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媛
(廣河縣回民第一中學 甘肅 廣河 731300)
初中英語學習難度加大,同樣其應用價值也更加突顯,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優化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學習能力。英文歌曲童謠趣味性極強,靈活多變,可以隨時依據教學進度進行優化調整,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樂趣 。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師應重視明確英文歌曲童謠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之后總結教學經驗,聯系實際學情,合理運用英文歌曲童謠達到教學目的。
結合英語歌曲童謠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枯燥的英語單詞變得形象生動,強化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突破英語學習當中的重點難點,進而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將英文歌曲童謠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極大,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助于營造輕松學習氛圍。課堂學習氛圍若濃郁,學生感官感受會更加強烈,從而受到課堂氛圍影響,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英文歌曲童謠可以以課前導入的形式出現,將沉悶的課堂變得輕松活躍,無需教師絞盡腦汁思考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與此同時,初中學生對教師播放的英文歌曲童謠會產生好奇心,進而會靜心聆聽,想要從中發現些什么,這時,教師想要學生將學習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的目的也將初步達成。此外,英文歌曲童謠通俗易懂,并沒有較高理解難度,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課堂學習沒有那么壓抑難懂,為后續教學活動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有助于調節課堂教學節奏。課堂教學有兩方主體,一方是教師,另一方是學生,當教師提出教學問題而學生沒有及時反饋時,課堂教學節奏將難以把控,本堂課教學任務也將無法順利完成。此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英文歌曲童謠,可以自然地調節課堂教學節奏,順利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或者是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所提問題,這樣整堂課教學節奏將牢牢掌控在教師手中,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將有更高保障。
第三,有助于幫助學生豐富知識。英語知識涉及內容較多,因中西方國家語言差異較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會顯現出學習短板,無法更好地學好英語學科知識。英文歌曲童謠具有特殊性,即使學生不能完全聽懂其中意思,無法全面完成翻譯,但在音樂響起時,學生的注意力會自然地集中到歌曲童謠中,進而記憶其中所包含內容,從而順利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學科知識學習價值充分體現。
第四,有助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英文歌曲童謠與中文歌曲一樣都朗朗上口,學生在學唱時會更容易背誦掌握,此時,學生將發現英語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難學,進而在教師開展教材知識教學時信心倍增,不斷獲得學習成就感。并且,英文歌曲童謠也會為部分內向但語感較好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使其以音樂為媒介與教師及其他學生聯系,進而培養形成英語學習興趣。
借助英文歌曲童謠的優勢,可以有效激發并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初中學生年齡不大,正處于思維活躍期,在課堂上愿意與教師積極互動,同時對新穎的教學模式會自然地產生好奇心,從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英語學科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初中英語教學屬于義務教學階段,此階段主要的教學任務是不斷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樹立自信,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若想順利達成此教學目的,需要對教材內容深入研究分析,同時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學情,選擇適合的英文歌曲童謠,將其輔助教學作用充分發揮。
例如,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童謠,以此激發并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比如《Because of you》這首歌曲,在2007 年,此歌曲獲得了“年度最佳歌曲獎”,其最大特點是給人的震撼感特別強,歌曲很有氣勢,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目光,使其將注意力放在歌曲上,進而認真聆聽[1]。比如《Take Me To Your Heart》這首歌曲,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英文歌,許多初中生都非常熟悉,甚至會哼唱,但學生并未多關注歌曲中的細節,所以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此音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歌詞中有一些常用的,且又非常簡單的連讀、弱讀技巧,可以借鑒學習,為后續聽力水平提高奠定基礎。無論是選擇學生熟悉的歌曲還是不熟悉的歌曲,教師都應明白歌曲童謠被選中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并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所以英文歌曲童謠或簡單易懂,易于調節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共情情緒;或具有一定學習特點,便于教師順利引出教學內容,完成教學導入任務。
借助英文歌曲童謠的特點,可以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初中學生已經學習并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在課堂學習時會逐步降低學習興趣,尤其是隨著初中英語知識學習難度加大,每一堂課都有其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導致教師及學生皆處于緊張狀態中,教師想要將知識盡可能多地教授給學生,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學生卻想要快點下課,教師少講一些內容。在教與學對碰產生的矛盾中,若想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成績顯得更加困難。為改變這一教學現狀,初中英語教師對新課改要求進行深入研究,總結教學經驗,分析教學實情,研究將英文歌曲童謠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借助其特點與優勢,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氛圍降低學生學習抵觸情緒,使學生身心放松,思維活躍,輕輕松松學會英語知識。
例如,在語音課堂教學中常會出現這樣一種場景:教師鼓勵學生閱讀英語課文,或者是說出某一個單詞的發音,只有部分學生舉手,大部分學生都低頭做學習狀,都不想開口說。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必須開口說,大聲說,這樣才能鍛煉口語表達能力,順利培養并提升英語核心素養,但學生自身不想開口說就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教學難題[2]。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童謠,一來可以為學生做好開口示范,使學生有一個標準的模仿對象,二來便于借助音樂改變往日枯燥的語音訓練,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如《Edelweiss》就是非常適合練習發音的英文歌曲,其歌詞簡單易讀,朗朗上口,學生學習輕松,身心放松,學習效果也隨之提高。
