將現金管理、“智付+”等金融服務融入整改金融服務鏈條中去,促進供應鏈金融服務協同性和系統性的提升,進而為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助動力,充分發揮金融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實效。
(作者供職單位:浙江泰順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參考文獻:
[1] 楊金正,張宸銘.金融助力實現共同富裕路徑探析[J].西部財會,2022(5):45-48.
[2] 鄭亞莉,姚星垣.金融發展支持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和路徑選擇[J].浙江金融,2022(1):10-15.
[3] 薛洋.區塊鏈技術驅動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創新路徑[J].西南金融,2021(02):38-48.
[4] 陳亞琳.供應鏈金融如何為商業銀行賦能[J].科技與金融,2021,Z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