在教學當中需要不斷的進行創造更新,教師可以更換一些歌曲內容,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對學過的曲調進行拓展重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一步讓學生在運用英語歌曲的過程中,將已掌握的各類知識技能運用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一起將某類學生喜歡的歌曲翻譯成英語,引導學生能夠哼唱自己熟悉的旋律,看著自己翻譯出來的歌詞,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的樂趣。在英語歌曲教學的運用過程中,教師沒有通過多元化的開發與利用,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歌曲的藝術美,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當中進行學習。
學生在課堂當中展示了表演和唱歌方面的才能,在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當中,不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利用這種創造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對英語知識產生更深的記憶。
總之,若想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課堂學習主體,必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這樣才能最大化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培養其學習興趣,順利培養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分析英文歌曲童謠的特點,穩步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及口語表達力。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即使學生的英語成績很好,但其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是有所欠缺的,這與我國應試教育模式有很大關系。在新課改不斷推進后,初中英語進行優化改革創新,研究更適合初中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其中英文歌曲童謠的應用效果很理想。英文歌曲童謠大多是由以英文為母語的作曲家創作,所以歌詞中運用的詞匯及唱音更符合英語運用規則,同時英文童謠更偏重于口語化,學生在聆聽歌曲童謠時將會有效培養聽力,在聽力效果提高后,其口語表達能力也會相應有所提高。與此同時,教師為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口語表達,還可以試著只為學生播放歌曲音頻,由學生填詞并哼唱。
例如,《Edelweiss》這首英文歌曲就是非常適合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這首英文歌曲歌詞簡單、通俗易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歌曲,先在課堂上營造輕松的音樂聆聽氛圍,接著教師只播放音頻,鼓勵學生將自己聽到的且記得的歌詞填上。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自信,教師可以反復多播放幾次音樂,便于學生多次聆聽對比,不斷強化其對英語單詞的敏感度,使其聽力水平穩步有效提高[3]。并且,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注意觀察歌詞的發音規律,從而為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做好基礎鋪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童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同時增強其學習自信,因此教師應將課堂時間更可能多地留給學生,使其在聆聽中放開自我,在歌唱中有更多收獲?!霸⒔逃跇贰闭谴私虒W模式的特點,教師應注意歌曲童謠的運用并不是簡單的聆聽或歌唱,而是要借此引導學生關注英語發音,體會英語發音規則,進而有效提高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深入研究英文歌曲童謠后,教師應從其歌詞特點中總結出有用教學“點”,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語法知識點。英文歌曲并沒有太多復雜的語法知識,其以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為主,所用詞匯需要符合音樂旋律,這些要求就使得英文歌曲童謠更符合初中生理解標準。同時,英文歌曲童謠中出現的語法知識更為簡單直接,是教師可以直接利用以此提高語法教學質量的突破口。語法知識學習是枯燥且乏味的,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語法知識時會產生煩躁情緒,一方面是因為英語語法知識與中文語法知識有很大不同,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因為初中學生年齡處于青春期,情緒易于激動且無法靜心研究思考。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研究語法教學方法時,可以以英文歌曲童謠為突破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語法知識點。
例如,在教學語法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童謠《Marry had a little lamb》,此童謠有很強的故事感,學生在聆聽時可以快速明白童謠主要講述的內容是什么,從而加深歌詞記憶。整首童謠一共有六個段落,講述了Mary 與小羊羔的故事,每段音調相同,但歌詞不同,學生可以從聆聽與哼唱中快速掌握技巧,獲得靈感,并且對其中的過去時語法知識產生學習想法。當學習想法產生后,教師關閉多媒體設備,向學生講解語法知識,其學習注意力也會較之前集中,同時教師在舉例子時也盡可能地應用童謠中的句子,也會加深學生對童謠的理解記憶,進而大腦中回想起童謠的聲音,自然而然地,學生對教師所講知識會產生學習興趣,無形中也降低了語法的學習難度[4]。當語法知識講解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再一次播放童謠,引導學生繼續聆聽感受,此時學生會有不一樣的聆聽感受,學習自信增強,學習興趣激增。
無論是中文寫作,還是英文寫作,對初中學生而言都是一座高山,想要成功翻閱過去很難。英語這門語言學科需要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從目前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水平來看,普遍薄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分析當前初中生的英語作文寫作問題,可以歸集為以下幾點,一是語法知識運用不靈活,出現病句錯句較多;二是英語單詞詞匯量不足,經常出現重復用語,作文整體質量較低;三是受中文寫作思維影響較大,無用語句較多,寫完一大篇內容也沒有表達出中心思想[5]。為有效解決以上英語作文寫作問題,運用英文歌曲童謠句式結構及整體設計優勢,指導學生仿寫歌詞,學會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寫作,不斷提升其英文作文寫作能力。
例如,以“節日”為題目的英語作文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多查找一些英文歌曲,并從中選擇最適合的與“節日”有關的英文歌曲,將其在課堂上播放,并引導學生翻譯歌詞。通常情況下,英文中與“節日”相關的歌曲多與圣誕節相關,比如“Jingle Bells”翻譯成中文為“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一經播放就使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且其歌詞簡單易懂,可以很快吸引學生聆聽注意力,使其關注歌詞內容。當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對“節日”有探索想法后,教師鼓勵學生將心中所想以文字的形式寫出來。為指導學生提高英文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以中文的方式寫出文章內容,接著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并在翻譯中思考如何將每一個獨立的英語句子用恰當的連接詞聯系起來,使整篇英語作文變得更加朗朗上口,具有更強的閱讀感。通過學生的不斷練習與總結,學生會發現英語寫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甚至有部分學生會將自己的英語作文以歌曲的形式哼唱出來,這對學生而言是很大的寫作進步,教師應適當給予鼓勵。
綜上分析可知,將英文歌曲童謠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一來可以營造輕松學習氛圍,二來便于調節課堂教學節奏,三來利于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四來便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文歌曲童謠所起到的教學效果是顯著的,是積極的,運用價值極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迎合教學需求,以學生為課堂學習重心,借助英文歌曲童謠的便利優勢,活躍課堂氛圍,達成教學目的,啟迪學生英語學習思維,發展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